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1)
- 2023(14341)
- 2022(11501)
- 2021(10414)
- 2020(8800)
- 2019(19398)
- 2018(19052)
- 2017(37381)
- 2016(19636)
- 2015(22016)
- 2014(21339)
- 2013(20774)
- 2012(19021)
- 2011(17015)
- 2010(17572)
- 2009(17139)
- 2008(16026)
- 2007(14576)
- 2006(12849)
- 2005(11924)
- 学科
- 济(80134)
- 经济(80018)
- 业(69523)
- 管理(67326)
- 企(58727)
- 企业(58727)
- 方法(35593)
- 数学(31351)
- 数学方法(31166)
- 中国(30910)
- 融(29807)
- 金融(29805)
- 银(28670)
- 银行(28655)
- 财(28126)
- 行(27471)
- 制(24725)
- 农(21163)
- 业经(20351)
- 务(18775)
- 财务(18737)
- 财务管理(18693)
- 技术(18301)
- 企业财务(17986)
- 地方(16377)
- 体(16006)
- 农业(14395)
- 贸(13800)
- 贸易(13785)
- 体制(13466)
- 机构
- 大学(272143)
- 学院(271639)
- 济(120937)
- 经济(118596)
- 管理(108564)
- 理学(92401)
- 理学院(91588)
- 管理学(90414)
- 管理学院(89889)
- 研究(84820)
- 中国(77051)
- 财(64530)
- 京(54780)
- 财经(49915)
- 经(45429)
- 科学(43785)
- 中心(42200)
- 江(42036)
- 经济学(39595)
- 所(39417)
- 财经大学(37463)
- 经济学院(35792)
- 农(35228)
- 研究所(34663)
- 北京(34379)
- 州(33620)
- 业大(32655)
- 融(31976)
- 商学(31418)
- 金融(31365)
- 基金
- 项目(174789)
- 科学(141373)
- 研究(133705)
- 基金(130299)
- 家(109800)
- 国家(108867)
- 科学基金(96802)
- 社会(90479)
- 社会科(86038)
- 社会科学(86022)
- 省(68111)
- 基金项目(68056)
- 教育(62050)
- 自然(58666)
- 自然科(57417)
- 自然科学(57406)
- 自然科学基金(56490)
- 划(55674)
- 编号(52611)
- 资助(52549)
- 成果(43749)
- 创(42153)
- 部(40170)
- 制(39702)
- 重点(38955)
- 创新(38586)
- 国家社会(38438)
- 课题(36936)
- 发(36865)
- 教育部(36300)
- 期刊
- 济(131812)
- 经济(131812)
- 研究(89731)
- 中国(59025)
- 财(52211)
- 融(49865)
- 金融(49865)
- 管理(44067)
- 学报(33411)
- 农(33031)
- 科学(32899)
- 大学(28101)
- 教育(27940)
- 学学(26491)
- 财经(26401)
- 技术(23148)
- 经(22460)
- 经济研究(21759)
- 农业(20625)
- 业经(20321)
- 问题(16939)
- 技术经济(13949)
- 贸(13948)
- 理论(13845)
- 财会(12919)
- 国际(12542)
- 科技(12541)
- 现代(12529)
- 实践(12208)
- 践(12208)
共检索到425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军 李泽广
次级按揭贷款及按揭贷款证券化是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两大金融创新。一般认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根源是全球性流动性过剩、过度的融资套利和松弛的风险控制所致。值得关注的是金融创新机制内含的道德风险和自循环机制,并由此对我国按揭贷款市场发展的启迪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静 林琦
自2007年8月份全面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愈演愈烈,已成为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一场金融风暴。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提出了警示。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与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前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时,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又存在着特殊风险,因而应针对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特殊问题,制定有效对策,化解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由于美国房价的持续下跌以及房贷违约率的上升,美国次级债风波席卷全球。从7月中下旬以来,全球主要指数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我国A股市场也是受到了短暂的波及。显然,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金融风暴全球共振之际,我们更加应该引以为戒,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剖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房地产金融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应以创新化解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
关键词:
次级债 房地产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细松
美国次贷危机缘于资产证券化,但资产证券化本身不是危机的主要成因。金融创新还强化了金融脆弱性,使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下降,因而成为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之一。问题还在于,有缺陷的资本市场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在负向冲击时它推进了虚拟经济崩溃向实体经济衰退的转化。因此,要防控资产证券化负向功能的快速膨胀,重点是加强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工具及其风险的监管,同时坚持金融市场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谷冬青
次债危机尽管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但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的防范。从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债危机的成因,探讨了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尤其是重点探讨了提前还款风险、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在我国的严重性,阐述了我国应该采取杜绝次级按揭的发行、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等措施来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次债危机 资产证券化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魏润卿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房地产金融创新是化解风险、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创新建议,同时指出金融创新过程中要吸取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防范金融创新带来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次级债危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车亮亮
