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2)
2023(7205)
2022(6371)
2021(5806)
2020(5334)
2019(12636)
2018(12461)
2017(25430)
2016(13710)
2015(15961)
2014(16009)
2013(16290)
2012(15342)
2011(13794)
2010(13921)
2009(13110)
2008(13359)
2007(12207)
2006(10331)
2005(9304)
作者
(40020)
(33659)
(33372)
(31929)
(21630)
(16232)
(15608)
(12955)
(12517)
(11898)
(11393)
(11284)
(10598)
(10566)
(10564)
(10428)
(10385)
(9821)
(9804)
(9754)
(8352)
(8231)
(8143)
(7613)
(7600)
(7546)
(7514)
(7424)
(6701)
(6660)
学科
(62619)
经济(62551)
(46327)
管理(45275)
(39650)
企业(39650)
方法(36516)
数学(33291)
数学方法(33102)
(22323)
(16306)
财务(16292)
财务管理(16246)
企业财务(15621)
(14882)
(14501)
中国(13637)
(11985)
银行(11965)
(11711)
贸易(11708)
(11552)
金融(11550)
业经(11532)
(11365)
(11257)
地方(10323)
(10296)
(9959)
农业(9653)
机构
大学(205941)
学院(202923)
(88011)
经济(86240)
管理(82580)
理学(71519)
理学院(70837)
管理学(69924)
管理学院(69535)
研究(62597)
中国(51714)
(43977)
(41765)
科学(36000)
财经(35341)
(32220)
(32181)
(31401)
中心(31067)
(29859)
业大(28798)
研究所(28151)
经济学(27999)
财经大学(26602)
北京(26203)
经济学院(25710)
农业(25544)
(23679)
商学(23280)
(23255)
基金
项目(131758)
科学(104205)
基金(98071)
研究(94846)
(84239)
国家(83569)
科学基金(72550)
社会(61464)
社会科(58475)
社会科学(58458)
基金项目(52379)
(50118)
自然(47441)
自然科(46383)
自然科学(46370)
自然科学基金(45617)
教育(44689)
(42480)
资助(41720)
编号(38019)
(31340)
成果(31051)
重点(29325)
教育部(27371)
(27147)
(26810)
人文(26337)
科研(26222)
大学(25650)
创新(25446)
期刊
(89372)
经济(89372)
研究(57127)
(37578)
中国(34408)
学报(29984)
管理(27944)
(27156)
科学(26843)
(24368)
金融(24368)
大学(22799)
学学(21672)
财经(18491)
农业(17762)
技术(16309)
(15635)
教育(14721)
经济研究(14712)
业经(13556)
问题(12406)
财会(11240)
理论(10943)
技术经济(10924)
统计(10870)
(10674)
(10430)
会计(9893)
实践(9847)
(9847)
共检索到293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旭光  贺小刚  张嘉祺  
本文应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中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违规与否取决于监管机构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以及监管机构的查处力度。监管达到相对满意的均衡状态是可能的。论文认为,为了提高监管效果,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监管政策法规的制定与颁布应充分考虑市场各参与者的利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遥  高宇  
在证券市场中,中介机构为特定单位、个人提供专业服务,因其在特定领域有所专长而受到公众信赖;然而,中介机构往往滥用这种信赖和专业优势,做出有损于当事人或其他人合法利益的不当行为。中介机构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必然会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它的不当行为可能导致监管者的腐败,而当监管者存在腐败行为时,也会进一步诱致中介机构的非理性选择。本文将主要探讨证券监管者的腐败行为,并分析监管者的心理特征,进而构建中介机构与监管者的博弈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芦峰  
本文利用博弈模型分析媒体的监督作用,将政府监管与非政府监督结合,认为应充分发挥媒体的隐性监督作用,完善证券监管的奖惩制度,建立证券监管者人力市场,以改善我国证券监管效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春艳  伍利娜  
近年来,不断有上市公司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一会两所")处罚,国内外研究上市公司被处罚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被处罚后股票市场的反应,甚少有研究涉及上市公司被处罚后审计师的反应: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是否更加谨慎,是否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通过对2001—2007年被"一会两所"处罚过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师的反应发现,审计师在上市公司被处罚当年及之后的年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并且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但是处罚程度并没有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及要求的审计费用造成显著影响。除此之外,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被处罚当年,审计师的反应程度最强烈,出具非标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胡改蓉  
