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9)
- 2023(7483)
- 2022(6379)
- 2021(5677)
- 2020(4786)
- 2019(10819)
- 2018(10509)
- 2017(21283)
- 2016(11357)
- 2015(12947)
- 2014(12979)
- 2013(13082)
- 2012(12079)
- 2011(11104)
- 2010(11013)
- 2009(10637)
- 2008(10679)
- 2007(9662)
- 2006(8379)
- 2005(7829)
- 学科
- 济(55613)
- 经济(55520)
- 管理(42014)
- 业(38313)
- 企(33137)
- 企业(33137)
- 方法(29450)
- 数学(27097)
- 数学方法(26987)
- 财(18352)
- 制(15643)
- 中国(12558)
- 务(11827)
- 财务(11809)
- 财务管理(11780)
- 农(11753)
- 企业财务(11315)
- 融(11275)
- 金融(11273)
- 业经(11178)
- 银(10658)
- 银行(10650)
- 体(10479)
- 贸(10433)
- 贸易(10424)
- 行(10135)
- 易(10133)
- 体制(9136)
- 技术(7419)
- 环境(7349)
- 机构
- 大学(175185)
- 学院(171834)
- 济(82277)
- 经济(80857)
- 管理(69694)
- 理学(59768)
- 理学院(59277)
- 管理学(58729)
- 管理学院(58384)
- 研究(53924)
- 中国(45660)
- 财(43732)
- 京(34689)
- 财经(34417)
- 经(31370)
- 经济学(27907)
- 财经大学(25996)
- 科学(25715)
- 中心(25630)
- 江(25532)
- 经济学院(25323)
- 所(25281)
- 研究所(21890)
- 北京(21882)
- 农(20988)
- 商学(20568)
- 商学院(20374)
- 业大(20222)
- 融(20157)
- 金融(19845)
- 基金
- 项目(109501)
- 科学(88708)
- 基金(84492)
- 研究(81821)
- 家(71429)
- 国家(70918)
- 科学基金(62868)
- 社会(56585)
- 社会科(54044)
- 社会科学(54034)
- 基金项目(43786)
- 省(39710)
- 自然(38741)
- 教育(38326)
- 自然科(37913)
- 自然科学(37907)
- 自然科学基金(37312)
- 资助(35931)
- 划(33485)
- 编号(30873)
- 制(27388)
- 部(26876)
- 成果(25925)
- 国家社会(24669)
- 教育部(24520)
- 重点(24185)
- 人文(23508)
- 创(23143)
- 大学(22026)
- 性(21841)
共检索到262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雨佳
证券期货市场人工智能交易具有强大的预测分析能力、投资策略制定能力以及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与之相适应,刑法对证券期货犯罪的规制重点也应当从交易的行为方式向交易技术转移。鉴于利用人工智能交易可以实施滥用技术优势型市场操纵犯罪行为,刑法有必要对人工智能交易予以规制,并且这种规制利大于弊。规制应当明确区分人工智能交易的正当使用和滥用,并进一步完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规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淑莲
《刑法修正案(六)》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进行了修改,使本罪的罪名由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改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犯罪形态由目的犯(结果犯)转为行为犯,修改和完善了相对委托和洗售行为的罪状表述,提高了法定最高刑,扩展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研究刑法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的新规制,对于正确适用刑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操纵市场 证券 期货 刑法修正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雍晨
高频交易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产物,是资本市场的创新选择。本文着重论述了高频交易产生的市场风险以及在我国发展和监管中面临的困境,并从主体责任、风险控制、市场监管三方面提出监管建议。通过分析高频交易的现状及对市场的负面效应,本文认为应引入个股动态涨跌幅限制机制和错误撤销机制,避免系统性新风险的发生,修改《证券法》中完善高频操纵的认定,以监管科技应对金融科技,配套建立一套审计追踪系统,完善操纵市场的因果和责任认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澜 姚晓光
Libor及WM/R汇率指数代表了金融基准产生的两种机制:通过报价产生与通过真实交易产生。在金融基准被法律文件明确援引的情况下,基准已不再是提示价格的一种"信息"或"参照",这使得金融基准具有的"合同硬相关"等属性。金融基准操纵突破了传统理论界对"市场操纵"、"价格操纵"的认识,也对现有以"欺诈"为要件的监管法律框架提出了挑战。金融消费者由于报价行合谋而遭受的垄断损失是否有资格获得民事赔偿?如果金融基准就是法律意义上的"价格",那么现有针对价格操纵的法律规制能否对金融基准操纵直接适用?在改革路径上,像欧盟立法一样,要求增加金融基准计算数据的客观性、如以回购利率替代报价利率能否有效预防操纵?还是参照美国《商品交易法》第9条第1款建立"价格报告规则"从而将"价格"进行细化、对任何"影响价格"的行为都认定为违法、更能有效打击犯罪?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基于国际金融风险外溢性突出的考虑,建议我国《刑法》前瞻性地新增"操纵市场基准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澜 姚晓光
Libor及WM/R汇率指数代表了金融基准产生的两种机制:通过报价产生与通过真实交易产生。在金融基准被法律文件明确援引的情况下,基准已不再是提示价格的一种"信息"或"参照",这使得金融基准具有的"合同硬相关"等属性。金融基准操纵突破了传统理论界对"市场操纵"、"价格操纵"的认识,也对现有以"欺诈"为要件的监管法律框架提出了挑战。金融消费者由于报价行合谋而遭受的垄断损失是否有资格获得民事赔偿?如果金融基准就是法律意义上的"价格",那么现有针对价格操纵的法律规制能否对金融基准操纵直接适用?在改革路径上,像欧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开振
