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5)
2023(12979)
2022(11267)
2021(10553)
2020(8470)
2019(19177)
2018(18830)
2017(36536)
2016(19905)
2015(21918)
2014(21672)
2013(21359)
2012(19438)
2011(17615)
2010(17398)
2009(15853)
2008(15174)
2007(12906)
2006(11417)
2005(9867)
作者
(56181)
(46988)
(46286)
(44243)
(29723)
(22386)
(21126)
(18472)
(17796)
(16326)
(16107)
(15613)
(14636)
(14583)
(14576)
(14146)
(13888)
(13748)
(13219)
(13198)
(11438)
(11209)
(11157)
(10619)
(10399)
(10259)
(10173)
(10144)
(9261)
(9189)
学科
(84201)
经济(84121)
管理(55841)
(51138)
(41990)
企业(41990)
方法(36703)
数学(31836)
数学方法(31510)
中国(22342)
地方(21223)
(20544)
业经(17974)
(17564)
(17328)
环境(14396)
农业(13928)
(13584)
贸易(13579)
理论(13198)
(13116)
(13092)
(12620)
技术(11781)
(11555)
地方经济(11505)
(10895)
财务(10836)
财务管理(10818)
(10598)
机构
大学(280639)
学院(278401)
管理(113037)
(109559)
经济(107029)
理学(99123)
理学院(97932)
管理学(96311)
管理学院(95813)
研究(94535)
中国(67088)
(60244)
科学(59799)
(46597)
(46192)
研究所(42591)
中心(41941)
(41380)
业大(41179)
(39235)
师范(38957)
财经(38717)
(38350)
北京(37615)
(35366)
(35330)
经济学(32540)
农业(32379)
师范大学(32089)
(31899)
基金
项目(200604)
科学(159051)
基金(146523)
研究(146420)
(127989)
国家(126983)
科学基金(109794)
社会(93482)
社会科(88653)
社会科学(88629)
基金项目(78915)
(77262)
自然(71591)
自然科(69903)
自然科学(69891)
自然科学基金(68595)
教育(65865)
(65710)
编号(59336)
资助(58630)
成果(46813)
重点(44743)
(43655)
(43127)
(41521)
课题(40398)
创新(38768)
国家社会(38654)
科研(37838)
教育部(37399)
期刊
(116719)
经济(116719)
研究(82002)
中国(46509)
学报(42706)
科学(41118)
管理(39733)
(36896)
大学(32290)
(32165)
学学(30353)
教育(30004)
农业(26577)
技术(22916)
(19028)
金融(19028)
业经(18745)
经济研究(18562)
财经(17660)
问题(16701)
(15091)
图书(14963)
资源(14407)
科技(14326)
理论(13586)
(13396)
技术经济(13301)
现代(13102)
(12802)
实践(12576)
共检索到389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士谋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人口和财富向大城市进一步集中,既表现为超大规模城市数量的激增,又表现为巨型城市、大都市区和城市群、城市连绵区和全球城市区域等新型城市地域组织的不断涌现。其中,"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s,简称GCRs)是由一个或多个行使全球性生产或管理职能的特大城市为核心,集聚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规模的城市,并且借助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信息和交通设施以及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士谋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人口和财富向大城市进一步集中,既表现为超大规模城市数量的激增,又表现为巨型城市、大都市区和城市群、城市连绵区和全球城市区域等新型城市地域组织的不断涌现。其中,"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s,简称GCRs)是由一个或多个行使全球性生产或管理职能的特大城市为核心,集聚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规模的城市,并且借助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信息和交通设施以及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振华  
经济全球化带来一种新的地域现象,即全球城市区域。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也许并不能像发达国家早期的国际大都市那样“单独”地形成与发展,而是内生于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因此,加强全球城市区域中的合作与协调,将对我国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形成积极的影响,并提高整个全球城市区域的竞争能力和促进其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爱芝  李国平  孙铁山  张冰雪  
世界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世界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强化首都北京发展的区域基础,建设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全面推动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本研究采用交流强度、断裂点、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兼顾距离、服务和行政划分等原则,依托经济社会联系和资源环境保障的划分依据,明确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存在三个层次的空间范围,即北京世界城市区域的核心区域、紧密区域和合作区域。结合各地区发展现状,指出北京在各个层次区域的核心地位和各区域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毓峰  胡雯  
文章从跨国公司劳动空间分工的角度,解释了城市区域外部空间联系的形成机制。其结论是:跨国公司在劳动空间分工演进过程中,通过内部关系网络和外部关系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空间管理和利用,可以"构建"出城市区域的全球经济联系,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决定了特定城市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少华  
以广州为例,结合港澳和珠三角9市的数据,利用服务产品流对中心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广州的发展阶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广州区域服务功能受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受限于城市规模及博彩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澳门对广州外向功能的影响较弱;广州服务产品输出结构不合理;深圳的崛起正慢慢取代和分流广州在珠三角区域的部分集聚和辐射作用。可以通过与港澳合作互补、构建特色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打造"广州服务"品牌等措施增强广州的区域服务功能,提升服务产品输出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燕  刘晓君  
