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0)
2023(13365)
2022(11276)
2021(10161)
2020(8327)
2019(18570)
2018(17978)
2017(34296)
2016(18660)
2015(20878)
2014(21054)
2013(20722)
2012(19739)
2011(18101)
2010(18996)
2009(18482)
2008(17816)
2007(16485)
2006(15113)
2005(14642)
作者
(54027)
(44690)
(44573)
(42556)
(28523)
(21412)
(20277)
(17373)
(16996)
(16393)
(15581)
(15239)
(14659)
(14633)
(14409)
(13911)
(13130)
(13045)
(13036)
(12595)
(11822)
(10894)
(10830)
(10417)
(10253)
(10198)
(10101)
(9992)
(9078)
(8794)
学科
(77763)
经济(77643)
管理(56622)
(53857)
(44880)
企业(44880)
(35069)
银行(34923)
(33341)
(31644)
中国(31642)
金融(31641)
(28539)
(23298)
地方(23205)
方法(23043)
(21768)
业经(20624)
数学(18578)
数学方法(18323)
(16026)
(15832)
制度(15801)
(15289)
农业(14813)
(14378)
财务(14328)
财务管理(14294)
理论(13951)
(13790)
机构
大学(267506)
学院(267134)
(112187)
经济(109520)
研究(96138)
管理(94557)
中国(85533)
理学(77263)
理学院(76326)
管理学(75176)
管理学院(74651)
(60616)
(58163)
科学(53615)
(48899)
中心(45991)
(45373)
财经(45259)
研究所(43032)
(41626)
(40686)
北京(37852)
(37716)
师范(37379)
(37285)
(36754)
经济学(35334)
银行(35300)
(34160)
财经大学(33300)
基金
项目(157473)
科学(123791)
研究(121194)
基金(112178)
(95436)
国家(94514)
科学基金(80800)
社会(77832)
社会科(73864)
社会科学(73849)
(62214)
基金项目(57689)
教育(55873)
(51749)
编号(49571)
自然(48008)
自然科(46851)
自然科学(46842)
资助(46051)
自然科学基金(45997)
成果(43794)
(38863)
课题(36503)
重点(36136)
(35142)
(34157)
(32963)
(32648)
国家社会(31913)
发展(31810)
期刊
(141381)
经济(141381)
研究(97193)
中国(67010)
(55705)
金融(55705)
(49054)
(41006)
管理(40297)
学报(38026)
教育(36631)
科学(35257)
大学(30258)
学学(27877)
农业(25278)
财经(24805)
技术(22612)
业经(22265)
(21286)
经济研究(21249)
问题(18017)
(14893)
国际(14739)
理论(14017)
图书(13698)
(13696)
论坛(13696)
世界(13092)
现代(12650)
(12593)
共检索到461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陆伟刚  
主银行制,即对企业实行主要往来银行制。企业的存贷帐户实行分设,存款帐户在一家银行开列,目的是为了便于清算;贷款帐户可以在多家银行开设,但主要贷款部分来自于一家主要往来银行。且向其他行告贷,也须经主要往来银行同意。显然,这种主银行制,包含着两个基本层面的制度规范:银行制度和企业融资制度;这两套规范在一个制度安排框架中,势必要求两者要具有高度的协同性。这点恐怕是日本最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裘逸娟  熊诗平  
结构失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而结构失衡是政策(制度)的产物,政策(制度)又是服务于战略的手段,于是追究到了东亚模式的功过。由此引发的思考是:随国内外条件的变化,东亚模式需要完善和发展。外向发展战略面临严峻挑战,要准确定位,确立结构调整、产业整合的重点和目标,把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贸易保护和国内重点产业扶持结合起来;发展和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后发国家,政府对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应削弱,但需改变方式,顺应市场,适应国际环境,提高功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茶宏旺  
本文把东南亚国家现行的经济体制及宏观经济政策作为切入点,剖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总结了这次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提供的教训和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芳  
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金融思考·王晓芳·金融危机的飓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荡了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波及日本、香港、南韩,震荡了整个亚洲。此次发生金融危机的都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剖析危机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婀娜  
一、外汇管理体制要符合国情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引起人们对其实行的外汇管理政策的思考。在泰国实行其外汇管理政策的前10年中,由于美元持续走低,泰铢呈弱势,出口迅速扩大,外资大量流入,促进泰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而1997年美元走强,泰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默顿·米勒  
论今日东南亚金融危机默顿·米勒①我们所称的“危机”实际上是由三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紧密的风险导致的。这种危机是人为的,或者说是制度造成的灾难。这中间一些人的确纷纷犯了错误,而且我们这个以市场为主导的制度,当时应有足够的抵抗能力防止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可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靖  徐剑明  
IN THIS ARTICLE: Since July Of 1997, Southeast asia has undergonean unprecedented financial crises, Which catch the attention of internationalsociaty.The reasons of these crises are as follow: (1)The deterioration of interational competitive ability; (2 )Southeast nations have been carrying fixed fo...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新  
持续一年有余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促使我们对许多问题重新思考。这些国家金融制度自身的问题及国际金融资本的炒作,固然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而产业结构与企业组织乃至整个经济制度可能是产生危机的更深层的原因。特别是我们看到,随着制度的差异,各国受危机影响的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海亮  
1997年7月,源自泰国的货币危机,以锐不可挡之势波及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后又冲击到香港、台湾、韩国和日本,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酿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恐慌和重视、彷徨和思考,甚至有人认为此次金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栾雅钧  
本文考察了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制度及变迁,分析了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汇率制度及 政策方面的原因,即历次的制度变迁并没有改变其真正的政策及制度实效,东南亚各 国实际上仍然实行的是具有致命性缺陷的美元钉住汇率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 析和论证了与东南亚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并试图论证和探讨与东南亚国家 以及类似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本达,黄润  
本文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角度探讨了其金融危机的必然性。认为始于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并不是简单的金融信用危机,而是其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贸”和“外资”,为其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和爆发金融危机隐患之一;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结构发展失衡,产业结构未能适时升级和转换,为其经济发展不稳定和日后爆发金融危机隐患之二;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动摇了东南亚国家经济基础,是其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庆琳  
80年代使东亚经济高速发展的“外向经济”条件,对90年代的东南亚各国来说已不存在。这些国家仍然坚持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就有陷入金融危机的必然性。不发达国家应以此为鉴校正发展模式,平衡外向发展与内向发展,避免泡沫经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薇  
本文将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从理论上分为三种:贸易传染、金融传染和预期传染,三者在危机传染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作用的,其中预期传染的作用日益显现。同时,本文对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传染过程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鄂志寰  
东南亚金融危机,最初表现为突发性短期外债的偿付需求及外资抽逃引发的区域性货币危机。由于多数东南亚货币与美元汇率名义水平保持不变,8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元汇率的下跌使这些国家出口大量增加,带动经济增长;而1995年以来美元汇率大幅度上升,促使东南亚各国货币对其他西方货币出现大幅度升值,尤其是对其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