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5)
- 2023(3005)
- 2022(2624)
- 2021(2305)
- 2020(1801)
- 2019(3736)
- 2018(3595)
- 2017(6656)
- 2016(3709)
- 2015(4006)
- 2014(4023)
- 2013(4097)
- 2012(3818)
- 2011(3630)
- 2010(3751)
- 2009(3779)
- 2008(3952)
- 2007(3719)
- 2006(3286)
- 2005(3207)
- 学科
- 济(16659)
- 经济(16641)
- 管理(12863)
- 业(11805)
- 企(11163)
- 企业(11163)
- 方法(5679)
- 学(5410)
- 理论(5043)
- 财(4866)
- 业经(4601)
- 中国(4537)
- 教育(4154)
- 数学(3748)
- 地方(3714)
- 数学方法(3658)
- 制(3626)
- 农(3514)
- 务(3391)
- 财务(3382)
- 财务管理(3373)
- 和(3253)
- 企业财务(3181)
- 策(2908)
- 贸(2847)
- 贸易(2844)
- 易(2731)
- 融(2611)
- 金融(2610)
- 银(2567)
- 机构
- 大学(63084)
- 学院(61267)
- 济(22458)
- 经济(21955)
- 管理(20671)
- 研究(19919)
- 理学(17216)
- 理学院(16943)
- 管理学(16668)
- 管理学院(16519)
- 中国(14511)
- 京(13484)
- 财(12157)
- 科学(12004)
- 范(11149)
- 师范(11103)
- 所(10277)
- 江(10214)
- 财经(9491)
- 研究所(9168)
- 师范大学(9097)
- 经(8434)
- 北京(8419)
- 州(8294)
- 中心(8110)
- 经济学(7139)
- 教育(6878)
- 财经大学(6778)
- 院(6750)
- 农(6746)
- 基金
- 项目(33710)
- 科学(26599)
- 研究(26550)
- 基金(24182)
- 家(20523)
- 国家(20317)
- 科学基金(17306)
- 社会(17150)
- 社会科(16118)
- 社会科学(16113)
- 教育(12698)
- 省(12624)
- 基金项目(12340)
- 编号(11040)
- 划(10968)
- 成果(10353)
- 自然(10204)
- 自然科(9944)
- 自然科学(9942)
- 自然科学基金(9779)
- 资助(9262)
- 课题(7997)
- 重点(7853)
- 部(7687)
- 性(7073)
- 发(7017)
- 项目编号(7000)
- 创(6910)
- 教育部(6892)
- 国家社会(6872)
共检索到98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评“三元价值论”余陶生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具有关键性的重要理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价值学说是经济学体系的纯洁性的试金石"。①人们通过这块试金石,分辨哪些经济学说是科学的,哪些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之所以是科学,正是由于它具有科学的价值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健
近年来,丁建中等先生发表一系列文章,隆重推出所谓“三元价值论”,试图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合理成分加以辩证综合”,进而克服其“局限性”。应该说,论者用心良苦,所论也不乏真理的“颗粒”,但是从总体上看,“三元价值论”矛盾重重,鲜有实质性突破,在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玉勋
广义价值论理论的核心命题“商品交换的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是一个未得到证明的命题,以该命题构建起来的广义价值论存在四个问题第一,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不适用于固定分工体系,也不适用于混合分工体系;第二,可变分工体系只是尚未完成的分工状态;第三,按照比较利益率相等确定的交换比例依赖于产量和交换数量;第四,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不适用于多部门商品交换。
关键词:
广义价值论 分工体系 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屠兴勇
三元知识理论的提出对于改变现有管理范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一理论及其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针对目前相关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在梳理知识及其管理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依据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活性知识的基本分野与关联,构建了一个以实践与执行为支柱、以战略与制度为后盾、以价值观与理想为动力的三元知识运作管理模型,运用这个模型分析了三元知识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和战略管理领域的应用价值,旨在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三元知识理论的巨大应用价值,并为三元知识管理理论的构建及其在组织情境下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和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伍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婷
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他的自然价值论,他认为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是关于自然价值的评价问题。文章认为: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体现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突破了传统的事实与价值截然两分的观念,从价值导出道德,将道德哲学与自然哲学紧密结合;创建了系统价值的概念,突破了传统的价值主客二分性,建构了生态系统主义世界观;虽然理论不够全面,有局限性,但它将环境伦理理论融入实践,探讨了环境伦理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具体途径,这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罗尔斯顿 生态哲学 自然价值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敏
一、坚持唯物辩证的态度。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无异于彻底否定社会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基础,是极其错误的、有害的;从本本主义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同样是极其错误的、有害的。一切从实践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态度。因为实践是理论的唯一源泉,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为实践服务,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基本的唯物辩证法立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玉长
本文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三个问题。首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劳动经历了物质劳动、服务劳动和知识劳动三种形态 ;其次 ,与劳动价值形态演进相适应的是劳动价值论也在逐步深化 ,并对各种劳动形态创造价值进行了解释 ;第三 ,本文对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依据进行了客观评价 ,并指出了其失误所在
关键词:
劳动形态论 劳动价值论 社会劳动价值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昆仑
传统劳动价值论存在四大问题:一是社会必要劳动量难以计量;二是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倍加比例难以准确确定;三是无法解释自然产品为何也具有价值、价格;四是存在价值归属上的理论悖论。生产要素价值论不能全盘否定,但资本、土地不能“创造”价值,只能“生成”价值。边际效用价值论所揭示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正确的;应当正确看待用效用衡量商品价值;事实上,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具有相通之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遐 高记 刘兵
同伴互评是一种成本效益高、功能强大的评估方法,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好处,但同伴互评仍面临着如何提高其有效性的挑战。本文以现有的研究为基础,基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构建了同伴互评体系,进而从互评个体、互评环境和互评行为的角度设计了同伴互评体系的有效组织程序,并通过实验的方式检验了同伴互评体系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继明 江永基
分工交换的前提条件是交换双方存在着获取比较利益的可能。所谓比较利益就是生产者通过交换而得到的收益高于其所让渡产品机会成本的差额;均衡的交换比率即广义价值是根据比较利益率均等的原则确定的。所谓比较利益率均等,是指交换双方等量机会成本获得等量比较利益。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如同平均利润率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效用最大化原则一样,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的,是一个合理的假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忠勋 温景文
李伯聪的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定义,对指导高校举办技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世界大势,势必需要与其相一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在我国经历了较长的阶段并积累了相对成熟的办学经验。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技术本科教育具有历史优势、现实优势以及地域优势。为有效实施技术本科教育,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作出相应改革调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洁华
The evaluation of high tech value is based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high tech. Design a dynamic appraisal model of three dimensions.The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in detail,especially the measure method of OR is proposed,which is easy to handle.
关键词:
高技术价值 三元联动 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胡爽平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在价值源泉问题上两种性质不同的理论。无论从理论来源、两者的关系和根本目的看,都不可能把这两种理论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商品价值理论,达到理论创新的境界,最终只能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否定,导致庸俗的多元价值论的重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