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5)
2023(8527)
2022(7327)
2021(6517)
2020(5882)
2019(13387)
2018(13081)
2017(26239)
2016(14264)
2015(16441)
2014(16668)
2013(16760)
2012(15962)
2011(14569)
2010(14556)
2009(13670)
2008(13923)
2007(12539)
2006(10772)
2005(9649)
作者
(42621)
(35809)
(35748)
(34152)
(22823)
(17283)
(16630)
(13953)
(13460)
(12782)
(12233)
(12017)
(11316)
(11237)
(11220)
(11165)
(11144)
(10614)
(10412)
(10350)
(8909)
(8839)
(8709)
(8131)
(8122)
(8094)
(7978)
(7966)
(7188)
(7096)
学科
(70309)
经济(70243)
管理(43613)
(41048)
方法(36885)
数学(33453)
(33381)
企业(33381)
数学方法(33218)
(18749)
(16088)
地方(15809)
中国(15214)
(13066)
(12822)
财务(12798)
财务管理(12764)
业经(12760)
企业财务(12208)
(11960)
贸易(11958)
(11539)
农业(10939)
(10638)
(9845)
(9731)
金融(9728)
地方经济(9645)
环境(9484)
(9288)
机构
大学(218420)
学院(215375)
(90758)
经济(88931)
管理(86033)
理学(74469)
理学院(73654)
管理学(72584)
管理学院(72155)
研究(69167)
中国(53249)
(45015)
(42618)
科学(41934)
(35062)
(34597)
财经(34576)
中心(33746)
(32126)
研究所(31584)
(31370)
业大(30965)
经济学(28948)
(27989)
北京(27937)
师范(27739)
农业(27506)
经济学院(26580)
(25759)
财经大学(25731)
基金
项目(143855)
科学(114101)
基金(106068)
研究(104618)
(91702)
国家(91010)
科学基金(78521)
社会(67451)
社会科(64079)
社会科学(64060)
基金项目(56472)
(55521)
自然(50412)
自然科(49237)
自然科学(49221)
教育(48789)
自然科学基金(48397)
(47168)
资助(44072)
编号(43167)
成果(35606)
(33146)
重点(32446)
(30881)
(29299)
教育部(28614)
课题(28510)
国家社会(28292)
科研(28059)
人文(27814)
期刊
(92395)
经济(92395)
研究(58738)
中国(38131)
(34354)
学报(33498)
科学(29269)
(29231)
管理(27043)
大学(24415)
学学(22773)
(19873)
金融(19873)
农业(19505)
教育(19016)
技术(18108)
财经(17630)
经济研究(15363)
(14987)
业经(14388)
图书(14222)
问题(12830)
理论(12066)
统计(11702)
技术经济(11501)
实践(11070)
(11070)
(10837)
(10642)
(10566)
共检索到309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奕明   林文雄   王玮璐  
通过对国内证券分析师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我国证券分析师的日常工作、使用的信息来源、关注的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以及所使用的证券分析工具,了解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等问题的认识。我们的主要结论是,我国证券分析师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证券分析师的工作经历时间偏短;比较注重公开披露信息,而较少通过直接接触如公司新闻发布会、电话或走访等方式获取资料;对股权变动、一般财务数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信息比较重视,但对治理结构、薪酬结构、人员素质和审计意见等重视得还不够;分析手段和理论基础都偏弱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奕明  金洪飞  
本文通过对分析师信息收集方式、分析技术和手段、选股动机等几方面的 Probit 分析,发现他们已有一定的声誉构建意识,但关注的层面有别。在建立公司内部声誉和机构投资者客户层面的声誉时会更多地通过私人信息的收集、分析手段的运用来积累,但面对社会大众的市场声誉却未发现这种主动性。分析师非常看重信息资源的优势,私人信息是分析师获得声誉的基础。分析师在积累自身声誉时,对技术面甚至形象面考虑较多,而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一类的道德面重视不够。这一结论也表明,中国缺乏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无论是证券公司内部还是在整个市场,都没有将分析师声誉与其回报联系起来。由此我们建议,尽快建立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博  邓楠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以信息中介假说和业绩压力假说为理论基础,考察了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倒U形影响,但呈现抑制作用的样本较少,更多呈现出促进作用,且结论在2SLS及GMM估计下依然稳健;(2)分析师关注通过信息解读与业绩压力机制共同影响研发投入;(3)明星分析师关注会引起管理层业绩压力,从而造成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而低声誉分析师关注不引起该效应;(4)高机构持股可缓解业绩压力效应,使分析师关注促进研发投入提升。本文对于解读分析师功能及分析师与微观企业研发投资决策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视角,拓展了企业研发投资研究的逻辑边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小驰  欧阳婧  岳衡  
证券分析师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考察了海外的证券分析师对我国上市公司做出预测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分析师倾向于预测经营质量好且风险较小的公司,这表现为,同未被预测的上市公司相比,被预测的上市公司总资产较多、权益收益率较高、净利润增长率较高、每股盈利对股价比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应计项目占总资产比率较低。同时,分析师倾向于预测治理结构较好的公司,表现为被预测的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率较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流通股比例较低、实际控制人更可能为非各级政府。本文是第一个研究海外分析师选择被研究公司的决定因素的文章,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学术界以及证券分析行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方飞  姜永娴  李苏  赵一凡  
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操纵,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价值。而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媒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进行预测,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引起证券分析师的关注。文章使用2006—201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分析师关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能显著降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这一结果在全样本回归、盈余管理"嫌疑"样本回归、分析师关注残差回归、券商关闭与合并的准自然实验回归以及沪深300指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回归中均稳定地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而分析师会因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而向下修正其盈利预测,这可能是分析师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常  杨华领  李沁洋  
本文以2002—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证券分析师关注对成本黏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越多分析师关注的公司,其成本黏性显著越低,并且这种关系受公司内部股权结构和外部市场化水平的影响;在国有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及市场化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师关注对成本黏性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明星分析师及团队分析师的关注能更好地抑制成本黏性。本文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分析师发挥监督作用的机制和情境,而且有助于深化成本黏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降低企业的成本黏性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奕明  林文雄  
