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3)
- 2023(16674)
- 2022(14569)
- 2021(13499)
- 2020(11726)
- 2019(26939)
- 2018(26593)
- 2017(51062)
- 2016(28450)
- 2015(32118)
- 2014(32090)
- 2013(32079)
- 2012(29448)
- 2011(26579)
- 2010(26543)
- 2009(24555)
- 2008(24623)
- 2007(21950)
- 2006(18989)
- 2005(16715)
- 学科
- 济(109930)
- 经济(109804)
- 管理(88677)
- 业(82377)
- 企(69619)
- 企业(69619)
- 方法(55782)
- 数学(48390)
- 数学方法(47929)
- 财(32614)
- 农(29285)
- 中国(26838)
- 学(25702)
- 业经(24126)
- 务(22157)
- 财务(22076)
- 财务管理(22024)
- 贸(21436)
- 贸易(21429)
- 地方(21197)
- 企业财务(20837)
- 易(20760)
- 制(20540)
- 农业(19690)
- 理论(18244)
- 和(17807)
- 银(17177)
- 技术(17151)
- 银行(17094)
- 环境(16892)
- 机构
- 大学(409005)
- 学院(406062)
- 管理(162001)
- 济(156846)
- 经济(153254)
- 理学(139640)
- 理学院(138043)
- 管理学(135665)
- 管理学院(134920)
- 研究(133462)
- 中国(100460)
- 科学(87472)
- 京(86923)
- 农(75744)
- 财(73724)
- 所(69379)
- 业大(67355)
- 研究所(63457)
- 中心(61887)
- 农业(60355)
- 江(60026)
- 财经(58988)
- 北京(54448)
- 经(53631)
- 范(51582)
- 师范(50919)
- 州(48553)
- 院(47722)
- 经济学(46577)
- 财经大学(43991)
- 基金
- 项目(279520)
- 科学(216645)
- 基金(201558)
- 研究(195926)
- 家(178564)
- 国家(177107)
- 科学基金(150251)
- 社会(121079)
- 社会科(114713)
- 社会科学(114677)
- 省(110259)
- 基金项目(108282)
- 自然(101763)
- 自然科(99348)
- 自然科学(99315)
- 自然科学基金(97551)
- 划(93373)
- 教育(90291)
- 资助(83585)
- 编号(79310)
- 成果(63154)
- 重点(62855)
- 部(60964)
- 发(58385)
- 创(57770)
- 科研(54728)
- 课题(54406)
- 创新(53994)
- 计划(53452)
- 大学(51611)
- 期刊
- 济(167237)
- 经济(167237)
- 研究(112326)
- 中国(75433)
- 学报(73940)
- 农(66983)
- 科学(63592)
- 财(58497)
- 管理(58143)
- 大学(53897)
- 学学(51060)
- 农业(45450)
- 教育(39600)
- 融(34197)
- 金融(34197)
- 技术(33990)
- 财经(28682)
- 业经(27674)
- 经济研究(26280)
- 业(25660)
- 经(24403)
- 问题(21982)
- 版(20890)
- 图书(20878)
- 科技(20274)
- 技术经济(20180)
- 理论(19429)
- 业大(18817)
- 商业(18554)
- 资源(17880)
共检索到584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方飞 姜永娴 李苏 赵一凡
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操纵,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价值。而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媒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进行预测,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引起证券分析师的关注。文章使用2006—201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分析师关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能显著降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这一结果在全样本回归、盈余管理"嫌疑"样本回归、分析师关注残差回归、券商关闭与合并的准自然实验回归以及沪深300指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回归中均稳定地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而分析师会因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而向下修正其盈利预测,这可能是分析师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玉 刘雨杰 张俊民
本文选取2007-2012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卷入影响较大的财务丑闻的审计师作为声誉受损样本,通过考察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特征是否受到审计师声誉受损的影响,分析证券分析师是否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与审计师声誉未受损的上市公司相比,证券分析师对审计师声誉受损的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盈余预测准确度下降,乐观程度显著下降,分歧度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对审计师声誉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并通过盈余预测特征将审计师声誉的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审计师声誉机制在证券分析师这一特殊行业内正在逐渐形成。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证券分析师 盈余预测特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芳 吴祥
本文以2004~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管理层针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其行为的选择偏好问题,研究发现:机构投资人持股比例越高、盈余—价值相关性越高、预期成长性越好,以及上一年度实现了分析师预测值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层越有动机去实现分析师的预测值;在实现方式选择上,相对于盈余管理,大多数管理层更倾向于采用预期管理。本文也发现,盈余—价值相关性高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层偏好使用盈余管理;而公司成长预期较好或上一年度实现分析师预测值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层倾向于使用预期管理;对于机构投资人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行为选择没有明显偏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德洪 文静
文章以我国前10大证券机构发布的2010年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结果为基础,根据盈余预测误差的大小将样本公司划分为四类,分别研究每一类样本公司是否会为了迎合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而进行盈余调整以及调整的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在0%~20%范围内的公司、大于20%的公司以及在-20%~0%范围内的公司都会为了迎合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而调增了实际盈余,且盈余预测误差在0%~20%范围内的公司比盈余预测误差大于20%的公司和盈余预测误差在-20%~0%范围内的公司调增实际盈余的程度都大;而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小于-20%范围内的公司,其调整实际盈余的行为则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春江
本文深入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下证券分析师追踪对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跟踪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且非国有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对证券分析师跟踪的反应更加敏感。
关键词:
产权性质 分析师跟踪 盈余管理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祖光 冀珂瑜
