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4)
- 2023(10325)
- 2022(8622)
- 2021(7702)
- 2020(6629)
- 2019(15135)
- 2018(14440)
- 2017(29201)
- 2016(15317)
- 2015(17561)
- 2014(17224)
- 2013(17172)
- 2012(15714)
- 2011(14099)
- 2010(14521)
- 2009(14370)
- 2008(13642)
- 2007(12297)
- 2006(10890)
- 2005(10049)
- 学科
- 济(66789)
- 经济(66680)
- 管理(58018)
- 业(57029)
- 企(50955)
- 企业(50955)
- 方法(32985)
- 数学(29575)
- 数学方法(29393)
- 融(28138)
- 金融(28136)
- 财(27781)
- 银(25395)
- 银行(25386)
- 行(24481)
- 中国(22601)
- 制(21621)
- 务(20238)
- 财务(20202)
- 财务管理(20165)
- 企业财务(19394)
- 业经(15678)
- 农(15240)
- 体(14353)
- 体制(12629)
- 地方(12343)
- 贸(11821)
- 贸易(11809)
- 易(11546)
- 中国金融(11216)
- 机构
- 大学(222349)
- 学院(221256)
- 济(99572)
- 经济(97738)
- 管理(88536)
- 理学(76399)
- 理学院(75735)
- 管理学(74892)
- 管理学院(74460)
- 研究(66581)
- 中国(60853)
- 财(54225)
- 京(43992)
- 财经(42640)
- 经(38721)
- 科学(33680)
- 中心(33342)
- 经济学(32923)
- 江(32688)
- 财经大学(32092)
- 所(31145)
- 经济学院(29837)
- 北京(27601)
- 农(27428)
- 研究所(27199)
- 融(26818)
- 商学(26505)
- 业大(26336)
- 金融(26316)
- 州(26297)
- 基金
- 项目(141104)
- 科学(113580)
- 基金(106757)
- 研究(106261)
- 家(89953)
- 国家(89213)
- 科学基金(79074)
- 社会(72462)
- 社会科(69048)
- 社会科学(69036)
- 基金项目(55825)
- 省(53294)
- 教育(49405)
- 自然(48686)
- 自然科(47550)
- 自然科学(47542)
- 自然科学基金(46795)
- 资助(44464)
- 划(44063)
- 编号(41431)
- 成果(34927)
- 部(33442)
- 制(33188)
- 重点(31455)
- 国家社会(30786)
- 教育部(30307)
- 创(30233)
- 人文(29835)
- 发(28970)
- 性(28830)
- 期刊
- 济(105586)
- 经济(105586)
- 研究(69103)
- 财(46638)
- 中国(41962)
- 融(40860)
- 金融(40860)
- 管理(34385)
- 学报(27706)
- 科学(26483)
- 农(24343)
- 财经(23217)
- 大学(23009)
- 学学(22021)
- 经(19616)
- 教育(17585)
- 经济研究(17409)
- 技术(17082)
- 业经(15884)
- 农业(14545)
- 问题(13934)
- 财会(12788)
- 贸(12352)
- 理论(11591)
- 会计(11571)
- 国际(11028)
- 技术经济(10471)
- 实践(10193)
- 践(10193)
- 商业(9997)
共检索到338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齐萌
证券金融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从事转融通交易的企业组织,在我国尚欠缺对其性质、地位及其监管等方面的明确规定。作为融资融券交易中转融通制度的关键主体,证券金融公司有其制度需求与存在的现实意义;通过与其他从事金融业务的商事组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在制度样态上的差异性,应将证券金融公司界定为一种新型的非银行类金融组织;而完善证券金融公司存设与运行制度的重点在于明确其身份、规范其行为、控制其风险。
关键词:
证券金融公司 法律价值 制度构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明霞
证券金融公司是我国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下,连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桥梁”。本文从分析我国建立证券金融公司的必要性入手,剖析证券金融公司的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宏芹 胡茂刚 桑志刚
从2002年6月鞍山证券被撤销开始,我国证券公司退出市场的方式多是行政性的,包括责令关闭(撤销)、托管、行政接管、停业整顿、撤销证券业务许可(吊销证券经营资格)等。2007年6月1日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简称《破产法》)对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破产作出明确规定,并授权国务院制定实施办法,表明我国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更为开放的态度。本文比较研究美国和我国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的特点,以借鉴美国成熟的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
关键词:
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退出市场 破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江东
