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8)
2023(9290)
2022(7973)
2021(7065)
2020(6177)
2019(14289)
2018(13870)
2017(28101)
2016(14963)
2015(17345)
2014(17624)
2013(17884)
2012(17085)
2011(15820)
2010(16034)
2009(15255)
2008(15110)
2007(13859)
2006(12134)
2005(11129)
作者
(45476)
(38540)
(38178)
(36677)
(24721)
(18367)
(17562)
(14819)
(14467)
(13693)
(13147)
(12893)
(12205)
(12152)
(12134)
(12044)
(11355)
(11218)
(11143)
(11117)
(9598)
(9405)
(9401)
(8821)
(8801)
(8693)
(8414)
(8240)
(7775)
(7474)
学科
(94438)
经济(94366)
管理(44122)
(41778)
方法(40705)
数学(37137)
数学方法(36946)
(33539)
企业(33539)
地方(19866)
中国(18873)
(18773)
(18174)
(15621)
业经(15265)
(14184)
贸易(14177)
(13734)
(13630)
地方经济(13383)
(12841)
金融(12839)
农业(11953)
(11765)
(11760)
银行(11745)
财务(11744)
财务管理(11711)
(11194)
企业财务(11193)
机构
大学(238106)
学院(235942)
(115575)
经济(113510)
管理(91256)
研究(81388)
理学(78268)
理学院(77466)
管理学(76470)
管理学院(76017)
中国(63046)
(51274)
(48444)
科学(45065)
财经(41459)
(41207)
经济学(38265)
(37639)
中心(37360)
研究所(36901)
(36617)
(35123)
经济学院(34506)
业大(31642)
财经大学(30812)
北京(30743)
农业(28794)
(28107)
(28079)
师范(27832)
基金
项目(148155)
科学(117513)
基金(110368)
研究(107783)
(94669)
国家(93941)
科学基金(81043)
社会(71938)
社会科(68428)
社会科学(68406)
基金项目(57887)
(56051)
自然(50702)
自然科(49565)
自然科学(49549)
教育(49540)
自然科学基金(48716)
(46896)
资助(46778)
编号(42152)
(34773)
成果(34325)
重点(33146)
(32602)
教育部(30523)
国家社会(30491)
(30153)
人文(29412)
课题(28828)
大学(28661)
期刊
(129848)
经济(129848)
研究(73562)
中国(41131)
(40417)
学报(33154)
管理(32709)
(31988)
科学(30910)
(26562)
金融(26562)
大学(25338)
学学(24219)
财经(22814)
经济研究(22376)
农业(20819)
技术(20078)
(19641)
业经(18191)
问题(17213)
教育(16087)
技术经济(14675)
(14472)
统计(13839)
商业(12308)
理论(12237)
世界(12188)
国际(12006)
(11955)
决策(11132)
共检索到355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荣  
在各国证券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规造假行为,但这个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根据"经济主体行为——制度环境——结果评价及政策建议"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对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违规造假行为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得出这种行为其实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在现行政策或制度变迁中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要根治造假行为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国宇  
除了审计师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属性与机会主义倾向,我国证券市场审计合谋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和声誉这两个互补机制均处于失效状态。相关审计制度存在漏洞,执行机制存在缺陷,审计声誉机制几乎失效,致使法律制度的外在威慑力、声誉机制的内在促动力均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德勇  
股权分置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行为与证券市场长远发展的制度性症结。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实质是利益的再一次重新分配,也是一个制度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在证券市场上达到“帕累托优化”或“帕累托改进”的过程。本文通过股权分置变革的制度需求分析,认为在股权分置变革中,应充分尊重制度需求主体的意见,使其达到较高的“满意度”,以保证改革的收益最大化,尤其要尊重股票历史成本的形成机理;通过股权分置变革的制度供给分析,认为在股权分置变革中,政府或准政府应权衡利弊,降低改革成本,预期改革收益,尤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通过股权分置变革的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分析,认为在股权分置变革中,应把握全局性,着眼于系统性,尤其要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海勇  
