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3)
- 2023(13600)
- 2022(11960)
- 2021(11000)
- 2020(9269)
- 2019(21274)
- 2018(21036)
- 2017(41296)
- 2016(22212)
- 2015(24930)
- 2014(24764)
- 2013(24553)
- 2012(22426)
- 2011(20264)
- 2010(20083)
- 2009(18586)
- 2008(18308)
- 2007(15977)
- 2006(13911)
- 2005(12321)
- 学科
- 济(90432)
- 经济(90296)
- 管理(71836)
- 业(66193)
- 企(56595)
- 企业(56595)
- 方法(44726)
- 数学(39220)
- 数学方法(38867)
- 财(27474)
- 农(22693)
- 中国(22165)
- 制(20490)
- 业经(20200)
- 学(17964)
- 务(17535)
- 财务(17468)
- 财务管理(17431)
- 企业财务(16631)
- 地方(16601)
- 贸(15854)
- 贸易(15847)
- 易(15351)
- 农业(14980)
- 环境(14660)
- 技术(14593)
- 银(14272)
- 理论(14263)
- 银行(14230)
- 体(14183)
- 机构
- 大学(321351)
- 学院(317314)
- 管理(130018)
- 济(129711)
- 经济(127016)
- 理学(113643)
- 理学院(112467)
- 管理学(110783)
- 管理学院(110191)
- 研究(101043)
- 中国(75154)
- 京(66852)
- 财(63529)
- 科学(60258)
- 财经(51048)
- 所(49179)
- 经(46495)
- 农(46492)
- 业大(45885)
- 中心(45885)
- 江(45154)
- 研究所(44284)
- 北京(41898)
- 经济学(40138)
- 范(39732)
- 师范(39378)
- 财经大学(38316)
- 院(36772)
- 经济学院(36466)
- 农业(36285)
- 基金
- 项目(220102)
- 科学(174788)
- 基金(162694)
- 研究(162094)
- 家(140186)
- 国家(139085)
- 科学基金(121322)
- 社会(104191)
- 社会科(98955)
- 社会科学(98934)
- 基金项目(86632)
- 省(84530)
- 自然(78602)
- 自然科(76776)
- 自然科学(76763)
- 自然科学基金(75434)
- 教育(74473)
- 划(70920)
- 资助(67011)
- 编号(65140)
- 成果(52819)
- 部(49770)
- 重点(48488)
- 创(45977)
- 发(45348)
- 课题(44191)
- 制(44062)
- 教育部(43566)
- 国家社会(43194)
- 创新(42904)
- 期刊
- 济(136560)
- 经济(136560)
- 研究(94927)
- 中国(57541)
- 财(49209)
- 学报(48256)
- 管理(47266)
- 科学(44084)
- 农(41681)
- 大学(37411)
- 学学(35255)
- 教育(32549)
- 农业(28592)
- 融(28240)
- 金融(28240)
- 技术(26010)
- 财经(25573)
- 经济研究(21918)
- 业经(21733)
- 经(21639)
- 问题(17848)
- 理论(16337)
- 图书(15076)
- 技术经济(15036)
- 科技(14940)
- 实践(14864)
- 践(14864)
- 现代(14149)
- 业(14110)
- 版(13885)
共检索到454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潇 陈卫东 高建勇
文章借助协整计量模型,从实证层面检验了我国证券交易所声誉激励机制的激励效应,旨在明确我国证券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协调改革的基本方向。研究表明,由证监会控制上市资源分配权而形成的交易所声誉激励机制的激励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声誉机制 激励效应 协整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潇 陈卫东
文章构建了一个证券交易所内部随机监督激励协调模型,分析了传统激励机制的低效成因,并进行了监督协调激励机制的设计。研究表明,在传统的激励机制中,委托人对经营与监管任务的执行都是同时连续监督的,因此,委托人要使两项任务由互替关系转变为互补关系的激励成本过大,从而引致连续监督机制低效。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经营 监管 机制设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柯湘
我国参与证券投资人数的增多及证券交易所监察系统和技术的进步,意味着受证券交易所处分的潜在人群范围的扩大。在此背景下,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纪律处分机制是否能够在既确保证券交易所监管力的同时也能保障受处分人受到公正的对待,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比较视角下对我国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机制存在的问题予以检讨,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纪律处分 市场监管 一线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浪南
证券交易所是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市场。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于17世纪初在荷兰成立的阿姆斯特丹征券交易所,在该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首批证券是由著名的东印度贸易公司发行的普通股。在发展初期,证券交易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如巴黎交易所设在桥上,伦敦交易所设在酒馆、教堂和露天市场,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设在新老教堂。大多数欧洲证券交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赵海军 华成
通过对证券交易所信息资源的外延分析表明,证券交易所信息资源的产权属性与信息资源的形成方式及其形态特征有直接的关系。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归纳出了基于产权属性的证券交易所信息资源的外延细分体系,使证券交易所在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角色权限及对上交所信息产权实施分类保护的科学依据更加明了。在当前环境下,证券交易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心应放在构建基于公司制的产权性信息资源体系和强化《证券信息经营许可合同》的产权保护力度上,同时也要保护市场参与者的私密信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梦黎
我国司法实践中通过区分证券交易所监管行为与非监管行为以决定诉讼类型的方式,将大部分案件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并且裁判结果构成了相对于普通投资者的"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赔偿结果上的双重豁免"。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证券交易所开展创新业务、提供数据服务及发生系统故障等新问题,本文提出以裁判性/非裁判性行为对监管/非监管行为加以补充的区分框架。司法机关出于对交易所自律的尊重保持谦抑,对裁判性行为遵循"穷尽救济"后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使其获得明示的或基于裁判结果意义上的"民事赔偿豁免";对于非裁判性行为,则纳入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裁量标准采改良版的"法规目的说",交易所依据自律规则作出的,主观上不存在过错的行为,不用承担民事侵权责任,且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秋艳
