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7)
2023(6186)
2022(5218)
2021(4761)
2020(3708)
2019(8135)
2018(8094)
2017(14296)
2016(7952)
2015(9167)
2014(9567)
2013(9282)
2012(9061)
2011(8521)
2010(8902)
2009(8303)
2008(8046)
2007(7611)
2006(7091)
2005(6553)
作者
(24546)
(20330)
(20155)
(19532)
(13170)
(9704)
(9413)
(7838)
(7778)
(7651)
(7050)
(6912)
(6669)
(6577)
(6574)
(6227)
(6020)
(5935)
(5906)
(5852)
(5580)
(5048)
(4883)
(4866)
(4644)
(4617)
(4517)
(4446)
(4233)
(3943)
学科
(54135)
经济(54100)
管理(20469)
地方(15581)
(14872)
(13296)
方法(13287)
(12402)
企业(12402)
地方经济(11783)
中国(11365)
数学(10861)
数学方法(10758)
业经(9600)
理论(8183)
(8092)
(7392)
教育(7076)
(7063)
经济学(6860)
(6854)
环境(6415)
(6233)
金融(6229)
(5933)
(5877)
(5682)
银行(5663)
农业(5652)
(5461)
机构
学院(124919)
大学(124740)
(56342)
经济(55061)
研究(45731)
管理(39354)
中国(34237)
理学(31823)
理学院(31356)
管理学(30797)
管理学院(30541)
科学(26936)
(26160)
(25701)
(23975)
(21550)
研究所(21178)
中心(19821)
财经(19802)
(19164)
经济学(19002)
师范(18990)
(17686)
(17085)
(16928)
北京(16827)
经济学院(16613)
(15820)
师范大学(15075)
(14549)
基金
项目(68557)
研究(53331)
科学(52320)
基金(46867)
(39607)
国家(39230)
社会(33638)
科学基金(32645)
社会科(31548)
社会科学(31540)
(27670)
教育(25464)
基金项目(23555)
编号(22604)
(22056)
成果(20324)
资助(19337)
自然(18488)
自然科(17973)
自然科学(17970)
自然科学基金(17635)
课题(16738)
(16185)
重点(15822)
(14640)
(14241)
(14228)
大学(13844)
发展(13640)
国家社会(13555)
期刊
(78390)
经济(78390)
研究(45288)
中国(28065)
(21374)
教育(19223)
学报(19016)
管理(17813)
(16069)
科学(15768)
大学(13957)
经济研究(13045)
学学(12564)
技术(12346)
(11483)
金融(11483)
财经(11257)
农业(10273)
业经(10272)
(10035)
问题(9361)
图书(8895)
技术经济(7379)
(7168)
书馆(6707)
图书馆(6707)
世界(6536)
统计(6302)
经济问题(6264)
国际(6140)
共检索到211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丽榕  
经济哲学是对经济世界进行理性追问的学科,具体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就是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原理与方法,阐释当代中国道路、解答当代中国问题、呈现当代中国精神的经济哲学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智慧支撑。张雄教授撰著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8月)是近年来学界经济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概念,诠释了与之相关的重要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高度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哲学研究方法论体系,阐明了经济哲学与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部门哲学之间的关系,为读者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兴起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处于主流经济学地位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在改革开放时期面临着丧失其主流地位的局面。导致这种局面的内部原因,在于政治经济学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存在脱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脱离国内外现实和脱离西方经济学新成果的“三脱离”问题。改变“管死马克思主义多学派的发展”这一外部环境和解决“三脱离”的内部问题,是重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流地位的关键所在。
[期刊] 求索  [作者] 白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开创人类文明新类型的巨大胜利。因此,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自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具备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资本论》占据着当今时代真理、道义和文明的"制高点",又为作为时代文明表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最经典的文本支撑。可以说,正是在理论传统、实践基础和文本支撑的"三维一体"中,作为"哲学中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才真正成为可能。唯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才真正成为反映时代、把握时代和引领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赟  
自由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关注的对象,自由不仅是衡量人类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准,还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与工作中努力奋斗的目标。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自由并不是坐享其成的,要经过不断斗争,克服阶级、民族以及自我存在于社会的种种限制,在各种异化现象的影响下去努力争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与进步使人类社会产生异化现象,这阻碍了人类自由的获得与实现,进而提出通过斗争、革命来克服各种异化现象以实现人类的自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亮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也成为当前的关注热点。本文通过对管理哲学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尤根·罗扬  赵玉兰  
本文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摘录笔记的出版和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后,着重以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保存的原始文献为依据,对《手稿》及摘录笔记的文献学信息作了详细的描述,从而在此基础上对《手稿》及摘录笔记的诞生次序做了极为严格的、文献学的考证研究,还原了其诞生过程。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第二手稿"很可能是《穆勒摘要》的结尾;《手稿》可能并不是马克思在其"序言"中提到的那部著作;不能把《手稿》同摘录笔记割裂开来。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尤根·罗扬  赵玉兰  
本文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摘录笔记的出版和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后,着重以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保存的原始文献为依据,对《手稿》及摘录笔记的文献学信息作了详细的描述,从而在此基础上对《手稿》及摘录笔记的诞生次序做了极为严格的、文献学的考证研究,还原了其诞生过程。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第二手稿"很可能是《穆勒摘要》的结尾;《手稿》可能并不是马克思在其"序言"中提到的那部著作;不能把《手稿》同摘录笔记割裂开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申   赵家杰  
孙冶方是我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高度的理论自觉立足中国本土实践,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的理论体系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而构建政治经济学的问题上也是一个成功案例。分析显示,孙冶方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以深刻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资本论》为参照而探究适应社会主义的研究思路,同时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为研究内容。孙冶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经验在于,应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作用,重视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严格界定,重视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化学理化发展,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关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雄鹏  
高等学校文科试用教材《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中指出:“社会经济统计学既然也是一门认识社会的方法论科学,它就必然以哲学作为它的方法论基础”。但是,该教科书没有对此作具体的展开论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一般和个别的辩证统一这样两个方面来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一些论证,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哲学基础这一命题作出初步的阐述。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佃来  
建构当代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重大理论自觉和问题意识。只有对建构何种意义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如何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等前提性问题作出清晰的判断和解答,相关探索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总体判断,由于面对繁多而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停留于某一个微观的节点,而应从三方面着力建构一种整全意义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一是应避免规范性与事实性的分离;二是应实现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的互补与打通;三是应探索不同价值的创造性整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辰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当代西方社会现代性问题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当代西方社会“异化问题”、“消费主义文化问题”、“社会危机”问题的分析和批判上 ,本文分析了他们的理论得失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表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笔者在是年11月一次全国理论讨论会上及随后的一篇短文中尽管也说了:“1.‘计划’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作为社会占有的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相对社会占有制来说,计划是派生的;即有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才使社会性的计划成为可能。”现在看来,这种表述仍有点含糊,仍使“计划”没有摆脱“直接社会化”的烙印。不过笔者也的确又说过:“尽管有本质的区别,当代某些资本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