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2)
- 2023(11502)
- 2022(9581)
- 2021(9045)
- 2020(7426)
- 2019(16659)
- 2018(16243)
- 2017(30277)
- 2016(16087)
- 2015(17945)
- 2014(17239)
- 2013(16890)
- 2012(15660)
- 2011(14439)
- 2010(14452)
- 2009(13680)
- 2008(13473)
- 2007(11860)
- 2006(10501)
- 2005(9611)
- 学科
- 济(67171)
- 经济(67073)
- 管理(54614)
- 业(49032)
- 企(42193)
- 企业(42193)
- 方法(25525)
- 中国(24792)
- 数学(22022)
- 数学方法(21834)
- 财(18121)
- 制(17584)
- 技术(16739)
- 农(15428)
- 业经(15032)
- 贸(13845)
- 贸易(13833)
- 易(13541)
- 银(12550)
- 银行(12537)
- 技术管理(12515)
- 体(12121)
- 行(12111)
- 地方(11658)
- 融(11563)
- 金融(11561)
- 学(11540)
- 环境(11134)
- 划(10803)
- 体制(10197)
- 机构
- 大学(229969)
- 学院(226256)
- 济(104441)
- 经济(102541)
- 管理(88496)
- 研究(81316)
- 理学(75970)
- 理学院(75079)
- 管理学(74191)
- 管理学院(73714)
- 中国(63647)
- 京(49168)
- 财(48900)
- 科学(44068)
- 所(38666)
- 财经(38393)
- 中心(35987)
- 经(35164)
- 研究所(34661)
- 经济学(33819)
- 江(32873)
- 北京(31383)
- 经济学院(30187)
- 院(29991)
- 范(28835)
- 财经大学(28726)
- 农(28663)
- 师范(28627)
- 业大(27336)
- 州(25628)
- 基金
- 项目(150115)
- 科学(122296)
- 基金(113465)
- 研究(112637)
- 家(98051)
- 国家(97303)
- 科学基金(85092)
- 社会(77461)
- 社会科(73726)
- 社会科学(73712)
- 基金项目(59877)
- 省(54945)
- 自然(52030)
- 教育(51173)
- 自然科(50943)
- 自然科学(50932)
- 自然科学基金(50081)
- 划(47284)
- 资助(44496)
- 编号(42026)
- 创(36817)
- 部(35408)
- 成果(34611)
- 制(34013)
- 重点(34001)
- 国家社会(33803)
- 创新(33621)
- 发(32107)
- 教育部(31368)
- 课题(30168)
共检索到350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任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丛屹
随着城市用地制度的改革和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需求迅速增加,强烈要求地产市场增加供给。然而考虑到保护耕地等原因,城市用地增量扩张将是十分有限的,届时存量用地将成为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城市存量用地因划拨使用而被排除在地产市场之外,缺少入市的途径和机制,这是现有城市用地制度的缺陷所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促进地产市场的成长,推动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艳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中国城市公共事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外部制度安排上,都仍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如何通过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打破政府及公共部门对城市公共事业的行政性垄断,将城市公共事业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之中,改善城市公共事业投资及生产经营的外部制度环境,提高城市公共事业经营效率,仍是理论研究和制度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事业 混合商品 外部制度 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耀宇 陈利根 宋璐怡
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而言,抑制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城市用地无序扩张现象,是一个重要且急迫的问题,而政策调控的前提条件则是理清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机制。通过对中国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用地扩张驱动机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本文尝试着构建了一个更为细化的城市用地扩张理论框架,并利用2001-2011年中国24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工作假说。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对城市扩张的作用随城市规模升高而递减。小城市用地受到三产业发展推动,而中等城市、特大城市用地则受到二产业发展的推动,其中特大城市受到二产发展更强的影响。大、特大城市较之中小城市,用地扩张受到政府财政支出更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旭峰 张友浪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并调节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突破口。从1997年首家市级行政审批中心成立至今的10多年间,全国已有260多座城市陆续建立了行政审批中心。如此大规模的地方政府组织再造运动和扩散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因素决定着城市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本文以地方政府创新与扩散为视角,揭示了新型行政审批制度在中国城市的全面兴起过程。作者建立了全国281个地级和副省级城市在1997~2012年间的城市经济社会状况、行政审批中心和地方官员职业生涯数据库。基于离散时间和时间序列两种事件史分析(EHA)模型,本文提出并验证了本地经济条件与行政因素、纵向横向扩散机制和地方领导的政治流动对地方行政审...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创新扩散 行政审批 政治流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力子
现行城乡制度是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当前我国各种制度安排均建立在农村居民直接依附土地的条件下,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检测到制度因素的强烈影响。据此本文提出重新界定乡村土地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城市化 联产承包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新奇 薛春璐 王伟 杜娟
快速城市化出现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需要测算一个极限区间值进行自上而下的总量控制,以促进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落实。但是如何测算这个极限规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提出了一个常规方法组合和关键指标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研究首先对城市用地扩展规模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城市人口数量和GDP分别与建成区面积相关性,确定了城市人口数量对建成区面积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采用逻辑斯蒂模型,依据我国1950-2010年经济数据,对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依据1951-2010年全国人口数据对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
关键词:
城市用地规模 扩展极限 城市化 人口预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健 汪应宏 彭山桂
利用1994-2012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机理及其区域差异。结果发现:财政分权使地方出现愈加严重的财政赤字,为缓解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倾向于实施城市用地扩张策略;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膨胀的激励程度,中、西部地区显著大于东部地区;为缓解财政赤字问题,中、西部地区更依赖城市用地扩张;城市用地扩张可以实现"以地生财"和"以地引资生税",进而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东部地区倾向于"以地生财",中、西部地区倾向于"以地引资",但中、西部地区"以资生税"的效率不高。针对上述作用机理与区域差异,提出了缓解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苗华楠 姜华 张磊 丁王雷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建构一个精细化的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管理制度框架。结合国内创新型产业先行先试城市的案例,从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现实需求出发,提出基于精细化、全流程引导的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思路,从"顶层框架、产业门槛、建控标准、土地出让、利用管理、利益共享、监管考核"等角度阐述六项具体政策措施,实践探索了宁波规范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制度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宇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善咨 何鸣
研究目的:研究规划和市场两种力量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决定作用。研究方法:根据城市经济学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建立城市用地规模实证模型,对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中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决定因素与土地私有化的美国城市的用地决定因素惊人地相似,城市规划中很少考虑的工资收入、通勤成本和临时人口等都对用地规模有显著影响,并且,经济因素随着市场的完善对用地配置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在经济因素作用下城市用地的扩大是有序的,积极地考虑相关经济因素有可能制定出更有效的用地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勇
论文从城市建设管理法制化创新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积极稳妥地扩大范围、扩大领域,深化改革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
城市建设管理 法制化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富平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新一轮制度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立法方案;研究方法是运用物权法理论,梳理现存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规范,对未来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作出设计。研究发现,《物权法》并没有与现行法相互衔接,建立统一的、体系化建设用地使用权规范,正在修订的《房地产法》和《土地管理法》也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研究建议修订《暂行条例》并将之上升为法律来实现这一目标,其核心思路是在建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分类体系基础上,落实和细化《物权法》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法律地位、设定、流转、终止等方面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