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6)
- 2023(9906)
- 2022(8626)
- 2021(7950)
- 2020(6808)
- 2019(15462)
- 2018(15339)
- 2017(32008)
- 2016(17073)
- 2015(19379)
- 2014(19477)
- 2013(19381)
- 2012(18357)
- 2011(16843)
- 2010(17056)
- 2009(16584)
- 2008(16610)
- 2007(15017)
- 2006(13532)
- 2005(12555)
- 学科
- 济(76185)
- 经济(76070)
- 管理(58888)
- 业(55583)
- 企(45642)
- 企业(45642)
- 方法(36583)
- 数学(33588)
- 数学方法(33349)
- 财(26641)
- 制(21327)
- 中国(21285)
- 农(20233)
- 贸(16425)
- 贸易(16416)
- 务(16184)
- 财务(16156)
- 财务管理(16117)
- 易(16071)
- 银(15460)
- 银行(15453)
- 企业财务(15426)
- 业经(15278)
- 行(14758)
- 融(14635)
- 金融(14633)
- 体(13547)
- 策(12653)
- 农业(12564)
- 地方(11719)
- 机构
- 大学(254837)
- 学院(253306)
- 济(118952)
- 经济(116677)
- 管理(101114)
- 理学(86171)
- 理学院(85424)
- 管理学(84496)
- 管理学院(83997)
- 研究(81200)
- 中国(67043)
- 财(63662)
- 京(51443)
- 财经(49013)
- 经(44466)
- 科学(40060)
- 所(38843)
- 江(38346)
- 经济学(38283)
- 中心(37599)
- 财经大学(36458)
- 经济学院(34734)
- 研究所(33753)
- 北京(33150)
- 农(31245)
- 州(30187)
- 院(29090)
- 范(29016)
- 业大(28850)
- 师范(28822)
- 基金
- 项目(153481)
- 科学(123554)
- 研究(118883)
- 基金(115079)
- 家(95944)
- 国家(95164)
- 科学基金(83511)
- 社会(79348)
- 社会科(75576)
- 社会科学(75562)
- 基金项目(59335)
- 省(56919)
- 教育(55796)
- 自然(50372)
- 自然科(49193)
- 自然科学(49182)
- 资助(49170)
- 自然科学基金(48369)
- 编号(48095)
- 划(47969)
- 成果(41343)
- 部(37658)
- 制(35674)
- 教育部(33889)
- 重点(33688)
- 课题(33265)
- 国家社会(33077)
- 人文(32990)
- 发(32114)
- 性(32018)
- 期刊
- 济(132684)
- 经济(132684)
- 研究(85234)
- 财(49911)
- 中国(47685)
- 管理(39270)
- 融(36599)
- 金融(36599)
- 农(28212)
- 科学(27811)
- 学报(27764)
- 财经(25895)
- 大学(23511)
- 教育(23489)
- 经济研究(22262)
- 学学(22087)
- 经(22086)
- 技术(20921)
- 业经(20328)
- 农业(18174)
- 问题(18114)
- 贸(17703)
- 国际(15624)
- 理论(13863)
- 技术经济(13095)
- 统计(12379)
- 实践(12172)
- 践(12172)
- 商业(12164)
- 现代(11779)
共检索到394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彬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猛,已成为金融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影响,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将加大央行监测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难度,降低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目标的相关性,进而探讨了证券投资基金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包括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等的不同影响,并重点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价格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现阶段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尚不充分,其资产价格传导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资产价格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国平 李捷 程寨华
从宏观和市场发展层面上,在SVAR分析框架内,结合有向非循环图技术和GRAnGeR因果方法,对2006年至2015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与M2、M0、SHIBOR、股票、债券以及居民存款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居民存款等金融市场和服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对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紧密的因果互动关系,但它们与其他变量之间还没形成有效联动,表明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还不完善,市场还处于分割状态。相对于M0和M2,SHIBOR与金融市场中主要指标变量之间相关性更小,反映了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中介目标的现状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卓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我国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一结论对于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思路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证券市场 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次兰
近年来我国由于货币政策传导出现阻滞,导致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佳。本文先简要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然后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信用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主导地位的结论。最后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货币渠道 信用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华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种途径,但国内学者对于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技术,对我国从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3年第一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M1、LOAN和GDP以及M2、LOAN和GDP之间的稳定关系,证明了目前在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淑一 欧大军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年到2003年间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严格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贷款与工业生产之间有一种长期的协同运动规律。同时本文还对1999年到2005年的货币、生产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生产者价格指数对货币变化更为敏感,而且它进一步地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元 段宇鹏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进行传导,但国内的学者对于这两种渠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存在一定分歧。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结合ADF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实证方法进行量化分析,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渠道而非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量产生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华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信贷配给渠道、传统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心理预期渠道。通过实证研究,在我国务渠道发挥作用与西方不同,但货币政策传导效力是明显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不完善,还应构造新体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变量 利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屠孝敏
本文论证了我国在现有的金融结构条件下,只能采用信贷渠道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并认为金融领域改革的步伐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的步伐,导致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协调,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以货币渠道为主的传导机制才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结构 货币传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杰
文章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证券市场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到证券市场的传导机制是顺畅的。在从资本市场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中,股票市值的变化通过财富效应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和投资渠道影响消费和投资的传导机制并不明显。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勇 吕政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有所提高,但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对债券市场各期限利率、信贷市场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仍不够畅通。本文首先拓展马骏和王红林(2014)的理论模型,在银行间市场引入短期市场利率,从理论层面分析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随后借助局部投影方法给出关于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影响的经验证据,并从替换货币政策冲击、改变资产证券化测度方式、引入更多控制变量、改变估计策略等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内在逻辑是价格风险对冲机制和信贷资产定价机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与“低资产证券化”状态相比,“高资产证券化”状态下债券市场的无风险利率、长期利率和信贷市场贷款利率对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冲击具有更大的响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华培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前后时期货币政策的效率,证明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确实在减弱,从而证明因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在弱化。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货币政策 信用渠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华培
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重大改变。在美国原有金融结构体系中,信用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传导渠道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资产证券化发展后,原有信用渠道的传导机制相应地受到了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资产证券化发展前后时期货币政策的效率,证明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确实在减弱,从而证明因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在弱化。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货币政策 信用渠道 货币传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