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2)
2023(7675)
2022(6218)
2021(5510)
2020(4873)
2019(10729)
2018(10626)
2017(21655)
2016(11247)
2015(12444)
2014(12214)
2013(12717)
2012(11684)
2011(10151)
2010(10433)
2009(9861)
2008(10234)
2007(9331)
2006(8103)
2005(7482)
作者
(31524)
(26274)
(26065)
(24622)
(17235)
(12418)
(11855)
(10099)
(9935)
(9537)
(9073)
(9050)
(8664)
(8259)
(8040)
(8035)
(7684)
(7604)
(7522)
(7471)
(6553)
(6485)
(6366)
(6056)
(5936)
(5833)
(5832)
(5790)
(5113)
(5081)
学科
(71838)
(66950)
企业(66950)
(61795)
经济(61727)
管理(52984)
方法(32441)
数学(25218)
数学方法(25147)
业经(23704)
(23209)
(20274)
(18871)
财务(18869)
财务管理(18844)
企业财务(17943)
农业(15536)
技术(14759)
(14483)
(11670)
(11506)
(11454)
中国(11236)
(10726)
企业经济(10604)
体制(10596)
经营(10220)
技术管理(10119)
(10115)
贸易(10110)
机构
学院(172651)
大学(167187)
(81610)
经济(80452)
管理(76835)
理学(66331)
理学院(65867)
管理学(65355)
管理学院(65037)
研究(46492)
中国(42407)
(40245)
(32864)
财经(32268)
(29436)
(26970)
(26328)
经济学(25393)
财经大学(23918)
商学(23671)
科学(23635)
商学院(23498)
经济学院(23291)
中心(23076)
业大(22435)
(21938)
经济管理(21481)
农业(21298)
(20462)
北京(20146)
基金
项目(108781)
科学(88951)
基金(83101)
研究(81378)
(69667)
国家(69021)
科学基金(62858)
社会(56119)
社会科(53557)
社会科学(53546)
基金项目(44053)
(42494)
自然(39633)
自然科(38832)
自然科学(38826)
自然科学基金(38266)
教育(36279)
资助(34050)
(33675)
编号(31054)
(29923)
(26336)
(25470)
国家社会(23785)
创新(23643)
成果(23509)
重点(23249)
(23078)
(23069)
人文(23018)
期刊
(90022)
经济(90022)
研究(49159)
(35331)
管理(33295)
中国(28136)
(25506)
(21865)
金融(21865)
科学(20160)
学报(18703)
农业(17630)
财经(17490)
业经(16915)
技术(16136)
大学(15900)
学学(15596)
(14974)
经济研究(14159)
技术经济(12122)
(11869)
问题(11857)
财会(10719)
商业(10079)
(9629)
现代(9448)
世界(9277)
会计(8814)
经济管理(8598)
统计(8523)
共检索到254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艳华  陈恒有  
证券业作为金融业中是最具开拓和创新的行业,由于流动性强和交易复杂,往往容易受到洗钱者的关注,成为打击洗钱犯罪的重点领域。证券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三方存管制度实施后,证券业金融机构交易结算方式和业务资金流程以及洗钱方式均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重新梳理证券业洗钱方式,探讨证券业可疑交易现行标准,对于厘清证券业合理怀疑与重点监测的可疑交易,指导证券业金融机构根据行业特点和机构实际自主建立可疑交易监测指标,形成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正德  
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确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机制,由金融机构自主建立可疑交易报告标准,提高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金融机构建立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体系时,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业务实际,设计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指标,建立有效的监测分析体系,成为金融机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正德  
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确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机制,由金融机构自主建立可疑交易报告标准,提高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金融机构建立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体系时,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业务实际,设计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指标,建立有效的监测分析体系,成为金融机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朝平  
分别从基于描述性统计与基于推断性统计可疑交易识别机制两个方面,就统计理论在反洗钱监测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理论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体系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崔幸之  王卫红  
近几年来,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逐步规范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及报告行为,有力地打击了洗钱活动。但与此同时,可疑交易监测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如监测制度还有一定缺陷,监测业务难以有效处理,监测工作缺乏统一标准,以及监测报告的报送程序欠规范等问题。笔者认为,完善可疑交易监测制度体系,强化对可疑交易数据的分析,改进可疑交易监测工作标准,开发可疑交易报送程序系统,可进一步提升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工作水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吴金龙  戴新勇  余利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证券行业独特的资金交易平台和便利的交易渠道越来越受到非法资金的青睐,被利用洗钱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大。同时,由于我国缺乏成熟的证券业反洗钱工作经验,因此面临的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边维刚  
本文在概述当前我国证券业主要洗钱风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证券业反洗钱在工作体系、客户身份识别的内容与要求、证券可疑交易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证券业反洗钱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多层次的证券业反洗钱监管体系、按照业务类型调整客户身份识别的内容和要求、建立证券业可疑交易监测系统以及提高证券业预防、控制洗钱风险的自觉性、主动性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旭鹏  
一、当前证券业洗钱的主要手法(一)散入整出洗钱者用自己的身份证件在多家商业银行开设银行账户,将不合法的资金分散存入多家商业银行,再将分散资金逐步转入第三方存管银行账户及证券公司资金账户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证券交易,将账户上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虹  
证券业反洗钱是国家反洗钱整体战略体系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证券业发展的历史特殊性和反洗钱规制的长期真空,证券领域积聚了相当的洗钱风险。为了解掌握当前证券业反洗钱工作实际,我们在浙江省内选择了2家法人类证券公司、12家证券营业部进行实地调查;发放和回收有效问卷209份,问卷对象包括各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客户资金存管、投资管理、稽核风控、法律合规、信息技术及营业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晓梅  
《反洗钱法》已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反观证券业,其反洗钱的监管和资金交易监测工作目前仍游离于央行反洗钱监管之外,成为央行反洗钱监管的空白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德焐  
本文分析了大额可疑资金交易监测现状、大额可疑资金交易监测分析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三点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婧  
证券业金融机构被纳入反洗钱监管体系后,如何根据其行业结构和资金交易特点有效地实施反洗钱监管成为当前我国反洗钱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我国证券行业架构和交易特点的基础上,对现行证券业反洗钱制度展开剖析,揭示出其中的制度缺陷,并根据国际反洗钱监管经验和我国反洗钱监管实践,提出证券业反洗钱监管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端纯  
建立房地产反洗钱监测模型对监控房地产洗钱资金流动和杜绝房地产洗钱犯罪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因素分析法,研究房地产主要交易对象及洗钱手段,以房地产洗钱行为和房地产反洗钱网络拓扑图为基础,构建房地产可疑资金转移监测模型,并进一步提出房地产反洗钱相关建议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艳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其职能优势开展反洗钱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反洗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对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石龙  吴洁  
随着我国黄金市场的快速发展,交易量逐年递增,潜在洗钱风险也日益增加。本文首先分析黄金交易洗钱行为高发的原因,诸如黄金的双重属性、固有物理特点、匿名交易方式、洗钱成本低以及互联网黄金市场的蓬勃发展等因素。进一步研究黄金产业链的上游犯罪风险,以及产业链前端开采加工阶段、中端交易阶段和后端回收阶段的洗钱渠道,并尝试性提出产业链不同阶段的反洗钱监测指标。在梳理介绍我国黄金市场反洗钱监测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监测分析工作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