本项研究在对证券分析师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学历、经验、工作环境以及信息收集途径等因素对证券分析师的分析会产生什么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的信息关注深度、分析能力和分析质量受信息收集途径的影响很大,采用"公司调研"方式与信息关注深度及分析质量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分析能力强弱以及分析质量高低则与"使用间接信息来源"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这些因素中,学历和经验的影响相对较弱。学历主要对分析能力有较大影响,而工作经验则对分析质量有较大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窦欢  王会娟  
本文采用2009年至2011年新上市的281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私募股权投资如何影响证券分析师对被投资企业上市的关注程度。结果发现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企业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证券分析师关注,并且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也更加准确,这与私募股权投资的认证假说和市场能力假说相符。此外,相比非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企业在上市时受到更多的证券分析师关注,并且分析师预测准度也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参与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越多,对该上市公司关注的证券分析师越多,但并未发现对分析师预测准度的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PE与证券分析师的文献,也为我国如何加强建设内资PE团队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鑫  吴祥  
文章利用证券分析师对股票推荐后,股价的变动来测量证券分析师股票推荐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相比较行业层面的信息,证券分析师更青睐于生产公司层面的信息,收集行业层面信息的动机偏低;公司的股价波动性越大,分析师将生产更多公司层面信息,而当公司股价波动性越小,公司所属行业的β系数值越大,分析师将生产更多的行业信息。最后,借助于文章的结论,指出投资人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证券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从而提高投资收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玉  刘雨杰  张俊民  
本文选取2007-2012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卷入影响较大的财务丑闻的审计师作为声誉受损样本,通过考察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特征是否受到审计师声誉受损的影响,分析证券分析师是否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与审计师声誉未受损的上市公司相比,证券分析师对审计师声誉受损的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盈余预测准确度下降,乐观程度显著下降,分歧度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对审计师声誉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并通过盈余预测特征将审计师声誉的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审计师声誉机制在证券分析师这一特殊行业内正在逐渐形成。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蔡卫星  曾诚  
本文基于证券分析师的决策行为,采用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数据,研究了上市公司多元化水平与证券分析师关注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公司的多元化水平越高,证券分析师对其关注度越低,其原因在于随着公司多元化水平的提高,证券分析师获取公司信息所需付出的成本也相应提高,而信息成本的提高往往会驱使证券分析师放弃关注这样的公司;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相关多元化的公司相对于非相关多元化的公司更受证券分析师的青睐,其原因在于相关多元化的公司由于公司业务之间具有相关性,证券分析师获取的信息和应用的技术都具有共通性,这会减少证券分析师的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顺玲  
理论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与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的关注程度不存在关联,但是行为金融学指出,大量的投资者关注度会影响企业管理层和审计师的决策判断。选择2012—2019年存在"非标"审计意见的379家企业,利用面板Logistic模型分析了投资者关注对企业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并判断证券分析师评级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投资者关注度上升将显著提高企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并且在"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对象中,这一影响更为明显。证券分析师的正面评级会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即随着证券分析师的正面评价值越高,投资者关注度提高企业"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将下降。此外进一步发现,投资者关注度上升能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说明投资者关注会增加管理层的风险意识,降低了盈余操纵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晓路  
资本市场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基础是存在发达的信息中介,并能够向市场传播信息以提高股价的信息含量。然而,在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作为信息中介代表的证券分析师,其在传播信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尚有待于证据的支持。基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与股价噪音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证券分析师传播信息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并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奕明  饶艳超  陈月根  李鹏程  
本文是对我国证券分析师1994-2003年1156份“年报分析”的调查。我们发现,总体上看,证券分析师对年报信息的使用能力在提高,对管理信息和会计信息的使用频率都有所上升,且会计信息的使用比例远高于管理信息。但是,在会计信息中,对盈利能力特别关注。此外,证券分析师使用的财务分析工具和方法一般还只停留在常用比率分析上。在这类分析报告中,很少有预测分析。可以说,预测分析是我国证券分析中最为薄弱的地方之一,也很少有分析师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具体的买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  王昊  苑珺  
基于我国卖方分析师2004-2013年的财务预测数据,研究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对卖方分析师预测精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可以显著影响卖方分析师预测精度。上市公司信息质量越低,分析师预测精度越低。目前我国卖方分析师实际上无法预先识别出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变化,改善证券市场信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证券分析师预测精度。这一结论为解释卖方分析师追踪行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为上市公司完善信息自愿披露机制提供了有益启示,也为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分析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