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2)
- 2023(7022)
- 2022(5977)
- 2021(5487)
- 2020(4840)
- 2019(11152)
- 2018(10672)
- 2017(21703)
- 2016(11665)
- 2015(12905)
- 2014(12829)
- 2013(13084)
- 2012(11986)
- 2011(10602)
- 2010(10626)
- 2009(9728)
- 2008(9865)
- 2007(8801)
- 2006(7448)
- 2005(6655)
- 学科
- 济(52823)
- 经济(52764)
- 业(43326)
- 管理(42477)
- 企(38868)
- 企业(38868)
- 方法(32345)
- 数学(29647)
- 数学方法(29434)
- 财(20336)
- 务(15301)
- 财务(15289)
- 财务管理(15247)
- 企业财务(14814)
- 制(12890)
- 中国(10491)
- 银(10142)
- 银行(10134)
- 业经(10111)
- 融(9981)
- 金融(9980)
- 农(9870)
- 行(9528)
- 体(9294)
- 技术(8998)
- 体制(8301)
- 贸(8246)
- 贸易(8243)
- 易(8005)
- 学(8003)
- 机构
- 大学(169032)
- 学院(166096)
- 济(71711)
- 经济(70411)
- 管理(70348)
- 理学(61595)
- 理学院(61039)
- 管理学(60286)
- 管理学院(59968)
- 研究(49502)
- 中国(40883)
- 财(37612)
- 京(33584)
- 财经(30391)
- 科学(28134)
- 经(27913)
- 中心(24063)
- 农(23826)
- 所(23816)
- 江(23424)
- 财经大学(23205)
- 业大(23111)
- 经济学(22774)
- 研究所(21404)
- 商学(20864)
- 经济学院(20836)
- 商学院(20719)
- 北京(20508)
- 农业(18770)
- 州(18653)
- 基金
- 项目(113893)
- 科学(91878)
- 基金(87051)
- 研究(80091)
- 家(75443)
- 国家(74891)
- 科学基金(66162)
- 社会(54173)
- 社会科(51794)
- 社会科学(51779)
- 基金项目(46100)
- 自然(43795)
- 省(42925)
- 自然科(42913)
- 自然科学(42902)
- 自然科学基金(42197)
- 教育(37797)
- 资助(36937)
- 划(36275)
- 编号(29641)
- 部(27239)
- 重点(25454)
- 教育部(24073)
- 创(23909)
- 成果(23633)
- 人文(23254)
- 国家社会(23131)
- 科研(22682)
- 创新(22373)
- 发(22222)
共检索到235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怡
本文使用DEA模型,对中国39家证券公司2003-2006年自营业务绩效和证券行业分类监管规则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弱市中创新类券商的自营绩效不如规范类券商,原因在于市场投资机会缺乏和券商应变能力不足,同时创新类券商在过度等资上存在失误。常规监管阶段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则的有效性比综合治理阶段大大提高,但仍需从弱化净资本指标、强化盈利性指标两方面进行改进。鉴于过度筹资是券商的普遍问题,监管者应根据市场状况调整监管措施,弱市中限制各类券商的负债规模。
关键词:
证券公司 自营绩效 分类监管 DEA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怡 田穗
对2004-2006年证券行业和abc公司自营业务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年份abc公司的投资能力表现出不同水准,但总的趋势是择时能力和择股能力在不断提高。证券行业2005年和2006年的择时能力不如2004年,2005年、2006年行业内公司的盈利能力开始分化。经过模型验证,基于持仓的分析方法与基于收益的方法结论相同,可以为实务界采用。
关键词:
证券公司 自营业务 绩效评价 择时能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怡
按照国际清算银行(BIS)颁布的新资本充足率规范,以49个中国证券公司实际自营投资组合为样本、采用基于VaR的内部模型法,估算各证券公司自营投资的市场风险和应计提资本,并以之检验中国证券公司新老资本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后的2006版资本监管制度比老制度有所改善,但对风险的反映不如内部模型法准确,中国监管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采用内部模型法。因主要品种风险调整比例设置偏低,新制度平均低估证券公司自营风险29%,建议监管规则调整上海180指数股票、ST类股票、基金、企业债、可转债等品种的风险调整比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保明
2016年第4季度,我国债券市场剧烈下跌,流动性风险凸显。证券公司债券自营业务风险管控工具疑似失灵。证券公司如何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动态决策,采取切实有效行动,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理论推导,剖析典型案例,突破常规认知逻辑,得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证券公司 自营业务 流动性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保明
2016年第4季度,我国债券市场剧烈下跌,流动性风险凸显。证券公司债券自营业务风险管控工具疑似失灵。证券公司如何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动态决策,采取切实有效行动,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理论推导,剖析典型案例,突破常规认知逻辑,得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证券公司 自营业务 流动性管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郝旭光
