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3)
- 2023(8977)
- 2022(7835)
- 2021(6940)
- 2020(6180)
- 2019(14197)
- 2018(13867)
- 2017(27909)
- 2016(14831)
- 2015(17102)
- 2014(17243)
- 2013(17444)
- 2012(16746)
- 2011(15505)
- 2010(15692)
- 2009(14850)
- 2008(14653)
- 2007(13344)
- 2006(11707)
- 2005(10639)
- 学科
- 济(91828)
- 经济(91746)
- 管理(44768)
- 业(41563)
- 方法(39828)
- 数学(36116)
- 数学方法(35923)
- 企(33585)
- 企业(33585)
- 地方(19680)
- 财(18758)
- 农(17890)
- 中国(17823)
- 学(15547)
- 业经(15149)
- 地方经济(13285)
- 贸(13275)
- 贸易(13271)
- 制(12808)
- 易(12766)
- 农业(12147)
- 务(11733)
- 财务(11716)
- 财务管理(11683)
- 融(11332)
- 金融(11330)
- 企业财务(11171)
- 环境(10884)
- 和(10842)
- 银(10579)
- 机构
- 大学(234379)
- 学院(232151)
- 济(111678)
- 经济(109707)
- 管理(90814)
- 理学(78624)
- 研究(78612)
- 理学院(77804)
- 管理学(76761)
- 管理学院(76322)
- 中国(59602)
- 财(49176)
- 京(47380)
- 科学(44559)
- 财经(39900)
- 所(39704)
- 经济学(36561)
- 农(36347)
- 经(36189)
- 中心(36134)
- 研究所(35775)
- 江(34432)
- 经济学院(32944)
- 业大(31751)
- 北京(29780)
- 财经大学(29564)
- 农业(28595)
- 范(28253)
- 师范(28000)
- 院(27126)
- 基金
- 项目(148259)
- 科学(118041)
- 基金(110803)
- 研究(107443)
- 家(95241)
- 国家(94502)
- 科学基金(81762)
- 社会(71887)
- 社会科(68314)
- 社会科学(68294)
- 基金项目(58639)
- 省(56270)
- 自然(51623)
- 自然科(50483)
- 自然科学(50468)
- 教育(49650)
- 自然科学基金(49636)
- 划(47098)
- 资助(46481)
- 编号(42110)
- 部(34745)
- 成果(34245)
- 重点(33124)
- 发(32268)
- 教育部(30483)
- 国家社会(30351)
- 创(30168)
- 人文(29554)
- 课题(28559)
- 大学(28537)
- 期刊
- 济(124283)
- 经济(124283)
- 研究(70343)
- 中国(39363)
- 财(38749)
- 学报(33155)
- 管理(32138)
- 农(31701)
- 科学(30990)
- 大学(25299)
- 学学(24160)
- 融(23002)
- 金融(23002)
- 财经(21730)
- 经济研究(21358)
- 农业(20789)
- 技术(19664)
- 经(18669)
- 业经(17519)
- 问题(16526)
- 教育(16479)
- 技术经济(14297)
- 统计(13436)
- 贸(13347)
- 商业(11781)
- 策(11738)
- 世界(11582)
- 理论(11402)
- 业(11009)
- 决策(10815)
共检索到34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长虹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十余年来,频频出现的证券欺诈现象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的障碍。本文利用寻租理论和监管博奕模型,探讨了证券欺诈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因素,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规制我国证券市场欺诈行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欺诈 经济学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皓
价格欺诈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王皓[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成都610074]价格欺诈行为是我国现阶段市场活动中普遍存在、数量繁多、形式多样、危害极大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经济生活的混乱。那么,什么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赵鹏
本文从上市公司投资方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了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对现行会计审计制度进行分析后发现,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仍然存在道德风险。认为通过适当增加信息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信息弱势,即只有增加信息成本而不是压缩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且上市公司和旧车市场等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晓唯 惠李
商业欺诈是当前经济领域频发的一种违法犯罪现象,笔者基于经济学理论框架,运用成本收益模型对商业欺诈的成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商业欺诈实质是理性人在约束条件下得失算计后的最优选择,只要商业欺诈的净收益大于不欺诈的净收益,商业欺诈就不会消失;从经济角度治理商业欺诈的路径是增加欺诈实施人的行为代价和概率,减少交易双方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等。
关键词:
商业欺诈 成本收益 欺诈治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识予
没有偿还能力的“欺诈性非法集资”对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有极大的危害。本文用博弈模型及相关的讨论分析了欺诈性非法集资产生和发展的机制,它们的危害及有效的防治方法等问题,对研究市场经济中的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平 马比双
