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8)
2023(13508)
2022(11847)
2021(11166)
2020(9215)
2019(21009)
2018(20901)
2017(40223)
2016(21780)
2015(24342)
2014(23815)
2013(23567)
2012(21422)
2011(19180)
2010(19068)
2009(17461)
2008(16516)
2007(14251)
2006(12391)
2005(10595)
作者
(61127)
(50535)
(50420)
(48026)
(32160)
(24346)
(22927)
(19892)
(19278)
(18101)
(17324)
(16894)
(15930)
(15855)
(15667)
(15418)
(15162)
(15112)
(14399)
(14349)
(12550)
(12404)
(12176)
(11510)
(11352)
(11324)
(11224)
(11145)
(10104)
(10022)
学科
(85969)
经济(85884)
管理(59323)
(57663)
(47157)
企业(47157)
方法(38018)
数学(32511)
数学方法(32118)
(24474)
中国(21962)
业经(20365)
地方(20176)
(19818)
(19078)
农业(16563)
(14936)
贸易(14928)
理论(14601)
(14412)
(14348)
(14081)
技术(13811)
环境(13552)
产业(12851)
(12135)
财务(12065)
财务管理(12047)
(11691)
(11463)
机构
学院(300563)
大学(299780)
管理(119990)
(116123)
经济(113521)
理学(104750)
理学院(103529)
管理学(101569)
管理学院(101059)
研究(99924)
中国(70991)
科学(63969)
(63282)
(51161)
(49681)
(46708)
研究所(45589)
业大(45566)
中心(44671)
(42196)
(41668)
财经(41596)
师范(41322)
北京(39701)
(37752)
(36889)
农业(36713)
(35178)
经济学(33921)
师范大学(33323)
基金
项目(211638)
科学(166569)
研究(155309)
基金(152412)
(132629)
国家(131544)
科学基金(113341)
社会(96726)
社会科(91655)
社会科学(91631)
(84194)
基金项目(82156)
自然(74324)
自然科(72554)
自然科学(72539)
自然科学基金(71195)
教育(70874)
(70005)
编号(64217)
资助(61963)
成果(51338)
重点(47260)
(45710)
(45596)
(44157)
课题(43966)
创新(41093)
科研(40107)
项目编号(39518)
教育部(39034)
期刊
(127488)
经济(127488)
研究(87259)
中国(52570)
学报(47082)
科学(44067)
管理(43239)
(42933)
(36954)
大学(35305)
教育(34359)
学学(33175)
农业(30588)
技术(25441)
业经(22651)
(21164)
金融(21164)
经济研究(20313)
财经(19120)
图书(16804)
问题(16696)
(16342)
科技(15891)
(15652)
理论(14638)
技术经济(14052)
现代(13956)
商业(13736)
(13567)
实践(13508)
共检索到427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衡阳、郴州、永州三市作为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选择转移的重大战略区域。面对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良好机遇,处于产业低梯度区的"大湘南"应采取何种方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已成为未来湘南产业发展需要面对的紧迫问题和严峻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芳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版),湘南地区正面临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东盟的发展机遇。湘南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特定情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红线视角重点对如何承接转移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使各个区域、部门的联动协调实现更高的承接绩效,以促进大湘南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吉  包晓雯  刘亮  曾刚  
两区合并背景下,如何实现大浦东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效应最大化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总结大浦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立足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优势,构建了由国际先进、国内领先、重要产业、辅助产业等四个层次组成的竞争型、创新型、服务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由"三城"、"两带"、"一网"构成的大浦东"3.2.1"产业空间格局,构建了大浦东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霍杰  
在对四次全球产业重新布局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产业重新布局的基本规律,重新审视全球产业重新布局背景下的中国产业转移的区域环境,并通过比较探讨了中国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内部和周边各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和单位劳动成本差异明显,多地具备承接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劳动成本优势。但从区位环境综合评价角度看,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某些国外经济体不适合承接中国大规模产业转移,中国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进行国内转移较为合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霍杰  
在对四次全球产业重新布局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产业重新布局的基本规律,重新审视全球产业重新布局背景下的中国产业转移的区域环境,并通过比较探讨了中国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内部和周边各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和单位劳动成本差异明显,多地具备承接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劳动成本优势。但从区位环境综合评价角度看,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某些国外经济体不适合承接中国大规模产业转移,中国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进行国内转移较为合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晓军  陈国生  张瀚文  彭文武  蔡琴  罗歆  肖璨  