论文提出了证券监管有效性系统并分析了监管有效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增强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新的分析框架。要增强证券监管的有效性,需要正确的监管理念,合理的监管目标,目标和结果的一致,完善的证券市场监管法律法规,重视上市公司诚信,强调监管行为的针对性和证券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
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 监管行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陶虎
本文对中国证券业的价格规制和进入规制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指出现行监管措施并没有达到监管的目标 ,并据此提出了提高证券监管有效性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证券监管 价格规制 进入规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晚发 刘颖斐 赵仲匡
自2016年债券市场集中爆发违约以来,承销商在债券承销中的作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以往研究分析了承销商对股票发行的影响,本文利用《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公布的承销商评级数据,以2009—2016年公司债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评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承销商评级与债券信用利差负相关,这一影响在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2)高评级的承销商能识别企业的事前盈余管理水平,降低企业事后的违约风险,同时其承销的债券在临近违约时更可能实施债务重组而非直接违约。机制检验显示,承销商评级主要通过信息效应与担保效应影响债券信用利差,其中,担保效应是主要渠道。本文首次研究了承销商评级影响债券信用利差的机制,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券商评级披露制度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军
随着中国加入 WTO,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接轨渐渐到来 ,研究我国集团化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愈来愈显得重要。分析了在新形势下我国集团化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制约因素 ,建立了我国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绩效评价模型。
关键词:
证券公司 治理结构 制约因素 绩效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祝瑞敏 李长强
本文以2002年以来31家证券公司的年报数据为样本,界定证券业净资本监管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联立方程、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的截面数据实证分析,研究我国证券公司的净资本监管效应。
关键词:
证券公司 净资本 资本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江涛 秦玉霞 纪建悦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管薪酬影响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机理,指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可以根据高管薪酬处于倒U型曲线的位置来判断薪酬激励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10家上市证券公司2005~2015年的经验数据,建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高管薪酬与我国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上市证券公司的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目前高管薪酬水平已经超过最优点,高管薪酬处于相对无效的状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菁
证券公司会在资本衡量监管制度的最低标准之上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内部标准,并可以适时进行调整。如美林公司设置的资本结构首要目标是:“以充足的股本资本吸收损失,支持公司战略,并且能在商业周期的任何阶段确保流动性以度过财务紧缩的时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苑德军 任志宏
我国证券公司监管体制应该采取集中型的证券公司管理体制,它体现了独立性、权变性和一致性三个特征;我国证券公司监管的基本原则包括防范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成本—收益原则和透明度原则;我国证券公司监管的核心则是对公司风险的监管,包括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监督、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建立风险的量化和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风险的内控机制、实施市场退出监管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华东
在对内幕交易监管有效性的分析上,由于研究方法和目标的不同,研究的结果也出现了很多分歧。本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从内幕交易法律的实施和国际监管的角度入手,对内幕交易监管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内幕交易监管是相对有效的。投资者信心、市场与法律的测度方法,以及投资者交易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内幕交易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内幕交易监管 监管有效性 内幕交易法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