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6)
2023(14159)
2022(12051)
2021(11429)
2020(10005)
2019(23302)
2018(22713)
2017(43451)
2016(23527)
2015(26541)
2014(26580)
2013(26199)
2012(24268)
2011(21467)
2010(21439)
2009(20084)
2008(20290)
2007(17721)
2006(14894)
2005(13562)
作者
(66946)
(56218)
(55981)
(53685)
(36048)
(27218)
(25913)
(21821)
(21295)
(20210)
(19192)
(18953)
(17802)
(17694)
(17634)
(17522)
(16908)
(16598)
(16355)
(16191)
(13738)
(13724)
(13693)
(12900)
(12727)
(12671)
(12624)
(12225)
(11440)
(11153)
学科
(101624)
经济(101522)
管理(69742)
(69427)
(58484)
企业(58484)
方法(53707)
数学(48530)
数学方法(48014)
(29885)
中国(24483)
(23614)
(20846)
财务(20800)
财务管理(20759)
企业财务(19945)
(19844)
业经(19236)
(18987)
(18850)
贸易(18843)
(18317)
(17057)
金融(17054)
(16176)
银行(16141)
地方(15956)
农业(15321)
(15292)
理论(14356)
机构
大学(338855)
学院(334967)
(143130)
经济(140401)
管理(133072)
理学(115433)
理学院(114265)
管理学(112269)
管理学院(111645)
研究(109502)
中国(85780)
(69554)
(67824)
科学(65085)
财经(54814)
(54530)
(54501)
中心(52179)
(50108)
研究所(49344)
业大(49190)
(48507)
经济学(45031)
北京(43342)
农业(42996)
财经大学(41310)
经济学院(40896)
(40420)
师范(39951)
(39287)
基金
项目(226193)
科学(179732)
基金(169101)
研究(160572)
(147462)
国家(146314)
科学基金(126950)
社会(103757)
社会科(98604)
社会科学(98574)
基金项目(89142)
(85867)
自然(84428)
自然科(82610)
自然科学(82584)
自然科学基金(81163)
教育(75074)
(73456)
资助(70832)
编号(63632)
(51504)
成果(51079)
重点(50606)
(46902)
(46249)
教育部(44745)
科研(44628)
创新(43933)
国家社会(43719)
大学(43270)
期刊
(146636)
经济(146636)
研究(95094)
中国(61083)
(56101)
学报(53382)
科学(48293)
管理(48149)
(46466)
大学(40702)
学学(38568)
(35632)
金融(35632)
农业(31045)
技术(29015)
教育(28462)
财经(28286)
经济研究(24758)
(24131)
业经(22033)
问题(19534)
统计(18595)
(17943)
(17223)
技术经济(17220)
理论(17215)
(16565)
(15869)
财会(15617)
国际(15464)
共检索到490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金焱  亓彬  
随着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不断壮大,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日益加深,这种影响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体现在机构的各种行为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上。本文以2004~2010年证券投资基金的数据为例,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别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脉冲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机构持股与股市波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基金持股并没有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反而加剧了股市波动,这种加剧在大盘下行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基金持股对市场的波动性反映不敏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万红  吕德宏  
一、引言自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于2003年在我国试行以来,QFII的总投资额度在十多年间经历了四次扩容。作为一种资本项目开放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探究QFII制度的进入和扩容对我国上证A股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对保证我国上证A股市场的稳定运行以及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纵观文献,现有的关于QFII制度对我国股市波动影响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毕玉国  亓彬  
文章以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代表,以2004—2012年沪深A股市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位数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与A股市场波动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基金投资者整体来讲没有起到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反而加大的资本市场波动,尤其是在大盘收益为负时更为明显;而在股票特质性波动高分位数处且大盘收益为正时,基金投资者起到了稳定股市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雨  粟勤  
本文检验了2010年3月~2014年9月前后5个批次纳入两融标的证券波动性受融资融券业务的影响。基于面板模型的研究发现,标的融资交易对其波动性有显著的增强效应,而标的融券交易对其波动性影响不稳健,由于标的证券融资额占据两融业务绝大比重,两融交易整体呈现出增强个股波动性的效果。此外,估值指标不能区分融资融券对标的证券波动率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雨  粟勤  
本文检验了2010年3月2014年9月前后5个批次纳入两融标的证券波动性受融资融券业务的影响。基于面板模型的研究发现,标的融资交易对其波动性有显著的增强效应,而标的融券交易对其波动性影响不稳健,由于标的证券融资额占据两融业务绝大比重,两融交易整体呈现出增强个股波动性的效果。此外,估值指标不能区分融资融券对标的证券波动率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鹏程  石柱鲜  
在市场经济下,股指期货具有套期保值、金融资产配置、价格发现等资本功能。由于中国现阶段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彼此间并无直接关联,所以,股指期货的推出必将对资本市场波动率产生重要影响。综合考量企业的总资产及总股本两个因素,以沪深若干只典型超大盘股为分析对象,重新构造了股票指数收益率,重点考察了股指期货与资本市场波动性的关联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丹  尹优平  
