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6)
- 2023(2901)
- 2022(2490)
- 2021(2267)
- 2020(1774)
- 2019(3998)
- 2018(3699)
- 2017(6756)
- 2016(3365)
- 2015(3646)
- 2014(3279)
- 2013(3209)
- 2012(2932)
- 2011(2777)
- 2010(2740)
- 2009(2718)
- 2008(2459)
- 2007(2150)
- 2006(1938)
- 2005(1815)
- 学科
- 济(15042)
- 经济(15026)
- 管理(9283)
- 业(7663)
- 企(6654)
- 企业(6654)
- 地方(4499)
- 方法(4476)
- 中国(3909)
- 学(3897)
- 数学(3490)
- 数学方法(3408)
- 关系(3196)
- 业经(3041)
- 农(2997)
- 财(2819)
- 对外(2746)
- 贸(2617)
- 贸易(2612)
- 理论(2609)
- 地方经济(2559)
- 环境(2532)
- 经济关系(2526)
- 外经(2523)
- 对外经济(2512)
- 易(2366)
- 融(2183)
- 金融(2183)
- 制(2110)
- 银(2095)
- 机构
- 大学(49356)
- 学院(48621)
- 管理(18166)
- 济(18142)
- 研究(17841)
- 经济(17688)
- 理学(15782)
- 理学院(15555)
- 管理学(15138)
- 管理学院(15059)
- 中国(12963)
- 科学(12029)
- 京(10776)
- 所(9116)
- 研究所(8465)
- 中心(7970)
- 财(7766)
- 农(7552)
- 业大(7363)
- 江(7285)
- 范(7216)
- 师范(7111)
- 院(6840)
- 北京(6800)
- 财经(6296)
- 农业(6006)
- 师范大学(5885)
- 经(5721)
- 州(5693)
- 技术(5412)
- 基金
- 项目(34330)
- 科学(27037)
- 基金(25258)
- 研究(23170)
- 家(23003)
- 国家(22861)
- 科学基金(19423)
- 社会(14930)
- 社会科(14223)
- 社会科学(14223)
- 基金项目(13478)
- 自然(13178)
- 省(13130)
- 自然科(12893)
- 自然科学(12890)
- 自然科学基金(12641)
- 划(11580)
- 教育(10150)
- 资助(10014)
- 编号(8437)
- 重点(8165)
- 发(7705)
- 创(7119)
- 部(6977)
- 计划(6871)
- 科研(6808)
- 创新(6697)
- 成果(6553)
- 国家社会(6417)
- 课题(6069)
共检索到71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海岸带作为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产力。海岸带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地带,以占地球面积约8%的区域提供超过90%海洋能源资源,全球超过一半人类活动集中在沿海60 km以内的带状区域。人类在海岸带地区的活动痕迹最早可追溯至15万年前,早期人类活动主要以采集贝类、捕鱼和狩猎为主,随着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海岸带土地利用以农业开发为主,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则使得海岸带生态环境、地貌形态、景观格局等发生着急剧变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大海 管松 邢文秀
我国海岸带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达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海岛岸线长度为1.4万公里左右,海岸带总体呈现向东南外凸的带状弧形区域。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和保卫祖国的海防前哨,海岸带地区既是我国人口、资金、科技等方面最为集聚的"黄金海岸带",也是陆海相互作用交错的"生态脆弱区"。2017年,海岸带地区11省(市、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丽丽
目前在海岸带空间规划编制中尚未形成完善的陆海统筹关键技术体系。文章从陆海资源、生态安全、功能、空间、基础设施5个维度着手,通过资源利用优先度分析、层叠用海兼容性分析、陆海功能兼容性分析等技术方法,构建陆海统筹的关键技术体系。最后针对陆海综合管理机制和陆海统筹核心管控内容传导两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沿海省、市(县)海岸带空间规划的陆海统筹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志军,李春初,陈锦辉
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重点应该放在地球系统的重要界面-海岸带。结合国外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对我国华南海岸带历史与现代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评述.并就华南海岸带开展陆海相互作用应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华南海岸 陆海相互作用研究 环境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侯西勇 张安定 王传远 王秋贤 应兰兰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其环境和生态极易遭受扰动而恶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海岸带陆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对该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非点源污染是海岸带河口及近海水体陆源污染的重要方面,在很多区域,非点源污染甚至已超过点源污染而成为河口和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海岸带陆源非点源污染研究,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在概述非点源污染基本特征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海岸带陆源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当前及未来时期需重点研究的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海岸带 非点源污染(NPS) 研究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志峰,胡伟平
从系统的定义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背景与过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并带动和加速了地球信息机理、陆地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研究。本文重点分析海岸带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海岸带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简要介绍海岸带科学前沿—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计划 (LOICZ)。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梅 吴晓青 都晓岩 王勇
通过影子价格法、费用支出法、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等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对环渤海区域2009年海岸带生态系统科研的价值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表明:2009年环渤海区域单位海岸线科研的实用价值为每年每公里5.478×106元,长效价值为每年每公里1.598×105元,剩余价值为每年每公里5.019×104元,总价值为每年每公里5.688×106元,其中,实用价值贡献率高达96.3%。
关键词:
科研价值 环渤海区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安树青 张久海 陈兴龙 谈建康 张纪林
