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4)
- 2023(4880)
- 2022(4207)
- 2021(3905)
- 2020(3350)
- 2019(7974)
- 2018(7756)
- 2017(16371)
- 2016(8462)
- 2015(9704)
- 2014(9731)
- 2013(10126)
- 2012(9416)
- 2011(8709)
- 2010(8707)
- 2009(8136)
- 2008(8287)
- 2007(7575)
- 2006(6538)
- 2005(5970)
- 学科
- 济(50257)
- 经济(50207)
- 方法(28722)
- 业(28536)
- 管理(28398)
- 数学(26242)
- 数学方法(26160)
- 企(24444)
- 企业(24444)
- 财(12107)
- 农(10450)
- 贸(10401)
- 贸易(10397)
- 中国(10200)
- 易(10075)
- 制(8499)
- 业经(8336)
- 融(8165)
- 金融(8165)
- 务(7948)
- 财务(7940)
- 财务管理(7923)
- 市场(7700)
- 企业财务(7690)
- 银(7272)
- 银行(7268)
- 行(6940)
- 地方(6766)
- 农业(5727)
- 体(5521)
- 机构
- 大学(132808)
- 学院(130555)
- 济(67216)
- 经济(66228)
- 管理(56879)
- 理学(49169)
- 理学院(48794)
- 管理学(48403)
- 管理学院(48132)
- 研究(40969)
- 中国(34542)
- 财(31386)
- 京(26436)
- 财经(25669)
- 经(23572)
- 经济学(22263)
- 经济学院(20343)
- 中心(19691)
- 财经大学(19566)
- 所(19335)
- 江(18634)
- 科学(18622)
- 北京(16846)
- 研究所(16770)
- 商学(16600)
- 商学院(16460)
- 农(16272)
- 融(15590)
- 经济管理(15416)
- 金融(15351)
- 基金
- 项目(82583)
- 科学(67456)
- 基金(64914)
- 研究(61050)
- 家(54624)
- 国家(54256)
- 科学基金(48581)
- 社会(42649)
- 社会科(40861)
- 社会科学(40849)
- 基金项目(33760)
- 自然(30508)
- 自然科(29907)
- 自然科学(29899)
- 自然科学基金(29469)
- 省(29226)
- 资助(28567)
- 教育(28268)
- 划(24521)
- 编号(23219)
- 部(20619)
- 教育部(18821)
- 成果(18695)
- 国家社会(18604)
- 人文(18260)
- 重点(17700)
- 创(16872)
- 大学(16612)
- 发(16460)
- 制(16394)
共检索到196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苏
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引入电脑系统,以电脑程序撮合配对成交取代传统的买卖双方审时度势成交,是一个颇具匠心的尝试。两所宣称该电脑程序按“复式竞价”方式和“三公——公开、公平、公正”、“三先——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委托优先”原则运行。但该电脑程序是否充分地体现了“复式竞价”方式和“三公”、“三先”原则,似尚需作一些探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仁可
深沪证券交易所今后可考虑开放盘后交易,以用于大额交易或按收市价进行交易,并应当在下午开盘和收盘时实行集合竞价。至于竞价优先决定原则的选取,可加入投资人身份的不同(如机构或个人)及委托的数量大小予以考虑,对“特别转让”制度有必要加以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兴绪
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交易机制影响着证券价格的形成。本文对集合竞价市场中证券开盘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数理分析 ,着重研究了自动集合竞价市场和专业经纪人参与的集合竞价市场中证券开盘价格的形成过程 ,并对两个市场中产生的证券开盘价格的信息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七根
中国证券市场的诚信问题有目共睹,为建立一个诚信的证券市场,证券监管机构出台了许多的治理措施,但问题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诚信问题表面上是违规成本与违规收益的比较,违规收益高,而成本低的结果。如果证券市场诚信问题确实在于违规的成本过低,而相应的收益高,那为什么又不采取措施增加违规成本?从人是约束条件下的收入最大化者出发,在不诚信的背后肯定有尚未充分认识的,致使违规成本难以施加的其他约束条件。如果这些约束条件能被充分地揭示,就可以明了为什么惩罚成本难以施加,而省略了这些约束条件,才会使证券市场的诚信问题以违规成本过低的现象表现出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朝龙 胡爱民
本文对股价波动进行了定义、分类,对股价波动的内在原因进行了研究,以及对股价波动对各利益主体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股价的市场作用机理与股市的自我加强特性,为政府有效引导股价走势,为投资者正确分析股价,为上市公司争取自身利益,为券商与中介机构正确引导投资者提供理论依据与研究基础。
关键词:
股价波动 利益主体 相关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桓兴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说明银行和证券市场将以何种方式分割整个金融市场。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影响银行和证券市场分割金融市场的一些变量,并从理论上阐明两者对金融市场分割的均衡是如何达到的。第二部分利用上述理论解释两个现象:1.在共同基金存在的条件下,美国债券市场的复兴。2.日美金融结构的差异。第三部分首先根据第二部分的结论导出中国长期内的金融结构目标,然后引入短期内宏观均衡及产权改革的约束,并在最后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肖飞 秦义虎
