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2)
- 2023(14029)
- 2022(12353)
- 2021(11491)
- 2020(9706)
- 2019(22417)
- 2018(21979)
- 2017(43109)
- 2016(23129)
- 2015(25644)
- 2014(25441)
- 2013(25518)
- 2012(23371)
- 2011(20999)
- 2010(20779)
- 2009(18890)
- 2008(18448)
- 2007(16148)
- 2006(13955)
- 2005(12297)
- 学科
- 济(90586)
- 经济(90470)
- 管理(70094)
- 业(67422)
- 企(57403)
- 企业(57403)
- 方法(46428)
- 数学(40606)
- 数学方法(40189)
- 财(25607)
- 农(22579)
- 中国(22427)
- 学(20969)
- 业经(19771)
- 制(18599)
- 贸(18031)
- 贸易(18023)
- 易(17509)
- 务(17207)
- 财务(17144)
- 财务管理(17104)
- 地方(17049)
- 企业财务(16340)
- 银(15888)
- 银行(15832)
- 融(15366)
- 金融(15365)
- 农业(15117)
- 理论(15104)
- 行(15066)
- 机构
- 大学(329451)
- 学院(326179)
- 管理(130991)
- 济(127338)
- 经济(124614)
- 理学(114231)
- 理学院(112995)
- 管理学(111015)
- 管理学院(110455)
- 研究(107854)
- 中国(80951)
- 京(69592)
- 科学(68624)
- 财(60146)
- 农(55817)
- 所(54381)
- 业大(51287)
- 研究所(49815)
- 中心(49150)
- 财经(48964)
- 江(46612)
- 经(44773)
- 农业(44325)
- 北京(43632)
- 范(41136)
- 师范(40619)
- 院(39518)
- 经济学(38382)
- 州(38029)
- 财经大学(36873)
- 基金
- 项目(229411)
- 科学(180057)
- 基金(168364)
- 研究(162385)
- 家(148531)
- 国家(147348)
- 科学基金(126409)
- 社会(102120)
- 社会科(96831)
- 社会科学(96804)
- 基金项目(89461)
- 省(88738)
- 自然(85277)
- 自然科(83346)
- 自然科学(83322)
- 自然科学基金(81878)
- 划(75599)
- 教育(74376)
- 资助(70500)
- 编号(64441)
- 成果(51532)
- 重点(51086)
- 部(50798)
- 创(47545)
- 发(47407)
- 科研(44921)
- 创新(44320)
- 课题(44127)
- 教育部(43395)
- 大学(42609)
- 期刊
- 济(133444)
- 经济(133444)
- 研究(94101)
- 中国(58693)
- 学报(57357)
- 科学(50461)
- 农(49147)
- 管理(47810)
- 财(45353)
- 大学(42790)
- 学学(40542)
- 农业(34109)
- 教育(32594)
- 融(30108)
- 金融(30108)
- 技术(25819)
- 财经(24056)
- 经济研究(22175)
- 业经(22000)
- 经(20351)
- 业(18226)
- 问题(16917)
- 理论(16168)
- 图书(16142)
- 科技(15643)
- 版(15528)
- 商业(15083)
- 技术经济(15074)
- 实践(14823)
- 践(14823)
共检索到466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春铃 石桂峰
作者通过构建不对称信息结构下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应用Bayes法则对证券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的动态化以及二者声誉变动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模型结论显示,监管者对承销商的违规或错误评估行为的“宽容”以及任何“下不为例”的监管思维不仅会加剧自身声誉的下降,而且会导致承销商评估失误概率的上升和承销商声誉的下降,表明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具有一损俱损的关联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春铃
本文以“麦科特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证券监管对承销商声誉资本的影响,从一个侧面考察了我国证券监管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证券监管通过影响目标承销商未来的市场份额,给承销商的声誉资本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成熟市场上显示的承销商声誉和IPO客户声誉的关联性在本文的案例分析中没有得到验证。我国证券监管在信息传递方面的缺陷以及投资者对承销商声誉的不关注,导致监管行动对承销商声誉的间接惩罚效应不足。我们认为,直接处罚和间接处罚并进,对于促成承销商声誉机制的形成、提高证券监管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铮 罗炜阳
金融市场是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市场,这在证券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 offering,IPO)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持续而又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IPO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就国外学者关于证券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I、PO证券长期弱势、证券承销费用、证券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以及证券监管机构监管效率等方面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提出了加强监管效率等建议。
关键词:
证券承销商 声誉 文献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 徐光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证券承销商 声誉 约束条件 形成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 徐光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证券承销商 声誉 约束条件 形成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正德 郭艳梅
证券承销商担负着"信息生产者"和"质量认证中介机构"的功能,然而也面临着"可信性"的问题。在与证券发行企业、投资者的重复博弈过程中,承销商通过建立自身的行为规范,达成与证券发行企业、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均衡所形成的声誉能有效缓解承销商的道德风险,保证承销商信息生产的可信性。通过分析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相关理论模型、形成机理及机制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充分发挥承销商声誉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江会