在江苏海岸带 6年生 2 -69杨林分下 ,通过外来牧草引种和土著牧草开发 ,结合简化培育技术、时空配置技术、林分密度调控技术和牧草栽培技术等林草复合生态措施 ,建立了稳定的林下草场。在空间上 ,形成杨树 -杨树萌生枝 -牧草的三层垂直格局和多种牧草混播的水平格局 ;在时间上 ,形成多花黑麦草 +紫花苜蓿 ( 1 1 -5月 ) -苏丹草 +杨树萌生枝 ( 6~ 9月 ) -狗尾草或茅叶荩草 ( 7~ 1 0月 )的高生产量格局。大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海岸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生态技术 林草复合系统 生物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晏维龙 袁平红
海岸带经济作为世界临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已经逐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进入了各个临海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对于什么是海岸带、什么是海岸带经济、以及海岸带经济与海洋经济、沿海经济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海岸带在国际上没有取得一致的定义,关键在于国内外对海岸带向陆地和海洋两侧延伸的范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地理标准、经济地理标准、行政区域标准、任意距离标准、人为选择的地理单元等五种标准的不同认定。与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相比,海岸带经济与它们既相关,又存在着自己的特点。海岸带经济在覆盖空间上包括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重合的部分,以及部分沿海经济;海岸带经济依托的自然资源...
关键词:
海岸带 海洋经济 海岸带经济 沿海经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卿 张华兵 张云峰
为了解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异规律,基于格网尺度对盐城海岸带1997, 2007和2014年3个时期的ESV进行了估算,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研究区ESV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近20 a来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由1997年的134.33亿元减少至2014年的97.13亿元,自然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碱蓬Suaeda salsa沼泽、河流面积的减少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期间ESV在空间上发生了显著变化。ESV高区(ESV指数VESK>7 463.04万元)的面积和空间分布显著减少, ESV较低区(796.67万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太天 王涛 高金柱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分区是约束和引导海岸带开发保护的重要工具,对建设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宁波市为例,以海湾为基本单元设计分区模型,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系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两者协调性并划定管理区。结果表明:三门湾耦合协调度0.80,为巩固发展区,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象山湾耦合协调度0.72,为集中恢复区,以自然恢复生态系统为主;杭州湾耦合协调度0.58,为重点治理区,采用“人工+自然”方式整治修复生态系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子奥 高郭平 陈洁
为了开展上海海岸带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变化研究,实验基于1990、2000、2010和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上海海岸带岸线长度变化特征;结合Globe Land 30的数据,利用空间分析,开展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等3个时期内土地变化和土地转移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上海海岸带ESV模型,厘清2000—2020年上海海岸带ESV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间,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上海大陆岸线长度呈先增加后缓慢减小到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崇明岛岸线减少,长兴岛和横沙岛岸线长度增加。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强度和沿海工程力度加大,海岸带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显著,耕地和建设用地增多。此外,由于土地扩建,研究期间上海海岸带呈ESV增加趋势,但其湿地ESV在2010—2020间下降28.59%。就空间分布而言,上海海岸带ESV从中高值区域逐渐向低和极低区域转变,到2020年,单位面积ESV极高地区已基本消失。城市进程中建设用地的开发和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减少是造成上海海岸带ESV变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可为服务上海市指导海岸带环境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太天 王涛 高金柱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分区是约束和引导海岸带开发保护的重要工具,对建设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宁波市为例,以海湾为基本单元设计分区模型,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系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两者协调性并划定管理区。结果表明:三门湾耦合协调度0.80,为巩固发展区,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象山湾耦合协调度0.72,为集中恢复区,以自然恢复生态系统为主;杭州湾耦合协调度0.58,为重点治理区,采用“人工+自然”方式整治修复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映宇 刘容子 郭佩芳
采用生态系统管理方法中最新的非线性理论方法,选取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盐沼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互花米草盐沼生态系统的分布面积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互花米草盐沼生态系统面积为25.4km2、对虾养殖面积为9.6km2,即对互花米草盐沼生态系统的开发面积不超过其总面积的27%时,可实现该区域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其评估值最高,为2626.7万元。运用非线性关系理论对海岸带互花米草盐沼这一典型生态系统的价值进行评估,打破了以往对互花米草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采用"是或否"的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为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海岸带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实现从"是或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萱 陈伟琪
文章从围填海的负面生态影响及其货币化评估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在对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功能"等基本概念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提供物质性产品和条件的供给服务和其他非物质性的服务,包括调节、文化和支持服务,进而探讨了围填海对生态系统服务造成的各种负面生态效应,并提出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损害的货币化评估技术的选择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