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8)
- 2023(11996)
- 2022(9929)
- 2021(8969)
- 2020(7379)
- 2019(16636)
- 2018(16055)
- 2017(30607)
- 2016(16608)
- 2015(18299)
- 2014(18190)
- 2013(18186)
- 2012(17045)
- 2011(15547)
- 2010(15526)
- 2009(14293)
- 2008(14351)
- 2007(12593)
- 2006(11118)
- 2005(10059)
- 学科
- 济(78016)
- 经济(77947)
- 业(48138)
- 管理(47885)
- 企(36896)
- 企业(36896)
- 方法(33602)
- 数学(30457)
- 数学方法(30280)
- 中国(22490)
- 地方(21028)
- 财(20877)
- 农(20831)
- 业经(16377)
- 贸(14935)
- 贸易(14923)
- 农业(14784)
- 学(14723)
- 易(14415)
- 务(14075)
- 财务(14047)
- 财务管理(14012)
- 企业财务(13262)
- 银(12882)
- 银行(12831)
- 融(12692)
- 金融(12692)
- 制(12529)
- 环境(12237)
- 行(12020)
- 机构
- 学院(241002)
- 大学(238172)
- 济(102598)
- 经济(100755)
- 管理(90711)
- 研究(84350)
- 理学(78453)
- 理学院(77561)
- 管理学(76290)
- 管理学院(75867)
- 中国(65068)
- 科学(51802)
- 京(50380)
- 财(50148)
- 农(46422)
- 所(43695)
- 研究所(39170)
- 财经(39039)
- 中心(38846)
- 业大(38112)
- 江(36676)
- 农业(36556)
- 经(35406)
- 经济学(31908)
- 北京(31819)
- 院(30583)
- 范(29991)
- 师范(29531)
- 州(29361)
- 经济学院(29110)
- 基金
- 项目(161275)
- 科学(126677)
- 基金(117632)
- 研究(113209)
- 家(104598)
- 国家(103702)
- 科学基金(88223)
- 社会(73965)
- 社会科(70453)
- 社会科学(70440)
- 省(63479)
- 基金项目(62354)
- 自然(57508)
- 自然科(56209)
- 自然科学(56195)
- 自然科学基金(55221)
- 划(53632)
- 教育(51447)
- 资助(48299)
- 编号(43249)
- 发(39619)
- 重点(36970)
- 部(35698)
- 成果(34364)
- 创(33765)
- 科研(31695)
- 创新(31665)
- 国家社会(31299)
- 发展(31099)
- 课题(30948)
- 期刊
- 济(111423)
- 经济(111423)
- 研究(70721)
- 中国(49309)
- 学报(41714)
- 农(41418)
- 财(41193)
- 科学(36666)
- 管理(31996)
- 大学(31075)
- 学学(29733)
- 农业(28140)
- 融(25603)
- 金融(25603)
- 教育(21456)
- 财经(19596)
- 业经(19425)
- 经济研究(19230)
- 技术(19155)
- 经(16652)
- 业(15046)
- 问题(15041)
- 会计(14563)
- 版(12324)
- 贸(12167)
- 技术经济(12109)
- 商业(12105)
- 统计(11728)
- 财会(11584)
- 科技(11272)
共检索到363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俊鹏
证实已开发储量是油田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会计计量的基础,评估结果是否合理,对计提油气资产折耗、减值准备、弃置费用三方面的会计计量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油田企业的效益水平,也是提升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国内、国外的会计计量方法入手,研究分析证实已开发储量评估结果对油气资产折耗、减值准备、弃置费用等的影响,最后论述证实已开发储量评估结果对油田会计计量结果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迟国泰 王化增 程砚秋
本文以油田累计净现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油田开发资金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储量价值评估的油田开发规划模型,并采用乌兹别克斯坦安基延油田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将石油储量开发规划转化为一个多阶段的决策问题,分阶段对各子问题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油田开发各阶段的最佳井数;综合考虑规划期内欧佩克的目标价格区间和近三年国际油价的实际水平,通过随机函数确定原油价格,反映了原油价格变动的特点;根据油田的初始产量、加权平均自然递减率分别测算在规划期内未来投产油井的产量,真实地反映了油井产量逐年递减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
石油储量 开发规划 价值评估 净现值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军 王莉莉
经济运动是对会计对象表象层面的描述,价值运动也只是解决了会计对象计量单位的问题,权力逐利运动才是最接近会计对象本质与核心的表达,而权力逐利运动的原动力是产权的利益要求。文章从理论上证明了会计的计量实质是以产权为中心的权力逐利运动的计价理论。
关键词:
产权 权力逐利论 权责发生制 权利 权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凡刚 戴金星 杨万政 刘裕明