国有上市公司既具有上市公司属性、又具有国有属性,需同时遵守证券监管和国资监管的双重规则,而这双重规则之间可能存在冲突,造成国有上市公司治理违规的风险。这种冲突源于监管价值目标的差异:证券监管基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立场注重上市公司独立,而国资监管基于保障国有经济功能、维护国资经营安全的特性强调国有投资方的管控。对于身处交叉监管下的国有上市公司而言,解决冲突的根本路径在于分别从国资监管和证券监管两个维度进行制度矫正与协调。就国资监管而言,应切实从制度层面实现“管资产”到“管股权”的转变;就证券监管而言,则应正视国资监管的合理需求,以适度监管为原则,并确立结果导向的监管理念,在不实质损害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对国资监管规则予以适当认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柯湘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作为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中国证监会的职能日益被关注,其行使的职权的合法性也常因其是事业单位而遭受质疑。中国证监会拥有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立法权,但其在行使立法权过程中存在超越权限立法、公众参与立法的规定缺乏力度等问题,应借鉴他国做法弥补中国证监会立法程序中的不足并从多角度完善立法监督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艳  
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及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证券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已经被各主要国家 (地区 )所重视并纳入对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加入 WTO的形势下 ,中国与境外证券监管机构的协作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境外证券监管机构协作的特点及主要障碍 ,并基于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 ,分析了协作的主要趋势 ,进而提出加强协作的可操作性对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红  
作为一种相对缓和的监管手段,行政备案在各监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证券监管领域,证券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进行备案或者报告的事项达八十余项。实践中存在着备案事项边界不清、备案程序缺乏规范、备案的法律效力不明确、备案中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不明晰等问题。应当从理论上划分行政备案的边界,重新梳理现有的行政备案事项;完善行政备案的程序;明确行政备案中各方主体的程序义务及其法律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甘丽凝  
本文主要探讨证券监管查处的违规上市公司是由于在治理结构问题,或是有其他因素导致公司违规,对2002~2004年违规上市公司尤其是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T/PT公司与公司违规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有企业、国有股比例与公司违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一人担任、管理人员变更与公司违规关系不显著。同时还发现,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违规成正相关关系与预期的相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娟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证券监管者除了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还担负着帮助国有企业融资解困的重任,然而这两个目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证券监管者只能根据不同的情势,选择一段时期内工作的侧重点,实行选择性监管。但是,随着国有企业逐渐解困,证券监管目标转向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解释证券监管的合理性,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形成与发展的特殊背景,具体分析证券监管者特定的目标函数。
[期刊] 改革  [作者] 向希培  
基于文献分析和政策解读的角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证券监管进行分析。从证券监管的实践来看,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力度对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证券监管政策的演进来看,正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规避创新"推动了我国证券监管政策的创新与完善。上市公司的"规避创新"实践始终超前于证券监管政策的创新,证券监管的"漏洞"时有发生。因此,应尽快建立证券监管政策的动态创新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静梅  吴风云  
现代行为金融学对传统证券监管理论"理性主义"和"市场至上"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挑战:不仅投资者可能是非理性的,监管者自身也可能是非理性的。本文对最近10年来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证券监管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监管者)非理性博弈(投资者)非理性"的行为命题进行了说明。我国目前很少有文献研究投资者非理性对证券监管的意义,更罕见对监管者非理性的研究,因此,本文最后呼吁我国证券监管的理论研究引入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另外,中国股市向来暴涨暴跌,特别是在当前中国股市深幅下跌之际,我们也同时呼吁监管者重视对"监管非理性"的重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宁  
证券监管机构责任性治理是关于证券监管机构行使其权力时应遵循规则的制度,这些规则的制度建立了对监管机构的约束机制,使其能更好地在法定宗旨和目标下发挥对市场失灵的矫正功能。责任性治理机制的操作框架应该包括对立法机关、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四方面的责任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祖荣  
证券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定位的调整。监管机构的法律定位可分为职能定位和主体定位两个方面。职能定位决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体定位决定监管机构与其他政府机构的关系。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应当是担当证券市场的"交警",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主体定位呈现朝向独立机构发展的明显趋势。我国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尴尬、独立性不强、审批权力过大,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其法律定位需要重新厘清和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