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3)
- 2023(16844)
- 2022(14184)
- 2021(13325)
- 2020(11456)
- 2019(26485)
- 2018(26464)
- 2017(51627)
- 2016(28028)
- 2015(31875)
- 2014(31632)
- 2013(31685)
- 2012(28929)
- 2011(25881)
- 2010(26243)
- 2009(24670)
- 2008(24819)
- 2007(22254)
- 2006(19744)
- 2005(17938)
- 学科
- 济(119102)
- 经济(118965)
- 业(105690)
- 管理(100824)
- 企(94842)
- 企业(94842)
- 方法(58313)
- 数学(48124)
- 数学方法(47425)
- 财(37056)
- 农(34458)
- 业经(34272)
- 中国(29877)
- 务(26532)
- 财务(26446)
- 财务管理(26399)
- 企业财务(25043)
- 制(25026)
- 农业(23725)
- 理论(22165)
- 技术(21927)
- 学(21097)
- 贸(21087)
- 贸易(21073)
- 和(20896)
- 易(20472)
- 划(19856)
- 地方(19791)
- 策(19478)
- 银(18737)
- 机构
- 学院(408582)
- 大学(406686)
- 管理(169447)
- 济(164916)
- 经济(161359)
- 理学(144791)
- 理学院(143341)
- 管理学(141038)
- 管理学院(140262)
- 研究(126106)
- 中国(100404)
- 京(86891)
- 财(81122)
- 科学(76509)
- 农(64224)
- 财经(63977)
- 所(63095)
- 江(61502)
- 业大(58507)
- 经(58037)
- 中心(57966)
- 研究所(56634)
- 北京(55135)
- 农业(50388)
- 州(49769)
- 范(49622)
- 师范(49170)
- 经济学(48833)
- 财经大学(47404)
- 院(45743)
- 基金
- 项目(265982)
- 科学(209805)
- 研究(196260)
- 基金(193295)
- 家(166658)
- 国家(165221)
- 科学基金(143740)
- 社会(123221)
- 社会科(116907)
- 社会科学(116873)
- 省(104252)
- 基金项目(101766)
- 自然(93891)
- 自然科(91737)
- 自然科学(91715)
- 教育(90549)
- 自然科学基金(90088)
- 划(86458)
- 资助(81374)
- 编号(80864)
- 成果(65073)
- 部(58958)
- 重点(58441)
- 创(56800)
- 发(55402)
- 课题(54739)
- 创新(52414)
- 教育部(50913)
- 科研(50653)
- 项目编号(50430)
- 期刊
- 济(185463)
- 经济(185463)
- 研究(120611)
- 中国(76214)
- 管理(68935)
- 财(65573)
- 学报(58696)
- 农(58373)
- 科学(55365)
- 大学(45249)
- 学学(42646)
- 教育(42160)
- 农业(40173)
- 技术(38476)
- 融(38127)
- 金融(38127)
- 业经(32214)
- 财经(31934)
- 经济研究(28654)
- 经(27308)
- 业(24197)
- 问题(24178)
- 技术经济(22646)
- 理论(20062)
- 现代(19974)
- 统计(19945)
- 图书(19885)
- 商业(19773)
- 财会(18819)
- 策(18550)
共检索到608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马双双 吴建华
破产企业档案对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构建企业记忆、传承工业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解决我国破产企业档案管理处置方式不足的缺憾,主要从宏观角度以理论支撑提出我国破产企业档案管理三层次组织模型,即以档案价值理论为指导建立以城市为单元的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以社会记忆理论为依据构建破产企业记忆,以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为根据探索企业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并佐以相应的案例实证分析。
关键词:
破产企业 档案管理 企业记忆 遗产保护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进 孔庆文 揭筱纹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是带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组织记忆是战略领导能力构建的重要源泉。文献梳理建立了组织记忆与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的理论模型与假设,实证研究表明:组织记忆对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记忆内容对提升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和战略控制能力的影响强于组织记忆管理水平,而企业家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实施能力的提升则更多受到组织记忆管理水平的影响。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苏冠贤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整合是实现电子文件归档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推动文档一体化管理、丰富档案信息资源以及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通过数据库对接、脱机归档、接口技术对接等整合方案的分析、研究与实施,深入探讨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的优化整合模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圣位
一、水产企业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水产企业的档案工作是各项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关键性专职业务。这是因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原始数据和原始材料,如果没有档案工作,数据和原始材料就得不到妥善保存,企业管理就会失去依据,工作就会被动。有些企业即使将原始材料保存起来,但是不能按企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晓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鉴于民营企业的特殊性和档案所有权的自主性,本文主要探讨民营企业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和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问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特点 档案 管理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宫晓东