在西部大开发中 ,能源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吐 -哈、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等六大含油气盆地含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储量大于 5 0 0× 10 8m3的 9个大气田中 ,西部就占 7个。中国天然气预测资源总量为 38× 10 12 m3,其中西部天然气预测资源量为 2 2 .4× 10 12 m3,占天然气预测资源总量的 5 8.9%。仅就西部的塔里木盆地而言 ,剩余可采储量为 3397× 10 8m3,按年产 12 0× 10 8m3计算 ,储采比为 2 8,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有动态稳产 30年的储量保证 ,这对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西部经济的腾飞和可持续发展具有...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天然气 “西气东输” 储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小军 周国模 杜华强 周宇峰 胡军国 陆国富
结合Landsat TM影像和毛竹林样地调查数据,分别采用原始样本及基于太阳入射角余弦值cos(β)分层后样本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安吉县毛竹林地上部分碳储量,并对利用这2种不同样本集所建模型的精度作比较。结果表明:通过cos(β)对样本分层能够降低样本点离散程度,提高遥感因子与毛竹林地上部分碳储量相关性;采用cos(β)分层后样本集所建的模型拟合(RMSE=4.07 MgC·hm-2)和预测精度(RMSE=4.63 MgC·hm-2)都高于基于原始样本集所建的模型;样本分层能够显著改善高和低水平地上部分碳储量精度。本研究提出的样本分层方法还需应用于不同影像及森林类型作进一步验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计秉玉 孟新
大型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不同类型新储量的不断投入,地质储量结构发生变化,表征油田整体开发技术与经济效果的关键性指标,如产量、可采储量、采收率、储采比、开发成本与操作成本等等也随之改变,其变化规律可用一套数学模型来描述。在开发指标预测基础上,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如TOPSIS,可以实现新投产区块组合方案的优选。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方法实用、操作性强,可以为油区开发决策提供重要方法与手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新生 韩永虎 韩轶伟
在PLUS模型中纳入POI驱动因子并利用LASSO回归进行驱动体系筛选与精度验证,设定自然发展、经济保护与生态保护3种情景,利用筛选后的驱动因子模拟2030年各情景下陕南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利用InVEST模型分析2000—2020年陕南地区碳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不同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陕南地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陕南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由23 648.49 hm~2增长到78 000.21 hm~2,侵占了耕地、林地和草地的生存空间,使其分别减少了39 415.05 hm~2,8 787.51 hm~2与17 476.56 hm~2,2030年3种发展情景下的建设用地均保持扩张的趋势。(2)在PLUS模型中加入POI驱动因子且利用LASSO算法筛选驱动因子有效提升了模型的精度与运行效率,模型的Kappa系数和OA系数分别提高了2.53%和0.20%,更精准地模拟了建设用地的分布情况。(3)2000—2020年陕南地区碳储量总量呈下降趋势,由2.188 7×10~9 t下降至2.177 5×10~9 t。2030年经济保护情景与自然发展情景的碳储量总量均小于2020年,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碳储量总量最高,达到了2.183 0×10~9 t。(4)生态保护情景更有利于陕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陕南地区平均碳密度分区分布为基础,可为陕南地区分区发展与区域碳收支平衡提供参考,对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对区域碳储量的影响和双碳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靖宙 吴秀芹 肖桂英
【目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土壤呼吸条件和地表植被,进而对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功能产生影响。本文为揭示区域不同发展模式下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碳储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以云南建水县为案例,基于Dyna-CLUE和In VEST模型,以2015年为基期,模拟和预测了县域未来10~年3种发展情景(快速发展、石漠化治理、规划发展)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影响。【结果】(1)石漠化治理情景下,相比2015年,2025年乔木林、建设用地、园地、水域面积均有所增加;而未利用地、耕地、草地和灌木面积有所减少。快速发展情景下,相比于2015年,耕地、园地、建设用地、乔木林和水域的面积有所增加。未利用地、灌木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规划发展情景下,相比2015年,耕地、园地、草地、建设用地、灌木和水域面积有所增加。未利用地和乔木林面积有所减少。(2)2025年,石漠化治理情景下建水县的碳储量为318.72×10~5t,相比于2015年,增加23.94×10~5t,该情景为研究区提升了最多的碳储存量;快速发展情景延续之前趋势,碳储量总量为301.07×10~5t,相比于2015年增加了6.29×10~5t;规划发展情景下,碳储量总量为284.89×10~5t,相比于2015年损失了9.89×10~5t。【结论】研究反映了不同石漠化综合治理发展模式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岩溶生态系统碳储服务的影响,可为政府管理人员区域发展模式的确定,和利益相关者实施石漠化治理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亚平 蒋增杰 李文豪 石亚洲 万东杰 王林华 张义涛