道德风险作为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一种典型的损人利己行为。在本次危机中所有金融主体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都不惜践踏法律、背弃金融伦理和突破道德底线,忽视了风险的防范和责任的承担以致危机的发生。而"经济人"过度逐利、金融信息的不对称、合同的不完全及其实施障碍是引发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法的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道德风险治理,秉持效率与安全并重的价值理念,建立有效的系统性风险管控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特别保护,建立权责一致的金融法责任制度,惟此才能有效防止道德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后危机时代 国际金融法 创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阎建军 关凌
本轮金融危机与次贷产品链条及其机理缺陷直接相关。本文对资产证券化中的两种保险机制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做了探讨。研究发现:按揭保险业发挥了逆周期的稳定器功能,减缓了系统性风险对住房金融体系冲击。债券保险业较深介入次贷债券及其衍生品的供需链条之中,是导致本轮金融危机中系统性风险爆发的一环。在对二者不同的风险特征做了比较分析之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完善中国保险业业务结构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按揭保险 债券保险 金融危机 资产证券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程雪军 赵畅 李正雨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提升和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消费金融与资产证券化不断融合,促进了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从短期出现到快速流行,既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创新发展,也带来了风险挑战。本文采用归纳研究方法,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确认资产证券化的判据,将资产证券化风险划分为法律政策风险、基础资产风险、交易结构风险及参与机构风险;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典型案例(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切入,深度剖析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结合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成因及其次贷危机防范经验,揭开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普罗透斯面纱,并提出针对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孙文 徐文涛
从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着重从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入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曾芳琴
该文在对次级债及次级债危机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次级债危机爆发的蔓延机制,指出在金融衍生产品的帮助下,次级债危机蔓延到了金融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了金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参与主体;进而对市场各方参与主体作了简要的评析。
关键词:
次级债危机 蔓延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鸾 宋菁菁 刘国超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结构性金融产品,投资人难以穿透观察底层基础资产,且交易主体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为实现各自利益,会做出损害利益相关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声誉理论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良策,本文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首先构建了声誉共同体模型解释声誉控制道德风险的机理,其次采用序贯博弈推导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声誉模型中的“主导者”为发起人,最后重点分析发起人声誉模型,根据声誉动态、期间贴现因子、误报的发起人收益区分最低成本分离均衡、完全分离均衡、部分混同均衡和完全混同均衡,研究声誉如何帮助投资人区分发起人类型及甄别其道德风险行为。本文得出声誉共同体的声誉价值即为其道德风险行为获益的机会成本,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道德风险的重点在于控制发起人道德风险,风险自留减少可以成为其声誉提高的信号这三项结论。本研究对分析结构性金融产品交易主体的声誉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对声誉实证研究也有一定启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雪梅
由于评级机构对次级债众多新产品的信用状况和特点认识不足,对次级债产品的评级模型缺乏历史数据的检验,加之评级机构经营模式中的利益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风险控制效果等,一场涉及美国众多金融机构的次级债危机正在全球蔓延,并逐步演变为一场全球信用危机。对此,应重新审视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运营机制的固有缺陷,并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规范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一是大力发展评级业,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二是加强对评级对象信用风险的研究;三是不断完善评级机构内容风险控制机制;四是加强对信用评级业的监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符浩东
次级贷危机即银行住房信贷在次级贷资产证券化推动下通过杠杆效应扩张信用,而后在房地产进入熊市时引发金融风险报复性回归,导致资本市场市值严重紧缩和流动性恶化的过程。从次级贷作为分散风险的工具,在实现金融产品创新、分散风险的同时进而演变成席卷全球金融风暴的过程看,次级贷发展的教训在于忽略了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规模及其信用评级的监管,放大了信用风险,失去了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关键时机,稳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进程与建立重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成为战略性的课题。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权证、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创新进程的加快,市场风险总量呈现不断累积的态势。建设一个充分确保风险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