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9)
- 2023(7986)
- 2022(6540)
- 2021(6027)
- 2020(4738)
- 2019(10400)
- 2018(9945)
- 2017(18463)
- 2016(9555)
- 2015(10910)
- 2014(10764)
- 2013(11037)
- 2012(10747)
- 2011(10285)
- 2010(10120)
- 2009(9530)
- 2008(9143)
- 2007(7960)
- 2006(7343)
- 2005(6952)
- 学科
- 济(72161)
- 经济(72116)
- 管理(24024)
- 方法(22881)
- 数学(20922)
- 数学方法(20850)
- 业(18501)
- 地方(18482)
- 中国(18387)
- 地方经济(13643)
- 企(13034)
- 企业(13034)
- 农(11951)
- 贸(11633)
- 贸易(11626)
- 学(11578)
- 易(11282)
- 业经(11205)
- 环境(10350)
- 融(9176)
- 金融(9175)
- 制(8861)
- 发(8715)
- 财(8512)
- 农业(8184)
- 银(8130)
- 银行(8128)
- 关系(8087)
- 行(8018)
- 和(7816)
- 机构
- 大学(156256)
- 学院(153420)
- 济(85649)
- 经济(84505)
- 研究(63451)
- 管理(54382)
- 中国(48829)
- 理学(46442)
- 理学院(45816)
- 管理学(45337)
- 管理学院(45025)
- 财(34274)
- 科学(33709)
- 京(33297)
- 所(31612)
- 经济学(29956)
- 研究所(28715)
- 财经(27904)
- 经济学院(26778)
- 中心(26378)
- 经(25611)
- 院(22446)
- 北京(21920)
- 财经大学(20763)
- 江(20655)
- 范(20575)
- 师范(20474)
- 科学院(20326)
- 农(18914)
- 社会(18194)
- 基金
- 项目(97287)
- 科学(78877)
- 基金(74715)
- 研究(72754)
- 家(64906)
- 国家(64492)
- 科学基金(54863)
- 社会(52335)
- 社会科(49913)
- 社会科学(49905)
- 基金项目(38203)
- 省(33176)
- 教育(31449)
- 自然(31275)
- 资助(30665)
- 自然科(30535)
- 自然科学(30527)
- 自然科学基金(30006)
- 划(29103)
- 编号(25978)
- 国家社会(24046)
- 部(23665)
- 发(23630)
- 中国(23227)
- 重点(22550)
- 成果(21410)
- 教育部(20794)
- 发展(20440)
- 展(20182)
- 济(19855)
共检索到242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栋生
评《中国区域经济新论》○陈栋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树桂研究员撰写的《中国区域经济新论》,已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国区域经济新论》问世是改革开放以来,作者长期投身区域经济调查、对策研究和理论探索的结晶。其鲜明特点在于一个“新”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志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星匀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协调以及多极化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每一个区域发展阶段都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海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区域产业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内容,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产业经济布局,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优先发展示范区域,新时期重构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新格局,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教授主编的《中国区域产业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版)一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游宏宇
我国提出来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沟通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实现沿线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以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大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共商、共享和共建为原则,促进我国同各国展开相互合作与交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开忠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差异成为与居民利益攸关的问题。它的变化自然构成社会日益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由于资料和方法的原因,目前有不同认识。本文在澄清有关方法、并在微机的支持下对历年统计资料按可比价格处理的基础上,系统描述我国省际、沿海与内地之间不平衡的变化特征和趋势,并分析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投资规模和效果的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焕新
建国 50年来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格局是 :前 30年实施均衡发展战略 ;后 2 0年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步入 2 1世纪以后 ,特别是未来 2 0年 ,中国区域经济将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可能创造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迅速演进 ,东、中、西部协调优化和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格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靖宇 张宪平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并将中国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对1978—2005年间的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测度和分解。通过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整体变动情况,以及四大区域内部及四大区域间差距对总差距贡献率的变动情况,以期为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带来一些政策上的启示。
关键词:
泰尔指数 差距分解 研究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峰 伍艳
文章基于DEA的经济生态效率模型,测度了2003—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的超效率生态效率值,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了分解,并使用面板模型对影响经济生态效率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参数进行了估计,核算出产出弹性有效的临界点,最终得出:十年间中国区域经济生态效率值存在动态的漂移变迁过程,高生态效率值地区存在着从西部向东部区域的转移倾向;技术进步在生态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所带来的产出弹性不断提升,但由于环境治理效率的低下,客观上制约了生态效率提升的能力。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替代弹性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可云
近年来,区域间经济差距扩大,经济冲突不断,理论界、实业界与决策部门对这些问题都相当重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解决这些问题需作较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以我国的区域经济运行为主线,结合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经济运行,较系统地研究各种重要经济问题的表现及其相互关系和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区域经济运行合理化的目标,模式与对策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万军
文章在对Dowrick和Rogers框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在一个框架中同时分析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新增长收敛机制的修正Dowrick和Rogers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1-2005年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既有新古典收敛机制的作用,同时也有新增长收敛机制的作用。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收敛机制在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