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2)
- 2023(12446)
- 2022(9963)
- 2021(8867)
- 2020(7835)
- 2019(17969)
- 2018(17473)
- 2017(34758)
- 2016(18475)
- 2015(21086)
- 2014(21071)
- 2013(21055)
- 2012(19622)
- 2011(17588)
- 2010(17980)
- 2009(17344)
- 2008(16629)
- 2007(15096)
- 2006(13194)
- 2005(12201)
- 学科
- 济(84395)
- 经济(84304)
- 业(53751)
- 管理(51925)
- 企(43405)
- 企业(43405)
- 方法(40144)
- 数学(35941)
- 数学方法(35643)
- 中国(28631)
- 融(28306)
- 金融(28304)
- 银(25939)
- 银行(25909)
- 行(24975)
- 财(23699)
- 农(22676)
- 制(18357)
- 业经(18177)
- 地方(18094)
- 贸(16035)
- 贸易(16023)
- 务(15650)
- 财务(15612)
- 财务管理(15574)
- 易(15570)
- 农业(15482)
- 学(15372)
- 企业财务(14928)
- 理论(12429)
- 机构
- 大学(270410)
- 学院(267546)
- 济(116479)
- 经济(114179)
- 管理(101829)
- 研究(89753)
- 理学(87611)
- 理学院(86664)
- 管理学(85191)
- 管理学院(84685)
- 中国(74743)
- 京(56138)
- 财(55952)
- 科学(51761)
- 所(45081)
- 农(44877)
- 财经(44695)
- 中心(44052)
- 研究所(40642)
- 江(40630)
- 经(40579)
- 经济学(38065)
- 业大(37945)
- 北京(35510)
- 农业(35255)
- 经济学院(34712)
- 范(33959)
- 师范(33593)
- 财经大学(33362)
- 州(32895)
- 基金
- 项目(173974)
- 科学(137270)
- 研究(128049)
- 基金(127445)
- 家(109862)
- 国家(108951)
- 科学基金(93684)
- 社会(83030)
- 社会科(78904)
- 社会科学(78880)
- 省(67334)
- 基金项目(66804)
- 教育(59600)
- 自然(58569)
- 自然科(57298)
- 自然科学(57283)
- 划(56332)
- 自然科学基金(56292)
- 资助(53205)
- 编号(51707)
- 成果(42910)
- 部(39753)
- 重点(39561)
- 发(37980)
- 创(36367)
- 课题(35766)
- 国家社会(34957)
- 教育部(34602)
- 创新(34025)
- 科研(33664)
共检索到404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超英
只限于从微观上考虑证券化是不能完整地理解证券化及其所实现的债权流动化的含义的。本文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对证券化金融中介与银行等其他金融中介进行了比较分析 ,内容包括经营理念、功能性和资源配置制度等。将证券化作为特定的金融技术 ,从资金循环结构角度分析了证券化的金融中介的意义。
关键词:
证券化 金融中介 比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曾远
跨国资产证券化由许多相互独立的交易环节构成,对外国法人的认许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承认外国法人在内国具有相应的权利能力是在尚未出现相关国际统一实体法时从国内法入手解决跨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出现的法律冲突的重要手段。我国对外国法人的认许经历了有无到有、由紧至松的过程,这一趋势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外国法人在我国的直接运作或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剑锋 徐万肖 吴京
本文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破产隔离条款采用与否的现象差异理解为追求交易成本之和最小化过程中的合约选择问题。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信息披露制度越完善,原始权益人选择破产隔离条款的概率越高,并由此带来交易成本的下降;第二,与高信用和低信用两类主体相比,破产隔离更有利于降低中等水平信用主体的交易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超英
本文主要分析了金融的证券化和不动产的证券化的有关问题 ,包括金融的证券化和不动产的证券化的分类与要素 ,金融的证券化对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于不动产的证券化的基本分析。在金融的证券化对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中 ,主要是从债权的流动性和交易费用降低这两个侧面来分析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在对于不动产的基本分析中 ,分析了结构证券、职能化和机构化问题。
关键词:
金融证券化 不动产证券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晔 马晔华
当今世界 ,“经济金融化”已经逐步让位于“金融证券化” ,这是因为证券化可以增加资产的流动性 ,达到更适应当今社会趋于增强金融流动性 ,降低金融风险性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当今世界其他国家金融证券化的活动表现 ,提出我国的金融证券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崇正
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证券化程度是很低的 ,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发展远远不相适应。中国的资本形成的一个严重不足 (缺陷 )在于直接融资薄弱 ,即金融资产证券化程度很低 ,这正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企业资金普遍短缺和国有企业间接融资比率大、成本高、效益差的主要原因所在。
关键词:
中国 金融市场 证券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东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 ,在我国有引进与发展的必要 ,它对缓解和处理不良金融资产能够发挥作用并提高市场流动性。但我国哪些金融资产可以证券化 ,支撑该种证券化的市场需求力量有多大 ,起码的市场需求力量又取决于哪些条件 ,则是金融资产证券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资产支持证券ABS 供给需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宣昌能 王信
美国"发起-配售"模式的房贷证券化过程过于复杂、透明度不高,缺乏必要监管,导致金融机构风险收益严重不对称,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欧洲通过发行表内双担保债券为房贷融资,安全性高得多。本文分析美国房贷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欧美资产证券化模式的差异,概述金融危机以后欧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变化,最后得出简要结论和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超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翠华
资产证券化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的重大金融创新 ,由此而引起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革命。作为一种创新的技术手段 ,它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经验。本文试图从中美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制度背景分析入手 ,说明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不良资产 资产证券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薛敬孝 曾令波
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金融证券化的趋势,即直接金融的发展快于间接金融的发展,证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金融证券化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现实背景,受到信息技术进步的直接推动,与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密不可分。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也加快了金融证券化的进程。从理论上分析,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在收集信息、节约交易费用、处理风险方面各有特点,但总体上直接金融是更有效率的融资方式。金融证券化提高了金融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影响;导致了西方国家金融结构的趋同和融合。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证券化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融 金融中介 证券化 金融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维和 陈方正
资产证券化如同许多金融创新一样 ,最早起源于美国 ,而美国也是目前资产证券化最为发达的国家。资产证券化 (Securitization)的内涵是 ,将在当前和未来可产生现金流而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组合为特定的资产集 ,再配以相应的金融服务支持 ,将之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资产支持证券 (Asset -Backedsecuritization)的过程。简言之 ,资产证券化是将特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转化为可交易证券的金融过程。与一般的金融过程或融资过程相比较 ,资产证券化具有独特的金融特性 ,本文拟对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金融特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炳熙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出现,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显著标志;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开放。本文从资产证券化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金融稳定和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分析入手,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提高货币、信贷政策实施效率,实现金融的长期稳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金融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创新之一,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资产证券化业务似乎成为一个禁区。资产证券化在我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是否应当停止,抑或应当进一步推进?通过对我国金融机构已经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析,本文发现我国现阶段的资产证券化风险可控性程度高,再加上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信用风险和流动性压力逐渐加大,在我国稳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认为,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应当从资本监管、会计监管、信息披露及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资产证券化相关风险的控制。
关键词:
金融机构 资产证券化 风险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世清
保险风险证券化可分为两大类:产险证券化和寿险证券化。产险证券化不同于寿险证券化,前者通常是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将巨灾峰值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后者主要是作为融资工具来缓解资金和准备金压力。但是,极端死亡率债券和巨灾债券相似,均在于转移巨灾峰值风险。产险证券化面临基差风险和道德风险,而寿险证券化有利息风险、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