本文利用ACD模型和UHF-GARCH模型对交易间隔和信息传导关系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支持了Easley和O'Hara的观点,即较长的交易间隔是由于信息缺乏所致,文章还发现股价的波动性和交易间隔正相关,并受其它微观变量如买卖价差等的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冬林  毕子男  沈正阳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4年第2季度到2006年第3季度为考查周期,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A股市场中,在市场整体下降或盘整时期,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场波动率越低;而在市场快速拉升时期,则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场波动率也相应提高。从较长周期来看,机构投资者与市场波动性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也不能得出现阶段机构投资者加剧或减轻A股市场波动的结论。因此,不应单纯寄希望于大规模发展机构投资者来降低市场波动性,而应当着眼于提高市场信息效率和政策透明度等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元松  王光伟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机构投资者规模快速增加,但我国股市大涨大跌、波动幅度较大的特征并没有改变。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影响股市波动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利用2004-2013年的数据对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影响股市波动的方向和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减轻我国股市波动幅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岳意定  周可峰  
本文在完整的市场结构数据基础上,研究了市场波动性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数据方面,我们采用了深度、高频的Topview数据,既避免了前人在研究数据方面的以偏概全,也让我们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稳健的实证方法。我们设定了恰当的波动性度量指标,运用了稳健的因果推断方法。并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细腻刻画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的波动对上证指数波动有显著的影响,是导致上证指数波动最为主要的原因,法人投资者和个人大户投资者持股比率的变动对上证指数的波动几乎没有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波动还会向法人投资者、个人大户投资者持股比率溢出,这些表明在上海证券市场上机构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巍  
本文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股市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在股市渠道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效的。但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在第二阶段从整体来说并非有效。文中构建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的结论得到了相互印证,增强了实证结论的可靠性。最后,文章对疏通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股市渠道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伶俐  
为了解决股权分置的难题,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全流通改革。由此,利用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和深证成份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采用GARCH(1,1)-M模型与EGARCH(1,1)-M模型对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证券市场存在较明显的"杠杆效应",且股权分置改革对上海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对深圳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小;同时也显示沪深证券市场的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存在正向关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华锋  
本文利用中国香港证券市场数据实证研究了卖空交易机制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变动与市场流动性变动之间并没有长期协整关系,但在短期内卖空交易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从长期来看市场流动性变化是卖空交易额变化的原因。卖空交易额变化可以解释市场波动性的变化,卖空交易额增加,则市场波动性也将放大,即在一定程度上卖空交易机制会增加市场的波动性。秩和检验显示:推出卖空机制后会显著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启用Up-Tick会显著降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反之反是;暂停"卖空价规则"对卖空交易额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升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大春  金赛男  
中国的基金自上个世纪末开始发展,近几年发展迅速。基金是否起到了稳定中国证券市场的作用?本文从基金对股票的持股比例与股票收益波动率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分析基金的参与是否减小了我国股市的波动性。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1999年到2004年中国A股市场进行了分析,发现基金偏好收益波动大的股票,而另一方面随着基金提高其持股比例,其对应的股票收益的波动率减小,从而起到了一定的稳定股市的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成龙  张添丁  
2005—2008年,频繁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成为政策期间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和投资者财富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在事件窗内,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产生了平均显著为负的累计异常回报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产生总体负的股东财富效应;而在2008年9月之后,宽松的宏观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则相反。房地产公司股价波动受货币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等不同政策的影响不同,对货币政策最敏感。横截面分析表明,资产规模越大、拥有国有背景房地产企业受政策冲击较小;沿海地区、以住宅开发销售为主的地产上市公司的股价对调控政策更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