自媒体时代证券分析师是否通过挖掘会计信息进而改变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文章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传统收益模型和考虑成长期权后的收益模型,采用OLS回归研究分析师覆盖和预测偏差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分析师覆盖有利于将更多会计盈余信息并入股票价值,从而提高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2)预测准确的分析师团队有利于将更多会计盈余(包括未预期盈余)信息并入股票价值。进一步考虑产权性质的异质性区分国有和民营企业研究上述结论不变,但发现证券分析师在挖掘国有和民营企业未预期盈余信息方面存在差异,分析师覆盖能够提高国有企业非预期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民营企业非预期盈余反而会削弱分析师覆盖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会计信息仍然是分析师预测的重要依据,高质量的分析师队伍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效率,但证券分析师在揭示民营企业非预期盈余所包含的信息方面还需要改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震 熊金武
利用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与分析师关注显著正相关,这种正相关程度随着经理人承受的市场压力的提高而减少,但随着分析师群体对公司迎合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通过配合机制实现。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盈余管理 承销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叶陈刚 刘猛
本文以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监督者和压力者两种角色考察了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越高,上市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越少,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不降反升,这说明分析师关注能有效监督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促使管理者转向更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不同产权性质下公司管理者面临的压力不同,分析师关注对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强,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龙 于翔
本文从信号传递的角度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问题。具体而言,本文探讨了分析师会通过哪些信号来向市场表明自己的分析师报告的盈余预测准确度更高,以及这些信号是否有助于分析师获得市场认可。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发布每股经营现金流预测以及组成团队来发布报告这两个信号均能够将盈余预测准确度较高的分析师报告区分出来,此外这些信号也有助于分析师获得市场的认可。
关键词:
盈余预测准确度 信号传递 证券分析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杰 洪洁瑛
中国的证券分析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预测时预测行为是否有效?如果预测行为无效,其原因何在?利用2005—2007年国内856名分析师对1005家上市公司的盈余状况进行的5522次预测数据,借鉴Chen和Jiang(2006)的分析方法,本文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论分析师对公司盈余的个人预测比市场共识更加乐观或悲观,他们对公司盈余的预测行为都是无效的,表现为基于其私人信息的高权重预测行为;其原因不是分析师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或追求股票交易佣金的主观动机,而是分析师追求更高外在显示能力的主观动机和中国上市公司较差的信息披露质量。本文的结论对于投资者如何借鉴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以及相关各方...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盈余预测行为 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力榕
本文选取2009-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寻求我国市场中证券分析师公司治理作用直接和间接的证据。基于盈余管理视角,实证考察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的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与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证实了过度自信假说、合谋假说的观点,说明我国市场中的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缺乏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力榕
本文选取2009-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寻求我国市场中证券分析师公司治理作用直接和间接的证据。基于盈余管理视角,实证考察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的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与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证实了过度自信假说、合谋假说的观点,说明我国市场中的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缺乏有效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世亮 徐高彦 董文昊 黄永春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宏观经济发展与微观企业决策的重要来源和依据。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产业政策为切入点,采用200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机理以及分析师关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提高企业市场预期以及引致新闻媒体关注,进而对企业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相比于应计盈余管理,产业政策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调节作用检验发现:分析师关注可以加快产业政策信息的有效和准确传递,降低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因而强化了产业政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揭示产业政策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激励作用以及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放大器”功能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优化产业政策制定与执行、引导分析师信息传递和价值发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梅 蔡昌 倪筱楠
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减持、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融资约束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分析师关注弱化了大股东减持与应计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但强化了大股东减持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分组检验发现:上述结论只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样本公司中成立;在非国有公司,分析师关注对大股东减持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并无显著影响。研究拓展了内部人交易经济后果和分析师治理相关理论研究,为发挥分析师的外部监督作用、抑制大股东减持套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玉 张俊民 刘雨杰
本文实证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基于2008~2012年中国证监会公告的5起重大会计师事务所处罚案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后,证券分析师对其审计客户的盈余预测质量显著下降,具体表现为预测准确度显著下降,预测分歧度显著增大,悲观性倾向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