中国证监会在2011年发布的《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意味着我国证券转融通制度已正式建立。证券转融通对于连接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完善市场机制、活跃市场交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的证券转融通模式有美国的市场化模式、日本的单轨制模式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双轨制模式,这是由各自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各有优劣利弊。我国当前选择了专业化、单轨制、分段式的转融通模式,并构建了转融通担保制度。证券金融公司是专业化转融通模式的核心,本文就其股权结构、功能定位、业务范围、资金和证券来源、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蒋辉宇
受证券市场国际竞争的影响,在跨国证券融资监管中,各国开始放松对境外证券发行人的监管,由此所产生的境内与境外证券发行人在东道国证券市场的融资成本差诱使东道国境内证券发行人变相更改国籍,继而以境外企业身份迂回本国进行融资,意图享受境外发行人的融资优惠。这种行为扰乱了东道国证券市场秩序,偏离了东道国的证券监管目标,混淆了信息披露的效果,因此,应对境外证券发行人的身份进行合理界定。"红筹股"企业在本质上属于国内企业,我国在跨国证券融资监管立法中,应借鉴美国证券法界定境外发行人的经验,并结合"红筹股"企业的特征,以"股份比例实际控制标准"、"整体资产国籍标准"、"营业中心所在地标准"以及"主营业务利润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煜 卢边静子
《多德—弗兰克法案》第九章"投资者保护与完善证券监管"与第十章"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了金融服务领域的个人权益保障,以更为有效的市场监管规则实现金融市场长期稳定与发展。《法案》的出台与落实,表明了加强消费者与投资者的法律保障是应对当代金融体系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的保护职能、创新市场监督机制,方能构筑稳健的市场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煜 卢边静子
《多德—弗兰克法案》第九章"投资者保护与完善证券监管"与第十章"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了金融服务领域的个人权益保障,以更为有效的市场监管规则实现金融市场长期稳定与发展。《法案》的出台与落实,表明了加强消费者与投资者的法律保障是应对当代金融体系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的保护职能、创新市场监督机制,方能构筑稳健的市场监管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兰松 陈道江
证券金融公司模式是现代证券市场制度效率理论的具体运用,目的在于降低市场信息的搜寻成本。目前我国建立证券金融公司制度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宜借鉴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证券金融公司融资融券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齐萌
证券金融公司是融资融券交易中转融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证券金融公司在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扩大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渠道、分散市场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通过与其他相似金融机构的制度比较,应将证券金融公司归为一种新型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同时,在证券金融公司的制度构建上,应重点从证券金融公司的制度定位、立法形式、监管主体、业务范围等方面考量。
关键词:
证券金融公司 融资融券交易 制度构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傅琳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处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票据和有价证券制度在许多方面尚不够健全和完善,还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鉴于此,应着重从法律制度方面入手,解决我国票据和有价证券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克贞 宋新红
作为证券法律制度的设计,既应当照顾现实,又应当考虑证券市场的发展,并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综合竞争能力。证券市场监管的价值取向应当定位于保证市场的公平与效率上。
关键词:
证券监管 证券法 证券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安起雷 李秦鲁 张大进
风险处置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在阐述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主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并加强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相关立法、建立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等。
关键词:
证券公司 市场退出 机构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峥嵘 朱蕾
本文首先回顾并总结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证券金融公司的发展经验,接着考察了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现状和转融通试行办法,认为我国证券金融公司应当借鉴日本模式,采用单轨制,实行集中授信,并对其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进行前瞻性研究,据此在证券金融公司的制度框架、法制建设和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