珠三角与大湘南示范区在工业规模差异、工业结构差异、生产效益差异和高新产业差异等方面所存在较大梯度差异,使得珠三角与大湘南示范区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势能差,这种势能差有利于两地产业转移与承接,按照克拉森区域分类法分析,重点对大湘南示范区从珠三角可承接的产业进行甄别,力图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晖  陈漫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湘南地区作为珠三角与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通道,是湖南对接粤港澳地区的前沿阵地,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区域合作,有效实现粤港澳沿海产业转移承接,是湖南在明确提出"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后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立足湘南地区发展现状,提出湘南地区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通过加大对内对外开发和有效承接粤港澳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两大举措,为产业承接选择做出合理的战略安排,把湘南地区打造成湖南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国家级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区",实现湖南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培育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在研究领域,既有研究总体上仍呈现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基本状况。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如何进行最优空间布局?有无路径可寻?有何经验借鉴?文化产业空间协调模式如何设计与执行?这些问题成为诸多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共同面临难题。对此,陈国生教授较早就曾提出过"区域协调共进论",并在近20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文化产业园区设计中进一步将"区域协调"阐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友金  肖雁飞  廖双红  张琼  
运用Hayter区位进入理论构建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中部各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以及单要素竞争力排名。研究认为:湖北、安徽有较强的承接产业转移综合优势,安徽、湖南有较强的承接产业转移地缘优势,河南、湖北有较强的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山西、河南有较强的承接资源密集型产业优势,湖北、湖南有较强的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河南、湖南有较强的承接本地市场开发型产业优势。以此为依据,对中部各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空间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做到"规范发展秩序",实现"有序承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鹏  董卫  
大遗址区域内建设空间的布局和调整是关系到遗址保护与遗址区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是客观条件同遗址自身情况的综合权衡。一方面"城市——遗址——叠压建设"三者间用地关联紧密遗址所在的中心城市为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经济、政策的支撑,并决定了总体发展潜力,另一方面遗址区内建设用地本身的价值也需要充分考虑。本文以可乐遗址为例,总结了偏远地区乡镇建设空间的布局策略,强调了乡镇利用遗址公园建设实现就地城市化的发展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君  谢杨艳  李伯华  田亚平  毛德华  
首先,用人均农村人口粮食产量指标定量表征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存在"北方多、南方少,中间多、两边少"的特点,主高值区位于东北和内蒙古一带,次高值区由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南、江西和重庆等中西部省份组成;主低值区为东南沿海一带,次低值区是由西北和西南诸省组成的广大地域。然后,为探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的理想布局模式,提出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各省级区域的粮食生产优势度。发现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有2个高优势度带和2个低优势度带,且高优势度和低优势度区呈带状相间分布。最后,构建粮食生产布局调整指数作为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君  付双同  杨玉蓉  毛德华  
鉴于当前我国虚拟水经济影响研究方面尚较少触及的现实,该研究用虚拟水战略的视角,通过构建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来探究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布局的优化问题。首先,用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指标定量表征我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发现我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存在明显的"北方多、南方少"特点,其中,高值区由展布在北方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组成;而主低值区则分布在我国东南和西南沿海一带。然后,为探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理想布局模式,提出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各省级区域的农业生产优势度。发现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整体上呈现北、西、南三面高,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乔旭宁  杨永菊  
文章论述了区域经济联系的一般关系,进而用经济联系的观点,通过对河南交通流量和流向变化规律的分析以及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变化实际模拟结果比较,探讨了由经济联系方向、强度变化而引起的新时期河南产业布局的新变化,并对产业轴发展趋势及动力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