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
- 2023(1432)
- 2022(1200)
- 2021(1318)
- 2020(970)
- 2019(1858)
- 2018(1657)
- 2017(2747)
- 2016(1516)
- 2015(1614)
- 2014(1579)
- 2013(1571)
- 2012(1539)
- 2011(1525)
- 2010(1544)
- 2009(1565)
- 2008(1532)
- 2007(1344)
- 2006(1220)
- 2005(1254)
- 学科
- 学(6262)
- 济(6004)
- 经济(6002)
- 管理(2789)
- 理论(2594)
- 经济学(2418)
- 业(2291)
- 企(2169)
- 企业(2169)
- 教育(2099)
- 中国(1878)
- 和(1573)
- 方法(1490)
- 教学(1395)
- 图书(1283)
- 研究(1261)
- 书馆(1242)
- 图书馆(1242)
- 情报(1168)
- 业经(1051)
- 刊(1040)
- 学法(992)
- 教学法(992)
- 思想(964)
- 财(959)
- 图书馆学(917)
- 农(895)
- 政治(876)
- 学理(755)
- 学理论(755)
- 机构
- 大学(26659)
- 学院(23975)
- 研究(9198)
- 济(8194)
- 经济(8019)
- 管理(7315)
- 科学(6299)
- 中国(6008)
- 理学(5923)
- 理学院(5805)
- 管理学(5683)
- 京(5639)
- 管理学院(5618)
- 范(5125)
- 师范(5084)
- 所(4890)
- 研究所(4486)
- 师范大学(4223)
- 财(3772)
- 农(3704)
- 江(3688)
- 教育(3651)
- 中心(3646)
- 北京(3600)
- 财经(3109)
- 经济学(3096)
- 业大(3041)
- 院(2971)
- 州(2935)
- 农业(2902)
共检索到39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江乃武
评“概论期刊类型学”江乃武读完倪延年的文章(载《大学图书馆学报》1993年第6期第16~20页),不胜惊诧。为了节省篇幅,下面不作深入分析。语多舛错1.“期刊,其子类型大体上能划分为报纸、杂志、丛刊、年度出版物及特种系列资料等”。可是在第三部分的4、...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倪延年
(一)自1665年1月5日法国人戴·萨罗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种学术性杂志《学者杂志》至今,虽然只过了不到330年,但由于期刊文献在社会信息传递系统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使它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从本世纪70年代起就被人们公认为是十大情报源之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包忠文
《核心期刊概论》序包忠文核心期刊和“学术榜”,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对于或一单位或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的测定,对于文献信息的筛选和有效利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中外期刊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深入而系统地探讨核心期刊的性质、效应及其基本理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士东 万敏
城市公园由于其自然要素主导的性质,以及长期作为城市冗余空间填充物的角色,在设计过程存在很多任意性环节,其设计后果不至于产生建筑之类的重大安全隐患,设计上的失误往往不易被人觉察。面对纷杂、无序的设计现象,探求单纯的理性秩序和简明可控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以城市中小型公园为研究对象,从公园基质构成的拓扑性空间关系中还原公园空间格局的原型,并针对场地外部条件的各种变化,运用三段论形式对此原型进行类型学意义上的推演,提出相应的变体形式,为公园空间句法编组提供多套参照选项。
关键词:
空间格局 原型 变体形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铌 李亮 杨瑛
城市作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录。这里,"历史"就是发生的城市建筑事件,并显现出一种"历史情形"和"现实生活"情境的拼贴,其相关因素均在城市与建筑上留下烙印,有许许多多的原型。城市、建筑的类型不仅蕴涵历史,且超越了历史的阶段性意义,那就是:"永恒的价值"、"永恒的人类生活"意义上的持续交融,人类不仅存在语言之中,而且存在于形式类型之中。类型学对城市设计来说既有认识论意义又有方法论意义,是一种城市设计认识与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类型学 方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攀峰
总体上说,教科书内容分析可以分为实证研究中的内容分析、符号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和传播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这三大类型。其中,实证研究中的教科书内容分析分为量化内容分析、定性内容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符号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分为教科书语构分析、教科书语义分析和教科书语用分析;传播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分为教科书传播内容分析、教科书传播原因分析、教科书传播学效果分析。对不同学科视角下教科书内容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深化教科书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推动教科书研究方法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蓉英 邱均平