交易机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价格发现效率和市场质量,合理的交易机制设计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以香港证券交易所收盘集合竞价的引入与终止两个事件进行研究,采用价格同步性的方法研究这两次机制的变革对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并运用Delay系数和相对收益分散度做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引入收盘集合竞价使得价格发现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而在终止收盘集合竞价后价格发现效率降低,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明了文章结论,这说明采用集合竞价能够产生更有效的收盘价。本文的研究不但弥补了现有集合竞价理论的缺陷,而且对沪深交易所今后的机制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顺富 王淑芳
利益规则在充分考虑各市场主体力量的前提下为市场参与者重构公平的博弈规则,使任何违反规则的参与者都难以逃脱对方的监督和损害赔偿,这是证券市场公正和具有有效激励的关键。利害关系人是最积极的监督者。证券监管是基于证券市场特殊的博弈规则还是行政制度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监管效果。赋予中小投资者发言的权利和公平博弈的力量,是有效阻止国有资产流失,优化公司决策,遏阻市场欺诈,维持市场秩序最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利益规则 损害赔偿 证券律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庆民 陈朝龙
本文对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 ,设计并详细研究了各利益主体的支付函数 ,讨论了各利益主体利益的相关性以及他们之间的博弈过程。认为股市的各种表现是其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还表明政府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可能走样 ;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证券中介机构可能作出有损国家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护。为解决上述问题 ,使中国股市健康发展 ,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利益主体 相关性 博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达铭 汪丹丹 孙刚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各个利益主体的行为与市场秩序形成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如何形成良好市场秩序提出了行为建议。
关键词:
利益主体 证券市场 秩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格 刘玉珍
针对委托驱动市场中交易具有即时的成交价影响和报价修正影响这一特征,将交易分成成交价不变、成交价上涨和成交价下跌三类,并提出了一种结合成交价比较法和报价比较法进行判别的新思路。对于成交价上涨或下跌的样本基本适用成交价比较法,而对于成交价不变的样本适用修正的报价比较法,同时排除了一些可能引起误判的样本,这种新的判别法对市场微观结构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孟建斌 周洪生
证券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流转的重要形式,其形成和发展使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选择进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渠道。在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探索证券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方式和途径,促成证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对推动金融深化、提高金融调控和资金运行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罗宏锋
本文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分析了在竞价交易制度下证券的买卖差价与投资者的委托提交策略之间的关系,还结合对投资者委托提交策略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市场买卖差价的因素并运用深圳股票交易所的高频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对影响其股票买卖价差的因素进行了解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冬梅
一、公共利益论内涵公共利益理论溯源于庇古(A.C.Pigou)和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有关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他们认为由于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需要政府使用"看得见的手"进行必要的干预,以促进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福利;波斯纳(1974)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价格和准入管制,对负外部性进行额外征税并补贴正外部性等手段,提高社会福利;Stiglitz(1971、1993)、Vatian(1996)、高鸿业(1996)认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