北京证券交易所是我国内地首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其股权治理机制对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具有示范效应。但在全球证券交易所不断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背景下,其行政性较强的一元股权结构开放性与兼容性不足,难以形成协调运转与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有业务混同与财产混同的风险,不利于市场化和“走出去”,无法满足我国证券交易所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对北京证券交易所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不仅能够破除一元股权治理结构的局限性,而且具有独特价值,有助于我国打造承接国际资本的平台,为我国全面推进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积累经验。对北京证券交易所而言,在股权多元化改造中,为保障国家合理的控制权,同时不损害证券交易所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应遵循弱化行政性、推动市场化的理念;为构建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可借鉴新加坡淡马锡国际私人有限公司的多元化治理模式,进行股东多元化和董事多元化改造,促进治理的多元化和法治化;为有效平衡国家利益和多元股东利益,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可采用双层股权结构,通过赋予国有股超级表决权,在确保国家必要控制权的前提下,鼓励证券交易所自主经营,但应严格限制超级表决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幅度,同时注重保护非国有股东权益,完善配套法律制度及相关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朱建国 李文卿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XBRL的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获得了国际同行的一致好评。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XBRL应用方案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XBRL分类标准的设计、实例文档生成方式和相关服务三个方面。文章从这三个方面对两家证券交易所应用XBRL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比较的结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业XBRL应用的一些建议,主要包括:XBRL分类标准名称空间的开放问题,分类标准进一步的统一和完善问题,应用软件的开发问题等等。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XBRL 分类标准 实例文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雄华 曹松威
信息的有效性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公开披露的交易所问询函,发现当上市公司由于重大资产重组行为受到问询时,在不同的事件窗口内,被问询公司显著获得了约为5%的累积异常收益;而当上市公司由于定期财务报告被问询时,被问询公司的累积异常收益变为约-3%,这表明不同类型的问询函所带来的市场效应不同。同时,大规模的公司被问询,其股价受到的负面冲击也更明显。通过使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所得结论依然保持稳健。
关键词:
问询函 公告效应 信息披露 事件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强
文章简要回顾全球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制过程中治理边界的变迁,并从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出发进行了相关分析。文章认为,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制在促进证券交易所自身和证券市场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内、外部治理问题和挑战,并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我国证券交易所如进行公司化改制,必须与自身独特的治理环境相适应,理清治理边界,做好制度设计,并对可能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做出提前准备。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公司化改制 治理边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樊纪伟
1998年以来,日本证券市场经历了从集中交易到市场间竞争、从证券交易所到综合交易所的变革,这一时期,日本通过修改相关法律,赋予了交易所自主选择的自由,使证券交易所可以自主选择采取会员制形式或者股份公司制形式。同时,为保障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还要求证券交易所或其持股公司设立自律监管法人或者在交易所内设立自律监管委员会,并规定了保障自律监管法人和自律监管委员会独立开展监管活动的配套制度。借鉴日本证券交易所法制改革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证券交易所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会员制 公司制 自律监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石河
当前全球证券市场正在掀起一股规模空前强大的交易所并购潮,各大国际知名证券交易所都纷纷开展合作和兼并行动,而我国证券交易所却因经济与制度的掣肘无缘投身其中。文章认为我国要参与这种国际竞争必须加强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的建设,这是我国证券交易所获得国际地位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并购 经济基础 组织形式 证券交易所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晓嫱
2006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成为我国第一部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文件。《指引》的出台与有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小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鹏飞 崔惠玲 周国强
证券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的载体,是资本市场发挥功能的必要环节。从全球来看,证券交易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呈现出交易所相关制度的变革。当前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基本特征是行政会员制和非竞争性,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内在动力下,中国交易所未来的发展路径应该是行政会员制到股份会员制再到公司制,最后在沪深港三大交易所进行战略分工和与海外交易所建立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形成符合中国市场经济的交易所运行制度。
关键词:
证券交易所 公司制 制度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