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是典型性的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因此,合理分析政府行为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作用,是把握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脉络和当前问题的关键,而恰当处理好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角色是保证证券市场今后顺利发展的关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证券欺诈纠纷解决的法律框架。根据对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的行政处罚和民事诉讼案件数量的统计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行为总体上呈递增趋势,而相关的民事诉讼案件数量却没有呈现同比例增长。故将法律规制的影响内嵌于投资者和侵权人对于诉讼的预期之中,以成本—收益法权衡投资者和侵权人的预期净收益,根据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证券虚假陈述民事纠纷主体的行为对策。虚假陈述行为人的侵权行为是一个利益权衡过程,从法律规制的角度提高侵权人的预期违法成本支付是一个必然的路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证券欺诈纠纷解决的法律框架。根据对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的行政处罚和民事诉讼案件数量的统计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行为总体上呈递增趋势,而相关的民事诉讼案件数量却没有呈现同比例增长。故将法律规制的影响内嵌于投资者和侵权人对于诉讼的预期之中,以成本—收益法权衡投资者和侵权人的预期净收益,根据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证券虚假陈述民事纠纷主体的行为对策。虚假陈述行为人的侵权行为是一个利益权衡过程,从法律规制的角度提高侵权人的预期违法成本支付是一个必然的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瑞稳  
我国证券市场在支持国有企业改革 ,充分利用证券市场融资渠道 ,筹集企业所需资金 ,增强企业实力 ,帮助国有企业解困 ,转换经营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我国证券市场也存在着诚信缺失危机 ,严重地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翟淑萍  关敏芳  
当投资者预期不一致时,现金流贴现模型用以作为资产价值判断标准的统一性就遭到了破坏,预期相对悲观与乐观的投资者形成了市场交易的两大阵营,由这两大阵营决定的卖力与买力的相对能量决定着证券投资收益率的分布特征,无论现实市场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动,市场交易的实现都会使证券资产向预期乐观的投资者集中,这种证券资产的集中过程对应着资产收益率分布的时变性,本文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了收益率分布时变性的微观经济基础,而且还以我国上证指数的一个完整的牛熊市周期的实际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实了股票收益率分布时变性的存在性以及不同阶段收益率的分布特征,并运用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考察了收益率分布的动态变化过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鸣  昌忠泽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证券违法行为与证券执法问题 ,着重在几个具体问题上展开研究 :证券违法的动机、证券最优违法数量的确定、证券违法现象的寻租解释、定罪可能性与定罪后惩罚的效率分析、罚款与监禁的效率分析、一次性罚款与累进性罚款的威慑效应。并结合证券执法的效率分析 ,给出了提高证券执法水平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先国  陈道江  
我国证券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许多先天性的障碍,致使其应有的资源配置功能缺失,表现为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整体性劣化。政府的制度安排和证券市场内在的运作规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是证券市场功能缺失的制度性根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佳玉  
法律与经济具有相当的内在一致性。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则经济关系产生法权关系,法律应该是由经济关系等社会因素形塑而成的。因此,完善的证券法律体系的构建同样需要考虑现实的市场,使得我们制定的规则在付诸执行之际不会产生过大的出入。在证券市场中,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解释法律问题,涉及到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权衡,致力于达成财富最大化的要求。文章通过将经济分析方法运用到法学之中,以解释为何会存在证券信息披露制度,预测该制度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然"层面的规范式的论述。将成本效益分析、交易成本等分析模型引入证券法律规则之中,以探求实现双方内在一致性的结合,进而追求社会资源运用的效益最大化有效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竺素娥  
本文在定义会计造假的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造假需求和供给的分析,认为造成我国会计造假现象泛滥的原因是从制度上存在着对会计造假的强烈需求和供给源。本文的结论是:降低造假的预期收益和提高预期成本,是抑制会计造假行为的根本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