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5)
- 2023(11646)
- 2022(9909)
- 2021(9050)
- 2020(7526)
- 2019(17145)
- 2018(16761)
- 2017(32732)
- 2016(17754)
- 2015(20179)
- 2014(19989)
- 2013(20192)
- 2012(19563)
- 2011(17894)
- 2010(18212)
- 2009(16953)
- 2008(17285)
- 2007(15714)
- 2006(14284)
- 2005(13409)
- 学科
- 济(83899)
- 经济(83806)
- 管理(53626)
- 业(53169)
- 企(44187)
- 企业(44187)
- 方法(36148)
- 数学(32090)
- 数学方法(31765)
- 中国(24102)
- 财(24005)
- 制(22889)
- 银(21961)
- 银行(21925)
- 地方(21427)
- 行(20770)
- 农(20179)
- 融(18470)
- 金融(18470)
- 业经(17780)
- 务(16322)
- 财务(16297)
- 财务管理(16249)
- 企业财务(15758)
- 学(15383)
- 农业(14024)
- 贸(13921)
- 贸易(13904)
- 体(13469)
- 易(13372)
- 机构
- 大学(260508)
- 学院(258594)
- 济(107991)
- 经济(105537)
- 管理(95807)
- 研究(93044)
- 理学(80458)
- 理学院(79508)
- 中国(78820)
- 管理学(78133)
- 管理学院(77655)
- 京(57354)
- 财(55396)
- 科学(55053)
- 所(48432)
- 农(46179)
- 中心(43772)
- 研究所(42870)
- 财经(42557)
- 江(42015)
- 经(38633)
- 北京(37297)
- 业大(36580)
- 农业(36258)
- 州(34225)
- 院(33861)
- 经济学(33568)
- 范(33162)
- 师范(32719)
- 财经大学(31675)
- 基金
- 项目(160537)
- 科学(126272)
- 基金(117182)
- 研究(114693)
- 家(102559)
- 国家(101660)
- 科学基金(86992)
- 社会(73205)
- 社会科(69542)
- 社会科学(69524)
- 省(61773)
- 基金项目(60854)
- 自然(56839)
- 自然科(55598)
- 自然科学(55584)
- 自然科学基金(54659)
- 划(53119)
- 教育(52936)
- 资助(50570)
- 编号(44873)
- 发(38502)
- 成果(37968)
- 重点(36342)
- 部(36098)
- 创(32734)
- 课题(32475)
- 教育部(30954)
- 科研(30943)
- 创新(30710)
- 发展(30674)
- 期刊
- 济(126159)
- 经济(126159)
- 研究(85381)
- 中国(59852)
- 财(45129)
- 融(42969)
- 金融(42969)
- 农(42563)
- 学报(42068)
- 管理(38570)
- 科学(38029)
- 大学(32206)
- 学学(30314)
- 教育(28094)
- 农业(27693)
- 财经(22814)
- 技术(21340)
- 经济研究(20204)
- 业经(19598)
- 经(19380)
- 问题(16306)
- 业(15086)
- 贸(13426)
- 理论(12821)
- 技术经济(12712)
- 国际(12543)
- 统计(12262)
- 世界(12226)
- 版(11893)
- 现代(11514)
共检索到423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日
证券监管机构及证券交易所在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职能的划分会直接影响证券市场运行的效率 ,而目前在我国这两者之间的分工却不尽合理。根据国外经验及我国的现状 ,目前应建立多层次二级市场 ,打破上市发行一体化 ,重新划分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职能
关键词:
证券监管 证券交易 发行 上市 职能划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强 张小波
上市公司的质量是稳定证券市场的基石,而决定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是在于是否拥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本文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治理监管的机制,并提出了强化我国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治理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证券监管 上市公司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柯湘
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赋予了证券交易所较以往更多的对上市公司监管权限,以发挥其对上市公司监管及时性和灵活性的优势。然而,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中,却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监管过度的现象。在本文中,笔者着重分析了我国证券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权力的来源、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对象和监管方式等三大问题。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监管 权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江波 张群群
基于监管组织体内部关系结构,对几种不同监管力量的对比分析表明,在证券交易监管组织和监管机制形成之时,出于保护交易商利益的目的,选择自律监管组织和自律监管机制有其历史必然性。应用关系结构分析框架,本文还简要分析了自律监管模式的新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强
文章简要回顾全球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制过程中治理边界的变迁,并从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出发进行了相关分析。文章认为,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制在促进证券交易所自身和证券市场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内、外部治理问题和挑战,并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我国证券交易所如进行公司化改制,必须与自身独特的治理环境相适应,理清治理边界,做好制度设计,并对可能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做出提前准备。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公司化改制 治理边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石昕 陈文瑞 刘峰
自信息披露直通车制度实施之后,证券交易所问询已逐步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证券交易所问询监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证券交易所问询监管显著提升了被问询公司会计稳健性,并且被问询公司面临的问询力度越大,其会计稳健性越高;公司融资约束和风险增加是问询监管制度影响会计稳健性的主要渠道。区分公司异质性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问询监管对会计稳健性的提高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投资者关注度高的公司中更强。本文丰富了问询监管有效性检验的相关文献,并拓展了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关键词:
问询函 会计稳健性 融资约束 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燕妮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逐渐进入国内学术研究的视野。但至今学界对"一线监管"并没有形成普遍接受的概念界定。从历史上看,基于证券商自发组织的证券交易所实施纯粹意义上的证券自律监管,是证券交易所最初的组织管理形态。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会员制交易所的自律机制逐渐瓦解,并慢慢具备了公共机构的属性。作为证券交易市场的组织者和基础设施提供者,证券交易所通过行使公共职能,将市场一线的优势充分发挥,使市场异常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响应。但与境外相比,我国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还存在定位不清和惩戒手段缺乏等问题。因此,应从完善顶层设计入手,对一线监管体系进行全面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一线监管 证券监管 监管适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鞠敬 沈冬军
