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9)
2023(15944)
2022(13003)
2021(11798)
2020(9561)
2019(21441)
2018(20888)
2017(39121)
2016(21056)
2015(23642)
2014(23494)
2013(22618)
2012(21046)
2011(19053)
2010(19098)
2009(17251)
2008(16235)
2007(14158)
2006(12460)
2005(11255)
作者
(57562)
(48266)
(47699)
(45646)
(30707)
(22916)
(21899)
(18923)
(18495)
(16998)
(16511)
(16062)
(15203)
(15038)
(14790)
(14558)
(14327)
(13941)
(13832)
(13788)
(12106)
(11647)
(11530)
(11168)
(10923)
(10808)
(10399)
(10362)
(9637)
(9453)
学科
(105839)
经济(105755)
管理(57461)
(53237)
(41778)
企业(41778)
方法(37657)
数学(33165)
数学方法(32778)
中国(30837)
地方(26949)
(24756)
业经(23871)
(19792)
农业(17385)
(17175)
地方经济(16231)
(16131)
(15719)
贸易(15708)
(15124)
(14919)
金融(14918)
理论(14792)
环境(14537)
(14414)
银行(14400)
教育(14319)
产业(14242)
(14041)
机构
大学(297339)
学院(293451)
(129905)
经济(127263)
管理(112648)
研究(102693)
理学(96747)
理学院(95657)
管理学(94013)
管理学院(93440)
中国(74792)
(62173)
科学(57586)
(56602)
(48719)
中心(46770)
财经(45205)
(44127)
研究所(43872)
(42131)
(41791)
师范(41780)
(41210)
经济学(40980)
北京(39332)
业大(38874)
(37698)
经济学院(36573)
(35084)
师范大学(33799)
基金
项目(195955)
科学(156553)
研究(149533)
基金(141653)
(121132)
国家(120074)
科学基金(104996)
社会(97737)
社会科(92788)
社会科学(92772)
(77267)
基金项目(74289)
教育(70723)
(64338)
自然(64098)
自然科(62680)
自然科学(62666)
自然科学基金(61521)
编号(61085)
资助(56613)
成果(49560)
(47138)
重点(44323)
(43924)
课题(42850)
(41664)
国家社会(40835)
大学(38933)
教育部(38846)
创新(38670)
期刊
(149490)
经济(149490)
研究(96743)
中国(64851)
教育(44969)
管理(43851)
(42962)
学报(39029)
(38237)
科学(37267)
大学(32572)
学学(29109)
技术(28298)
农业(26774)
(26737)
金融(26737)
经济研究(24761)
业经(23683)
财经(23025)
(20095)
问题(18675)
图书(15896)
技术经济(15516)
(14181)
(14036)
统计(13870)
世界(13793)
商业(13616)
科技(13028)
(13019)
共检索到452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笑  
<正>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和数字技术不断融合创新,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能,并且对就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驱动背景下,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成为我国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就业战略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推进就业质量相关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丽玲  吴娇  
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人单位认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必备的能力,而且也是他们普遍欠缺的能力。往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能力高低决定其初次就业成功率和初期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观点相比,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普遍高估了自己的就业能力。三个群体均认为本科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大学生本人、高校、用人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几方面的配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直   孔令海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乡村经济逐渐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的返乡就业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人才振兴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培养和引进大量优秀人才,才能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此外,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能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力,改变村民们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态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敬宝  
基于对4657名工作5~20年的大学毕业生调查,立体展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在职业发展初期、中期、后期的动态过程中,职业发展渠道畅通,多数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平均月薪、岗位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管理级别、社会保障、专业对口、技能匹配、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不同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异较大,分层现象明显,昔日同窗好友散落在晋升阶梯的不同层级,同时还存在人际关系、官本位影响大等晋升制度障碍。因此,政府要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晋升机制,明确职业发展的路径和努力的阶梯;大学毕业生在单位中也要努力工作并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推动职业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后的"隐性失业"等问题。本文基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包括关注的信息及获取途径、搜寻的广度和强度、预期收益和搜寻成本等。通过对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辽宁大学2010届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整理,得出增加落实工作概率的途径,并从劳动力供给方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文华  王佩军  安玉海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赵文华,王佩军,安玉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进入了重大转折时期─—建立和培育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配置两个视角来探索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波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在职场能拚得一席之地已属不易,面对金融危机加剧下格外严峻的就业情况,早两年已就业的大学生更感庆幸。但是,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在上海的就业与发展情况如何,不仅对大学毕业生本人,也会对上海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博会召开之时的上海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上海新近2~3年毕业的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认为目前地大学毕业生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相关部门应预以必要的政策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广胜  王若男  
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微观抓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工资议价理论,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综合影响、细分差异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工资收入、福利保障、工作稳定性、工作强度等客观维度就业质量的积极影响更突出。分位数回归发现,随着就业质量分位点的上升,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人力资本较高的农民工,数字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较低的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效应更明显,呈现出数字经济的包容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重塑工作特征、促进机会公平进而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在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赋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从国  
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毕业生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一方面加剧了这里的就业竞争,造成了这里人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基层和经济落后地区引进人才的难度,抑制了这些地区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基层就业制度,为大学生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工作收益均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瑞林  
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前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目标,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就是一个难题。本文剖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詹明安  张辉  张燕华  
目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几乎已占到社会新增可就业岗位的一半,他们的就业困境正在成为我国又一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分析历年社会可就业岗位总量和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岗位需求趋势的基础上,构造出能客观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特征指标,并以此得出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出现的高峰期,具有较强的定量分析特征,可供宏观经济研究者和决策者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杨歌舞  谭日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由于就业市场的培育滞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选择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因此,完善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汪希  
就业储备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技能、兼职情况、自我调适技能、学习成绩及人际交往能力五个因素对大学毕业生是否获得就业机会有着显著的影响;是否获奖、担任学生干部的层次及认知与判断能力对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后的工作前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与判断能力对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后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工作福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结构的优化,大学生自身必须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健康体魄的锤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骏  谢晗进  
近些年来,高速发展的数字金融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小影响,数字金融能否助力我国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深刻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然后借助2011-2017年全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并结合地级市层面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探究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显著促进高质量发展。从数字金融的结构上看,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数字化程度的效应不显著;从区域上看,数字金融对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为东北最强、中部其次、东部最弱,但对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从高质量发展的各个层面上看,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创新”、“开放”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共享”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协调”和“绿色”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胡桂英  
择业观念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呈正相关;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竞争观、职业地位观、职业苦乐观,端正择业态度,转变择业观念,从而有利于其职业地位的获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