依据西安市主城区2008~2009年上半年在售商品住宅项目的市场价格数据,利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的半变异/协方差函数云和直方图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利用趋势面分析法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进行空间局部估计,得出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此对西安市主城区的城内、城南、城北、城东、城西、长安区的区域价值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城内作为城市的中心,人居设施比较完备,发展最为成熟;城南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景观环境,发展速度最快;城北在诸多利好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毅  曾文  
文章论述了城市区域化是目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发展出现的特有现象,它有别于传统的城市—区域生成关系,也有别于传统的城市郊区化现象,是中国特定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应对资源短缺压力而产生的城市功能、人口、空间扩散方式,其经济、社会、空间特征决定了城市区域化是中国“大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现象。运用城市区域化相关理念,指导新时期武汉市城市区域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创新,提出了城市发展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中心城区———城市廊道———组群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培雷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全球性城市区域正改变着全球经济地理结构 ,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着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差别。这种全球经济地理结构的变化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就全球性城市区域的构成、生成机制和经济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士谋,陈振光,陈彩虹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由于城市的空间区域不断扩大、城镇连绵迭加、资源要素的集聚、产业集群转型与重组及其交通信息网络化等等因素的汇合与相互依存,给我国许多大城市地区带来新的问题与新的现象。如何规划与建设这些大城市的区域空间是21世纪"城市时代"越来越突出的大问题。文章就我国大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与建设形势、有关理论与创新理念及其策略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有益的探索,期望相关的学术争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焦世泰  石培基  王世金  
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区域以及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发展现状,认为行政区经济、产业结构趋同、交通通达度不高是制约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战略构想。具体包括构建"两心、三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区域优势产业分布新格局,以点轴开发模式构建城镇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最后,提出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战略措施,包括实施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构建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确立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战略意识;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学广  
肇始于20世纪末的信息技术发展及全球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生产的分散化与管理的集中化导致国家间的竞争逐步演变为骨干城市及其所依托的城镇群体之间的竞争。立足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实践,衔接国际城市与区域研究的理论前沿,着眼于当前我国城市区域体制转型和制度变迁过程中凸显的深层次的体制障碍和运作瓶颈,采用城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背景、方法、视角、内容等多个层面,系统归纳和评述了中外城市区域增长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并从城市区域治理的增长网络、增长政体、增长制度和增长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关拓展研究的展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响  
多主体参与、多功能类型和多层次耦合的区域治理网络已成为化解区域性公共问题、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的重要机制。借鉴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对区域治理网络中多元主体间交互联结机制形成机理的研究,以及结合长三角的实证分析,探讨区域治理网络的整体结构、个体位置和跨界合作的结构逻辑。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由政府、市场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网络已初步形成,主体间关系发展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区域中存在相互嵌套的凝聚子群,省域内部就近密集抱团与环环相扣的合作结构模式明显,核心城市成为跨界合作的重要枢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玭  汤茂林  唐丽芳  刘茂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巨型城市区域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单元,目前逐渐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议题。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大国形象的逐步确立,国际资本大量涌入我国,1990年代以后,我国巨型城市区域的发展引人注目,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借鉴西方学者关于巨型城市区域的研究框架,从跨国公司、生产者服务业和对外联系三个方面,对世界巨型城市区域进行了分等,并分析了我国巨型城市区域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