证券交易所非互助化发展趋势既是证券交易所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其功能变迁的挑战。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是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互助化证券交易所作为证券市场中间层具有特定的监管功能优势并可以克服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失败。非互助化证券交易所监管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权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平行治理权。在政府监管与非互助化证券交易所监管权配置功能定位方面,应该确保自律监管主体的基础性监管地位和政府间接监管的基本配置模式。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非互助化 监管权 功能定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基报
我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于交易所履行监管证券交易的行政职能的法定权威,并没有提供引导性的、可操作性的规范,依照现行法而推导出的“法定授权”是不明确的或仅具有原则性。这种状况使交易所在履行一线监管职能方面处于两难境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奎 程宝库
由于会员所有的互助型证券交易所未能提供足够的融资灵活性,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海外上市。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全球证券交易所推行非互助化,通过对外扩张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导致证券交易所合并浪潮的兴起。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采取严格的监管标准,对这一浪潮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导致纽约证券交易所与泛欧证券交易所跨境合并。在此背景下,美国实施跨境监管的最佳路径就是与欧盟建立一种互认机制。事实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反思与重构证券监管体制,提出了替代性遵守框架,契合了互认机制的基本原则。为了实施替代性遵守框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应当与欧盟监管机构建立一种持续的监管合作关系,并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程
证券交易所处于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最前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问询函件数据,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实证研究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第一,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并且问询函数量越多,其风险抑制效应越明显;第二,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可通过改善公司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发出风险预警信号三个影响渠道,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第三,从不同类型问询函的异质性效应来看,资产重组问询函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财务报表问询函,其他问询函的影响相对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维护股票市场平稳发展、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督促其严格落实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告、资产重组及其他重大事项;坚持和完善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推动监管措施的创新,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的一线监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伯平
证券交易所的产业自我规制是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必要条件。由于模糊的产权结构以及核准制条件下的外在竞争环境弱化,中国两大证券交易所的产业自我规制激励不足。但深市内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这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沪市作为主板市场"一市独大"的格局,加剧了两市在争夺投资者方面的竞争,这为两大交易所的产业自我规制提供了微弱的外在竞争压力。必须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建构起在政府授权之下的、以交易所产业自我规制为基础的证券市场规制体系,为注册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必要的条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浪南
证券交易所是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市场。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于17世纪初在荷兰成立的阿姆斯特丹征券交易所,在该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首批证券是由著名的东印度贸易公司发行的普通股。在发展初期,证券交易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如巴黎交易所设在桥上,伦敦交易所设在酒馆、教堂和露天市场,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设在新老教堂。大多数欧洲证券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明杰
近年来,非行政处罚性监管这一行政手段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其监管效应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会计监管视角,剖析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实质,并分别从信号传递理论、有效契约理论视角解读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效应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预期效应主要表现在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发现契约设计缺陷、识别机会主义行为和防范财务舞弊四个方面,其非预期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实施环境、关联制度、非直接参与主体和监管路径的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祎璐 李哲 陈运森
监管问询是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对问询函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是否收到问询函与高管变更概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显著提高高管变更概率,且财务报告问询函总数越多、针对同一财务报告的问询次数越多或财务报告问询函包含的问题数量越多,高管变更概率越高。对财务报告问询函内容进行细分后发现,当财务报告问询函需要中介机构发表意见、涉及关联交易或并购等重大事项、回函承认存在错误、延期回函或收回函间隔天数越多时,企业高管变更概率越高。横截面分析发现,上述结果主要存在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和公司治理较好的企业。最后,交易所问询函也会显著提高董事会秘书和财务总监的变更概率。结论为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及2019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系列政策提供了重要证据。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一线监管 问询函 高管变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