海草床是浅海典型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积聚和储存碳的能力备受关注。沉积有机碳是海草床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沉积有机碳的来源与海草的种类及其所处的生态场景密切相关。本研究聚焦我国北方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2处主要鳗草(Zosteramarina)分布区,基于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和δ15N)技术研究了潮间带鳗草床表层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及其碳储量。结果显示,2处草床沉积有机碳均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约占34.0%~41.4%,鳗草自身贡献约占8.3%和17.1%,贝类生物沉积物的贡献约为23.9%~25.3%,大型藻类约贡献25.0%。在楮岛草床周围,鳗草输出碳对周围2 km内站位表层沉积有机碳的贡献约为5.2%~10.7%。碳储量估算结果显示,2处草床沉积物为0~30 cm的有机碳储量为2.01 Mg C/hm~2和3.75 Mg C/hm~2,平均为2.88 Mg C/hm~2,来自生物沉积的有机碳储量约为0.71 Mg C/hm~2。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桑沟湾鳗草床分布区沉积碳汇的来源及与规模化海水养殖活动的贡献提供了数据支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明 凌文辁
领导力开发项目不断涌现,但是针对领导力开发评估的学术文献却不多见。本文介绍了领导力开发的总结性评估方法和形成性评估方法,并总结出一个综合性评估框架,提出了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领导力开发 形成性评估 总结性评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遇蕾 任国玉
准确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并认识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规律是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回顾了全球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储量估算研究方面的若干进展,包括基于各种方法和资料的主要估算结果及其尚存在的不确定性。重点评述了末次盛冰期和中全新世两个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8.2kaB.P.以来全球大气CO2浓度呈现升高的现象及其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全新世中晚期全球大气CO2浓度逐渐升高与旧大陆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减少的事实是一致的,新石器时期特别是农业文明开始以后人类活动对陆地植被的持续干预可能是造成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涂云燕 彭道黎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地学数据,分析其与地面碳储量的相关关系,探讨基于遥感和地学信息的森林碳储量遥感估测。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2004年SPOT-5遥感影像,选取B1、B2、B3、B4 4个单波段,IDVI、IRVI、INDVI 3种植被指数以及海拔、坡度共9个因子,对这9个因子进行降维,并提取主成分,建立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森林碳储量估测方程。结果表明: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892;用30个独立样本检验模型的可靠性与精度,相关系数为0.769,精度达到91.60%。该方程可用于森林地上部分碳储量估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文娟,王绍强,常华,于贵瑞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主体,在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Landsat-MSS数据的使用开始,各种传感器的卫星多光谱测量开始广泛应用于土壤凋查中。首先,分析了利用遥感方法估算土壤碳储量的可行性。之后,系统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在土壤碳储量研究中的常用遥感方法,即遥感影像直接估算法、植被指数法和光谱测定分析法。最后,对遥感在土壤碳储量估算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
遥感 土壤碳储量 土壤有机质 植被指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宪钊 陆元昌 马履一 薛杨
为了研究林场级森林林木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信息,以海南省岛东林场为例,采用系统(等距)抽样方式对该场林木资源进行抽样调查。选择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制定的方法对不同龄组、不同类型森林的林木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林场森林林木碳储量大,达53.00万t,但单位面积上的碳汇能力低,仅为54.35 t/hm2;不同类型林分各个生长阶段(龄组)的单位面积碳储量不尽相同,其中木麻黄成熟林最高,为141.08 t/hm2。以上结果表明,当前短周期人工林皆伐作业模式下的森林林木生物量积累不足,造成岛东林场碳汇能力较低。当前经营方式不能满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的要求,需要...
关键词:
经营单位 系统抽样 生物量 碳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