管理理念决定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分析企业档案管理理念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奠定基础。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理念形成于几十年的国家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之中,目前正处于转换观念和调整角度的关键时期,存在着目标模糊、数据割裂、标准滞后、技术更新困难等与现实发展的诸多不适应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及其表现,并初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企业档案 档案管理 管理理念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朱晓东 张宁
社交媒体档案是信息时代一种新的记录类型。本文将档案学与法学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基于证据视角,以微信为例,简要分析了社交媒体档案的特点,择其要点解读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社交媒体档案作为法律证据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社交媒体档案管理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证据 社交媒体档案 微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飞 胡毅 张奇
组织管理是企业构成的基本框架,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决定了企业能否有效运行。本文创新性地从定量角度研究组织管理模式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将公司治理作为组织管理模式的代理变量,以沪深A股2000—2019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高管激励三个维度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过高的股权集中度会损害企业成长,但是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所占比例、高管薪酬激励及高管持股均能显著促进企业成长。进一步地,能源企业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文章将沪深A股上市的121家能源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高管薪酬激励的结论与整体一致。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对于能源企业而言,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及高管持股激励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并不显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安润泽 牛力 谢震香
[目的/意义]对于文化产业,认知门槛低、交互体验强、记忆点鲜明的数据故事丰富了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为唤醒集体记忆提供新媒介。但是目前数据故事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故事内容的生成,忽略了对来源数据的前期控制,使得故事的可信度和完整性受到质疑。[方法/过程]引入循证思维,构建档案文献遗产的数据故事化模型,秉持可溯源循证、可信赖循证、可解释循证三项基本原则,全面搜寻事件证据,基于时空关联和语义逻辑构建事件证据链,结合多元互证方法,旨在创造更加准确的故事。[结果/结论]以《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中“苏州塔夫绸工艺”相关内容为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重塑数据故事化研究范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晓华
世界记忆遗产所必有的各项特征,《四库全书》一应俱全。本文即论述《四库全书》所具有的世界记忆遗产的世界意义、地域性特质,以揭示《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
《四库全书》 世界记忆遗产 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嵩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嵩龄
本文认为 ,黄山模式的更新 ,主要应进一步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 ,即 :遗产管理标准 ;遗产经营制度 ;遗产与当地社区的关系。这就是说 :①黄山必须按“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管理标准 ,并将旅游服务标准按遗产保护要求而绿色化 ;②黄山旅游活动必须严格按“山上游 ,山下居”(即“景区游 ,区外居”)的方式进行 ,而不是过去的“山上游 ,山上居” ;③黄山的经营必须破除“一套班子 ,两块牌子”的传统做法 ,对于遗产 (即景区 ) ,应按“非营利”制度经营 ,对于非遗产类活动 (如食、住
关键词:
中国世界遗产 景区管理 黄山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嵩龄
黄山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管理的样板单位。本文基于对黄山诸多侧面的认真调查 ,在肯定黄山模式成就的同时 ,指出黄山模式更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本文认为 ,黄山模式的意义在于它适应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遗产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 ,较好地解决了遗产管理费用问题以及对当地的经济贡献问题。同时 ,本文还认为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世界遗产管理单位 ,黄山正面临着命运攸关的挑战。
关键词:
中国 世界遗产 管理 黄山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