旧中国的证券期货市场是在外国商品和资本入侵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从打破洋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到掌握自己的市场命脉,从初级散乱的公会组织到高级规范化的交易所,证券期货市场历经波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文龙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向纵深发展,保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免受不法侵害的各种罪名逐步建立,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证券期货犯罪防范体系,但我国目前该体系尚处于割裂、静态、平面研究阶段。站在更高的角度将分散的各种犯罪进行集中研究,实质上是将静态的犯罪防范体系"盘活"的重要方法。经济学上的价格理论与供求关系理论正是打开这一全新领域的钥匙。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达
证券欺诈发行犯罪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普遍"顽疾"。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这一违法犯罪类型屡禁不止的制度原因有刑罚设计不够科学、规制主体不够明确、分类不够合理等,实践原因有证券发行的高盈利性、证券欺诈发行行为暗数大、惩处力度偏软等。要切实有效遏制证券欺诈发行违法犯罪行为,保护证券市场及投资者利益,就要将证券欺诈发行犯罪刑事政策从宽和转向适度严厉,扩大规制的行为类型范围,对保荐人和主承销商加以特殊规制,设计合理、科学的量刑体系。
关键词:
证券发行 欺诈 刑法 刑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煜
交易型操纵行为的主观认定不适用于欺诈行为理论,因此无法回避人为价格的界定与验证问题。从美国《商品交易法》的立法与实践来看,非市场化行为扰乱市场供需并"触发"人为价格,可以作为交易型操纵行为主观认定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区分触发人为价格的具体情形。因此,建议构建和运用"触发—目标"因果关系规则,区分"触发行为"类型并测定人为价格的主观成因,以加强对交易型操纵行为的监管与规制。
关键词:
交易型操纵 人为价格 非市场化交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煜
交易型操纵行为的主观认定不适用于欺诈行为理论,因此无法回避人为价格的界定与验证问题。从美国《商品交易法》的立法与实践来看,非市场化行为扰乱市场供需并"触发"人为价格,可以作为交易型操纵行为主观认定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区分触发人为价格的具体情形。因此,建议构建和运用"触发—目标"因果关系规则,区分"触发行为"类型并测定人为价格的主观成因,以加强对交易型操纵行为的监管与规制。
关键词:
交易型操纵 人为价格 非市场化交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崇跃 李凌
《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施行以来,在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发现、甄别和报告可疑交易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伴随着证券期货业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证券期货行业在资金结算、交易规则等方面发生的较大变化也导致了该办法部分条款出现无法适应的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证券期货业务与交易的实际情况与可能面临的可疑交易情形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修订完善该办法、提高该办法的适应性、有效防范洗钱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期货业 反洗钱 可疑条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雪梅
由于评级机构对次级债众多新产品的信用状况和特点认识不足,对次级债产品的评级模型缺乏历史数据的检验,加之评级机构经营模式中的利益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风险控制效果等,一场涉及美国众多金融机构的次级债危机正在全球蔓延,并逐步演变为一场全球信用危机。对此,应重新审视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运营机制的固有缺陷,并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规范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一是大力发展评级业,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二是加强对评级对象信用风险的研究;三是不断完善评级机构内容风险控制机制;四是加强对信用评级业的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夏业成
文章简要介绍了江西资本市场发展情况,并根据当前证券期货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促进江西证券期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包括市场培育、支持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加强市场监管、市场基础建设、维护稳定以及监管工作的改革创新等。
关键词:
证券期货 监管 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悦尔
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点对点跨区域交易便捷性、匿名性和可编程性等特征导致其成为载体,被行为人用于实施有关传销类、洗钱类、恐怖活动类和毒品交易类等犯罪。学界目前对数字货币的概念未形成统一认识,其法律属性也未形成统一定论,法律属性的认定差异影响着刑事罪名的选择适用。在实务领域,数字货币所涉罪名集中于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盗窃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尽管目前的刑事罪名体系仍然可以对数字货币犯罪案件予以刑事规制,但所涉罪名已经超出传统货币犯罪罪名体系范围。针对数字货币犯罪新型类型化犯罪行为的出现,有必要在传统数字货币体系外增设数字货币犯罪罪名。
关键词:
数字货币 经济犯罪 货币犯罪 财产性利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兴强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十六大报告明确了资本市场定位、作用以及证券监管工作的方向。 作为中国证监会的派出机构,2003年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会议精神,按照全国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