利用商业欺诈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已成为市场监管的难点,剖析经销商商业欺诈的手段,增强监管的针对性是减少商业欺诈的重要途径。分析零售商、消费者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经销商商业欺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诚信经营的缺失,经销商之间为了求得市场占有率的平衡,而选择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由于消费者投诉成本过高,大多放弃投诉,加之监管成本过高,政府部门监管收益有限,监管职责难以到位,从而导致商业欺诈愈演愈烈。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职能部门职责的落实,加大对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的惩罚,从而达到减少或杜绝商业欺诈的目的。
关键词:
商业欺诈 消费者 博弈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国良
信息欺诈问题是制约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网络经营者向消费者传递虚假信息导致消费者受到损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应从经济学的角度通过静态博弈模型对网络经济中信息传递的真伪选择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减少虚假信息的发布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完全信息 静态博弈 信息欺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德宗 陈启欢
本文用经济学分析及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关于信息披露的欺诈行为。结论是 :当监管加强 ,欺诈的预期成本增加 ,欺诈上市减少 ,反之 ,欺诈上市增加 ;当一股独大时 ,市场监督容易失效 ,便产生持续信息披露上的欺诈行为 ,此时 ,社会公众股东承担的总成本是无欺诈条件下的代理成本与受欺诈导致的成本之和 ;监督失效时 ,削弱了诚实公司潜在的长期融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 ,欺诈公司及其高层管理人员所受处罚量与其欺诈行为量的相关度很差 ,处罚的公平性值得商榷。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丁骋骋
证券欺诈表现为优势犯罪和短期行为两个特征。我国证券欺诈横行,一是由于证券监管的法制不完备所致,二是由于产权缺陷和市场机制不完善。规范证券市场,应从法律和伦理两个机制入手。一方面应加强证券监管,以消除优势犯罪存在的基础。同时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规范政府行为,以消除短期行为存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法律和伦理两个方面使证券市场的信誉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使我国的证券市场不断走向发展。
关键词:
证券欺诈 优势犯罪 短期行为 产权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巍
当前证券市场中的欺诈行为与对策思考□孙巍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相继在上海、深圳设立证券交易所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的证券市场还处于试验阶段,大量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制度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尚未规范化。因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顾雷
本文突破现有证券违规立法的框架结构,大胆探索欺诈客户证券违规行为模式,对证券欺诈客户刑事犯罪化问题进行探讨,解决了《证券法》与《刑法》在欺诈客户行为不同法律责任问题上的交叉问题。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欺诈客户 司法认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岩波 余红林
对证券欺诈行为的法律思考蒋岩波,余红林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迅猛发展。这不仅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而且还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但也应该看到我国证券市场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证券违法犯罪日益增多,特别是证券欺诈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恩平 吕永学
追究证券欺诈者的民事责任,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应是证券法的主要任务。我国证券法确立了民事责任优先的原则,却缺乏可操作性。为防范证券欺诈,化解金融风险,我国应确立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制度,为证券欺诈的求偿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
证券欺诈 民事责任 损害赔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鸣 昌忠泽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证券违法行为与证券执法问题 ,着重在几个具体问题上展开研究 :证券违法的动机、证券最优违法数量的确定、证券违法现象的寻租解释、定罪可能性与定罪后惩罚的效率分析、罚款与监禁的效率分析、一次性罚款与累进性罚款的威慑效应。并结合证券执法的效率分析 ,给出了提高证券执法水平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违法 证券执法 执法效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俊华
商品性精神产品如影视作品、音乐、文学、书籍等在产业化的生产过程中,受信息不对称、生产的垄断性和非标准化、精神产品效用、成本和价值衡量标准、外部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产商往往采取欺诈的手段生产和推销其产品。这一问题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探寻其隐藏于背后的经济原因,以供决策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精神产品 造假 欺诈 经济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