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8)
- 2023(12095)
- 2022(10607)
- 2021(9807)
- 2020(8268)
- 2019(19188)
- 2018(18856)
- 2017(38051)
- 2016(20290)
- 2015(22554)
- 2014(22540)
- 2013(22584)
- 2012(20666)
- 2011(18585)
- 2010(18351)
- 2009(16714)
- 2008(16300)
- 2007(14359)
- 2006(12364)
- 2005(10822)
- 学科
- 济(90129)
- 经济(90040)
- 管理(59166)
- 业(58420)
- 企(48858)
- 企业(48858)
- 方法(44232)
- 数学(39010)
- 数学方法(38690)
- 农(22386)
- 财(21468)
- 中国(21030)
- 业经(19585)
- 地方(18024)
- 学(17423)
- 制(15742)
- 贸(15544)
- 贸易(15535)
- 易(14988)
- 农业(14567)
- 务(14104)
- 财务(14046)
- 财务管理(14020)
- 技术(14012)
- 企业财务(13418)
- 理论(13286)
- 产业(13001)
- 融(12985)
- 金融(12984)
- 和(12858)
- 机构
- 大学(293772)
- 学院(291407)
- 济(122768)
- 管理(121518)
- 经济(120358)
- 理学(106255)
- 理学院(105186)
- 管理学(103645)
- 管理学院(103129)
- 研究(94655)
- 中国(70277)
- 京(61722)
- 科学(56572)
- 财(54908)
- 所(46066)
- 财经(45288)
- 农(43356)
- 中心(42629)
- 业大(42477)
- 研究所(41895)
- 经(41282)
- 江(40593)
- 北京(38955)
- 经济学(37690)
- 范(36381)
- 师范(36048)
- 院(34563)
- 经济学院(34276)
- 财经大学(34020)
- 农业(33943)
- 基金
- 项目(203069)
- 科学(161093)
- 基金(149557)
- 研究(149212)
- 家(129037)
- 国家(128036)
- 科学基金(111532)
- 社会(95403)
- 社会科(90718)
- 社会科学(90694)
- 基金项目(79962)
- 省(78211)
- 自然(72545)
- 自然科(70864)
- 自然科学(70851)
- 自然科学基金(69634)
- 教育(67549)
- 划(65406)
- 资助(62402)
- 编号(59843)
- 成果(47481)
- 部(45642)
- 重点(44703)
- 发(43251)
- 创(42401)
- 课题(40367)
- 教育部(39680)
- 创新(39505)
- 国家社会(39243)
- 人文(39088)
- 期刊
- 济(129471)
- 经济(129471)
- 研究(86548)
- 中国(48475)
- 管理(43836)
- 学报(43310)
- 科学(40782)
- 财(40065)
- 农(38027)
- 大学(33193)
- 学学(31382)
- 教育(27242)
- 农业(26482)
- 融(26191)
- 金融(26191)
- 技术(24244)
- 财经(22692)
- 业经(21386)
- 经济研究(21077)
- 经(19333)
- 问题(17214)
- 理论(15672)
- 技术经济(15041)
- 实践(14226)
- 践(14226)
- 图书(14073)
- 商业(13948)
- 科技(13837)
- 现代(13349)
- 业(13244)
共检索到412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振华
证券市场运作除了对经济总量产生影响外,对宏观意义上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有密切关系。在存在证券市场,并且其发挥较大作用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其调整的效果也将大大改善。因此,我们在推进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如何结合产业政策运用,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锦涛
一、产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几十年来,政府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说是高度重视的,但产业结构的失衡始终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障碍。我国产业结构长期失调和调整困难的根源在于产业结构缺乏自组织、自选择、自协调和自完善的机制: 资产存量和增量调整的市场机制在我国产业结构体系中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并未成为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父子"关系、以及就业刚性等因素使得企业的破产兼并难于实行,产业组织的创新机制的功能严重弱化;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建民 冯登艳
在一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证券市场以其筹资、促进经济要素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等功能, 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改变了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和经营机制,不仅帮助近千家企业通过融资、上市、改制, 已经或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通过资本运营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对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起到了催化作用。加快我国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一是大力支持农业企业上市融资,这是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要途径;二是利用证券市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证券市场 结构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群
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改善经济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生产要素市场密切相关,在现有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的难度很大,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资金市场,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本文试就证券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桂玲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勇 姜南林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就在于让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不同部门间转移和重组,而转移和重组的机制就在于如何配置生产要素中的资金,让证券市场资金配置功能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很不平衡,发达的第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大的仍然是第一产业。证券市场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表现在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两个方面,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应该从扩大证券市场规模、提高证券市场效率以及加强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生产要素 区域产业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昌生 黄瀛
本文试图就产业政策如何借助证券市场更好地贯彻、实施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一、我国产业政策在制订和贯彻中的几个问题产业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在我国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但实际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不仅一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爱萍
产业结构失衡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障碍。资产存量和增量调整的市场机制在我国产业结构体系中事实是不存在的。目前,如何发挥证券市场的功能来调整我国失衡的产业结构,是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证券市场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实质上是生产要素部门配置结构和部门生产能力结构的变动。其变动的核心问题就是生产要素的部门转移和重新组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陶虎
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业务差别化和市场进入退出壁垒 ,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分析 ,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具有较强垄断竞争市场特征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证券市场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因此要使我国证券市场尽快走向成熟市场 ,必须改革现有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
证券市场结构 竞争 垄断 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志华 王家新
本文以 2 0世纪 80、90年代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为主线 ,分析了不同微观基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 ,不以微观基础强化作为前提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是难以持久的 ,不以微观基础强化与利用作为前提的结构合理化是低效的 ,即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不可能在微观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形成。为此一个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内容是实行以企业改制为其重要内容的微观基础强化。
关键词:
微观基础 结构调整 逻辑顺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梅声洪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为对象,参照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结构特征,从宏观层面对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几个关键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战略。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结构性瓶颈 调整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飞
在我国特别是在资源型地区,由于市场机制调节产业结构的机制存在要素自由流动不畅、利益机制传导受阻、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使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影响,导致这些地区往往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与产业升级较慢等问题。当前,资源性经济景气下降,诸如山西这样资源型地区的"寒号鸟"们再次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又到了市场倒逼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需抓住我国深入市场化改革的机遇,破除阻碍市场调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的多重障碍,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活国企利益机制功能和创新科研机制确立核心技术研发主体等措施,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君美
本文分析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客观要求,在借鉴美国、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路径。并就如何推动市场导向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给出支持技术创新、提倡高附加值产品品牌化并首先进入国内市场、扩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和供给范围以调整居民支出结构,引导内需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附加值 产业结构调整 市场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