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22)
2022(1678)
2021(1686)
2020(1209)
2019(2820)
2018(2785)
2017(5572)
2016(3107)
2015(3466)
2014(3549)
2013(3737)
2012(3627)
2011(3450)
2010(3397)
2009(3007)
2008(3007)
2007(2673)
2006(2256)
2005(2150)
2004(1912)
作者
(8184)
(6948)
(6731)
(6679)
(4382)
(3327)
(3254)
(2652)
(2583)
(2528)
(2377)
(2357)
(2252)
(2209)
(2205)
(2193)
(2140)
(2089)
(2088)
(1918)
(1914)
(1688)
(1635)
(1632)
(1614)
(1578)
(1555)
(1422)
(1345)
(1322)
学科
(15700)
经济(15693)
方法(6107)
管理(5928)
数学(5574)
数学方法(5525)
(5233)
(4399)
企业(4399)
(4220)
贸易(4213)
(4116)
关系(3814)
(2878)
(2853)
金融(2852)
中国(2676)
(2664)
理论(2658)
(2650)
(2391)
银行(2387)
(2312)
经济关系(2287)
(2141)
(2065)
业经(2031)
地方(1889)
联合(1808)
制度(1736)
机构
大学(44323)
学院(42829)
(20609)
经济(20140)
研究(17380)
中国(14890)
管理(14268)
理学(11826)
理学院(11707)
管理学(11518)
管理学院(11465)
(9145)
(8891)
(8791)
科学(8596)
研究所(8139)
中心(8049)
财经(7110)
经济学(6717)
(6713)
金融(6644)
(6588)
(6304)
(6181)
(6103)
(6097)
经济学院(6073)
师范(6054)
银行(6022)
人民(6017)
基金
项目(24343)
科学(18959)
研究(18290)
基金(18091)
(15557)
国家(15464)
科学基金(12685)
社会(11537)
社会科(11011)
社会科学(11009)
基金项目(9211)
教育(8960)
资助(8343)
(8177)
自然(7896)
自然科(7727)
自然科学(7725)
(7619)
自然科学基金(7614)
编号(7374)
成果(6791)
(6248)
教育部(5628)
重点(5600)
(5251)
课题(5181)
大学(5093)
人文(5031)
社科(4992)
(4888)
期刊
(23885)
经济(23885)
研究(16528)
(10557)
金融(10557)
中国(8604)
管理(6437)
(6372)
(6086)
教育(5875)
国际(5430)
学报(5407)
科学(4824)
大学(4311)
(4117)
农业(4026)
学学(3961)
财经(3833)
经济研究(3720)
世界(3705)
技术(3439)
(3377)
问题(2937)
(2842)
论坛(2842)
业经(2473)
理论(2394)
(2252)
世界经济(2193)
(2160)
共检索到73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货币合作等问题引起普遍关注。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实力的增强,人民币能否在区域乃至世界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和亚洲货币合作,都需要深入研究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金融货币政策协调。近日,李晓、上川孝夫主编的《人民币、日元与亚洲货币合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亚洲区域货币合作都进展甚微,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不俗成绩。事实上,在亚洲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政府应该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真实需求为基础的,从周边到区域、从区域到全球的可持续货币国际化之路。具体政策建议包括加快国内结构性改革、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消除潜在金融风险隐患、鼓励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以及东盟国家的流通与使用、大力发展区域性熊猫债券市场、鼓励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利用新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期来推动新一轮亚洲货币合作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娜  万志宏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大大加快。2008年12月24日,中国政府宣布在大陆部分地区和港澳、东盟之间进行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我国还先后与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签订了本币双边互换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何帆  
本文说明了亚洲货币单位的编制背景、功能以及方法和结果,并指出了编制方法中的缺陷。通过模拟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与单一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我们发现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更有助于维护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稳定。通过钉住AMU,还能够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合理定价和低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占据较大权重、人民币与亚洲货币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灵活的平价调整规则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与亚洲货币单位的相对稳定将有助于推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颖  刘天鸣  
本文主要讨论在亚洲货币单位视角下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价值波动的情况。介绍了亚洲货币单位的起源和构成,阐明了目前我国实际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现实情况,从汇率稳定角度对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和盯住亚洲货币单位进行了比较,并采用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弹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在盯住美元条件下弹性趋于增大,但幅度仍有不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陈文博  李艳丽  
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基于全球经济格局和中国当前的国情,人民币国际化采取从区域到全球的推进路径可能是货币当局更为明智的战略选择。文章选取"10+3"国家作为人民币区域化的辐射范围,利用带傅里叶变换的SURADF面板单位根检验法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进而研究人民币成为区域关键货币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日元仍是亚洲地区占据重要地位的货币,人民币还无法与之抗衡。然而,从人民币在亚洲地区影响力逐渐增强的趋势来看,人民币极具成为区域关键货币乃至国际货币的潜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赞文  闫娅琦  
学术界普遍认为亚洲货币合作应当遵循长期合作、循序渐进、稳步推动的原则,在发展一种或多种次区域货币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历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亚洲货币合作尚未形成实质性的合作机制亚洲货币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相继延续殖民时期的货币局制度,即将本国货币牢牢钉住某种国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庭东  
本文述评了迄目前为止已经出现的有关亚洲货币合作的几种思路,指出亚洲货币合作深受亚洲区域主义特点的影响,区域内多层次次区域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多重货币联盟的货币一体化路径在亚洲更具有现实性,人民币货币区与东盟货币区将首先融合,并可能最终统一亚洲货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海青  
对亚洲货币合作进程的具体设想是现阶段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中期目标是通过建立“华元圈”和“人民币———日元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长期目标是实现以人民币和日元为核心的单一货币。中国应为这一进程创造良好的自身条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秋莹  李富有  曾先峰  
亚洲区域货币合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其理论指导合作实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亚洲 是否是最适度货币区、亚洲货币合作应走欧洲货币联盟还是次区域货币合作之路、是否需要建立 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区域内汇率制度如何安排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红辉  胡志浩  
为减少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消除货币错配,发展债券市场成为东亚地区改善金融结构的主要途径。而选择何种货币充当计值货币,不仅是债券计值的技术性因素,而且是消除美元化影响,为过多的外贸盈余提供储备资产的选择。这已成为东亚地区发展债券市场的动因之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金融发展使得人民币不可避免地面临国际化的战略选择。发行以人民币计值的债券,培育开放式、区域性债券市场,可为人民币成为区域内关键储备货币创造金融市场方面的条件,逐步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雅楠  
人民币推行国际化以来,在国际货币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职能安排上依然欠缺。本文在人民币推行计价职能国际化的诉求下,结合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影响力不断加强的现状,通过HP滤波分析及Granger检验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对亚洲主要国家汇率产生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对某些亚洲主要货币具有影响效应,并探讨了该效应产生的原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波  
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运用隐含货币锚分析框架和滚动窗口回归方法考察了2010年6月30日以来亚洲代表性经济体货币锚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这些亚洲经济体货币与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性普遍增强,已经存在事实上的亚洲人民币区。亚洲经济体与中国日益密切的经贸和金融联系是亚洲人民币区的主要驱动因素。笔者建议从增强人民币的锚属性、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金融合作三个方面继续稳步推进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再勇  
人民币初步具备了区域性货币的条件,但由于其现有国际货币地位低下、影响力不足,人民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处于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弱势地位,要使人民币成为亚洲主要储备性货币,我国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轻济实力,这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其次,必须考虑和亚洲尤其是东亚形成更紧密经贸关系,在东亚金融合作中,我国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最后,必须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结构,形成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及利率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