市场为高声誉承销商提供比低声誉承销商更高的承销服务费用是对承销商建立和保持市场声誉、提高承销服务质量的一种补偿和激励,因而也是确保证券发行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机制。文章利用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数据资料检验了我国承销商声誉与承销服务费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承销费用率与承销商声誉值正相关,但是不同声誉等级承销商之间的承销服务价格差别很小,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承销商声誉资本的形成,也弱化了声誉机制对我国承销商行为的约束力,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市场化的承销服务费用率的形成机制。有鉴于此,文章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放松当前对承销服务费用的管制,建立市场化的承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关键词:
认证中介 承销商声誉 承销服务费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泓 赵震宇
本文实证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的IPO定价、初始回报和长期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是在自由定价还是在管制市盈率的条件下,承销商声誉对IPO定价和初始回报都没有影响,但是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的长期回报有显著的影响,承销商声誉越高,IPO公司的长期回报也越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旭光 于海娇 张士玉
通过对证券监管部门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统计学中列联表的Kendall相关分析方法,对监管者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进行分析,检验监管者的自我服务偏见和后视偏见之间、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之间以及推卸责任效应和后视偏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监管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且这三者之间两两存在关联。监管者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认知偏差,并且在纠正这些偏差时注意不同偏差之间的关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旭光 李放 张士玉
现有文献较少研究中国证券监管者的行为偏差,更少研究行为偏差之间的关联性。本文通过有情境因素的问卷调查,验证了中国证券监管者存在先验假设偏差、立即满足偏差和回忆陷阱。研究发现其产生的共同因素都是源于决策者在选择决策信息时存在重主观、轻客观的特点,并与过度自信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定量分析进行实证,发现证券监管者过度自信的比例比一般管理者的比例高。实证结果还发现这三项行为偏差之间存在关联性,包括先验假设偏差和立即满足偏差二者具有高度正相关,先验假设偏差与回忆陷阱、立即满足偏差与回忆陷阱都具有中度正相关。这个结果揭示了体制对中国证券监管者的双重作用以及在公众关注度高、业绩压力大的条件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江会 尹伯成 易行健
本文利用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数据资料检验了我国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认证中介理论”和Chemmanur-Fulghieri模型所表明的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之间正相关的关系在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中被扭曲,因此投资者通过承销商的声誉等级来区分发行企业质量的信息甄别机制在我国证券发行市场基本上不存在。这种情形致使我国承销商的信息生产功能和“认证中介”职能严重缺位,这是导致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投资者“逆向选择行为”普遍、低质量发行企业充斥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认为,管理层改变这种状况的政策取向应包括IPO企业筛选机制的市场化、承销服务费用的市场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于富生 王成方
审计师选择一直都是审计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IPO公司的承销商声誉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讨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是否会影响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IPO公司的承销商声誉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十大"审计师,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十大"审计师,非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既削弱了承销商声誉与高质量审计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削弱了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高质量审计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没有对非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路 王会娟
以2009—2012年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系统性地检验了承销商和发行人之间相对议价能力对承销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承销商声誉越高、发行人盈余质量越差、承销费用越高,这表明随着承销商在承销收费契约中的相对议价能力提高,其获取的承销费也随之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承销商利用其相对议价能力从超募资金中抽取较高比例作为承销费用。
关键词:
承销商声誉 发行人盈余质量 承销费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欣荣 张晓
近年来,承销商声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回顾承销商声誉衡量方法的基础上,对国外学者关于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发行人质量、承销费、发行前盈余管理以及发行后承销商托市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承销商声誉 IPO抑价 盈余管理 托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欢 杨俊霞
本文首先对承销商职能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承销商声誉的运行机制,得出了声誉机制已成为承销商信息生产准确性的重要保证的结论。
关键词:
承销商 声誉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