从知识网络的类型入手,提出知识网络的分类原则及方法,详细探讨知识网络的各种类型,特别是对广义知识网络和狭义知识网络的类型及其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网络 类型学 分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彦明
教育类型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分类现象,揭示教育类型发展规律的交叉科学,其研究对象总体上是教育的共性之同和个性差异,具体可归纳为教育类型分类方法与标准,类型特征与内部结构,不同教育类型间相互关系三个方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确立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基石,指明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行动方向,开创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治理体系的出发点,对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霞 孙崇飞
狭义认知语言学和现代语言类型学在诸多方面的互补与融合日趋显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种学科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虽殊,但亦可互相借用,相互之间扬长避短,不断丰富和完善各自的学科理论及方法,使其更加科学,更加具有解释力。另一方面,其异同又预示二者在理论导向、技术支持以及跨语言佐证和学科划分方面具有一定的必然互补性;而互补也决定着二者之间的必然融合;互补和融合之后便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研究学科——认知类型学。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语言类型学 认知类型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雷家彬
国外高校分类研究通常遵循两种范式:一是分类学,属经验体系,一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聚类分析技术,用以描述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评价高校表现,展现高校有限维度的特征;二是类型学,属概念体系,主要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和理想类型法,往往以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预测高等教育趋势和探索高等学校本质为研究指向,多维度地描绘高等教育的结构关系。两种研究范式各有长短,因固有的互补性联系而常为国外学界所混合。理解这两种高校分类研究范式的适用情况对我国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高校分类 分类学 类型学 研究范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生金
目前,尽管平台模式的经济地位和学术价值已无可争议,但相关研究却一直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因此,有必要从分类学角度,构建平台模式的多层次分类体系并对每类代表性平台模式进行描述和表征,进而提炼、挖掘平台模式特征和共性,对这些共性与特征加以诠释和案例佐证。通过平台模式分类体系的构建以及对代表性平台模式的概述与表征,可提炼出平台模式的一些共性与特征,即网络和信息技术是平台模式崛起的催化剂;以需求匹配为导向的服务功能是平台模式竞争的核心;资源配置与整合对平台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平台模式容易导致垄断和寡头的出现;平台间竞争既可能来自于同业,也可能来自于异业;平台模式特别是其早期阶段定价机制独特;同业平台间赢...
关键词:
平台模式 类型学 特征 共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斌
以德·昆西和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论体系为基础,通过对其核心理论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重新解读,结合国内体现类型学方法的典型案例,从类型学角度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之中所面临的地方文化丧失、地域特征泯灭等问题。探索如何充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城市建筑本质特征的抽象与总结,提取"原型"用以指导设计,使当今的城市建筑不仅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同时有机延续地方特色,增强城市总体意象的文化认同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鸿宇
对手语这种视觉-空间语言的代词系统进行探讨,描写了中国手语上海地方变体的代词体系和指代特征,分析了手语代词系统的独特之处,兼与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代词系统进行比较,以得出语言类型学方面的启发。指出手语在具有指代功能的词类范畴、称代与指示功能的明确性、以及代词的衍生用法等方面,与有声语言存在差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文钦
本文认为,纯学术观的两个源头分别是古希腊和启蒙时代的德国。启蒙时代的学术观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但又有所拓展。基于这两个时代的观念,可以分离出纯学术观的三种意涵。首先,这一观念认为知识本身即是目的,具有内在的价值,它强调知识的非实用性,这种观念也是古典自由教育的知识论基础;其次,纯学术观是一种自我合法化的话语,它强调学术或理性作为一个领域的独立性,拒绝用经济、政治的标准来衡量学术,它同时也是学术自由的学理依据;最后,为学术而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人的职业伦理,它强调的是“科学动机”的非功利性,要求学者将学术研究摆在第一位。
关键词:
纯学术 自由教育 学术自由 为学术而学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