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1)
- 2023(11594)
- 2022(9379)
- 2021(8320)
- 2020(7243)
- 2019(16287)
- 2018(15631)
- 2017(31243)
- 2016(16319)
- 2015(18155)
- 2014(17829)
- 2013(18137)
- 2012(16775)
- 2011(15021)
- 2010(15336)
- 2009(14969)
- 2008(14470)
- 2007(13235)
- 2006(11913)
- 2005(11146)
- 学科
- 济(78856)
- 经济(78771)
- 业(78642)
- 企(72120)
- 企业(72120)
- 管理(61102)
- 方法(39312)
- 银(33420)
- 银行(33273)
- 行(31671)
- 数学(31651)
- 数学方法(31469)
- 融(30555)
- 金融(30555)
- 业经(27270)
- 财(26774)
- 制(25275)
- 农(23929)
- 中国(23274)
- 务(20785)
- 财务(20771)
- 财务管理(20744)
- 企业财务(19745)
- 农业(18324)
- 技术(16141)
- 体(14912)
- 地方(14531)
- 理论(13908)
- 策(13690)
- 体制(13441)
- 机构
- 学院(239277)
- 大学(235363)
- 济(109144)
- 经济(107281)
- 管理(97599)
- 理学(83139)
- 理学院(82463)
- 管理学(81500)
- 管理学院(81092)
- 研究(74271)
- 中国(73421)
- 财(54187)
- 京(48248)
- 农(43589)
- 财经(42934)
- 科学(41314)
- 经(39074)
- 江(37570)
- 中心(37417)
- 所(37091)
- 经济学(34992)
- 农业(34577)
- 业大(33613)
- 银(33567)
- 研究所(33028)
- 银行(32218)
- 财经大学(32046)
- 经济学院(31959)
- 州(30355)
- 北京(30141)
- 基金
- 项目(151686)
- 科学(121363)
- 基金(113807)
- 研究(109598)
- 家(97884)
- 国家(97001)
- 科学基金(85584)
- 社会(73220)
- 社会科(69860)
- 社会科学(69842)
- 省(59748)
- 基金项目(59507)
- 自然(55117)
- 自然科(53933)
- 自然科学(53917)
- 自然科学基金(53069)
- 教育(49014)
- 划(48517)
- 资助(47947)
- 编号(41400)
- 业(36574)
- 创(35381)
- 部(34337)
- 重点(33817)
- 发(33011)
- 成果(32359)
- 创新(32271)
- 国家社会(31104)
- 教育部(30068)
- 人文(29658)
- 期刊
- 济(119141)
- 经济(119141)
- 研究(73343)
- 融(51855)
- 金融(51855)
- 中国(45852)
- 财(45308)
- 管理(41601)
- 农(40248)
- 学报(33305)
- 科学(32349)
- 大学(26362)
- 农业(25856)
- 学学(25656)
- 财经(23213)
- 技术(21012)
- 业经(20258)
- 经(19827)
- 经济研究(19142)
- 业(15990)
- 问题(15240)
- 技术经济(14650)
- 教育(13508)
- 贸(12741)
- 财会(12448)
- 国际(12273)
- 现代(12259)
- 世界(12158)
- 商业(12037)
- 理论(12028)
共检索到375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莉萍
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商业银行是否一定是全能银行?全能银行是不是意味着银行可以经营各种证券业务?由此,我们不免要思考:证券业和银行业融合或分离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美、德两个经济强国在证券业和银行业的关系上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分歧;目前我国的银行业能否涉足于所有的证券业;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勇春
证券业和银行业的关系,自美国1933年《银行法》、《证券法》颁布以来,一直是包括世界各国在内的经济政策、理论界及实务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新中国的证券业真正形成是在80年代中期,近几年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在金融领域里证券业和银行业是一对难以处理的矛盾,不论两业发展程度如何,都将有协调两业关系的客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敬国
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关系,在西方国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银行业兼营证券业,即综合银行制度;另一种是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离,即职能分离的银行制度。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离的二业经营原则,但是在现实工作中,银行业与证券业具体要分离到什么程度?文章通过介绍、分析西方国家处理银行业与证券业关系的理论、经验,对我国的二业经营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梅慎实
美国现行银行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以本世纪三十年代的一系列银行立法为基础的,且将保证银行业的安全性作为首要目标,着重对商业银行实行较为严厉的管制。六十多年过去了,它对美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定的确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市场如战场,竞争规则的制定更多地须依靠自由市场的力量,尤其是随着世界金融市场正朝着自由化、证券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之时,美国商业银行表现出难以适应这一变化趋势。我认为,美国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明星
一、银证合作: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全球金融交易技术进步,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改进,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全球银行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使传统的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与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燕青 陈雁心 范钦建 孙太
随着西方工业经济发展,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关系也经历了从融合到分离,从分离又趋于融合的历程。早期从事证券业务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并无太大差别,特别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正是处于证券市场体系构建阶段,银行业从赚取超额利润出发,涉足证券业务,同时证券业为了筹措资金,也从事银行业务,银行与证券业相互融合,混合经营。但随着一系列金融危机出现,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逐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立
证券业的性质证券业应包括: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买卖的投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证券部;证券交易所;各种从事证券买卖的基金组织或机构。对于它们人们都可称为金融机构,但称它们为金融机构未必能深刻地表明证券业的性质。我认为证券业的性质可概括为: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的主要经营者,第三产业的组成部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昌
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关系在西方国家可分为两种类型:欧洲大陆的全能银行(银行业兼营证券业)模式;美国和日本的职能分离(银行业与证券业严格分离)模式。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严格分离的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界线正逐步被打破,以响应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的世界趋势。本文试图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离或融合的理论依据及现实背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鸿君
论中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于鸿君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分合的历史与现状30年代大危机以前,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实行证券业与银行业的融合政策,银行业除了经营存货等基本业务以外,同时经营证券业务。爆发于19...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炳亚
银行业与证券业分合的动因在银行 ,分合之争的焦点在风险 ,而分合的时机与程度则决定于国情。未来我国分业经营政策将逐步放松 ,以适应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和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傅斌
论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对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关系的分析●傅斌所有的融资业务一般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亦即证券业和银行业两大部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业务关系问题主要就是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问题;对此,国内外在理论界和实业界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傅斌
论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对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关系的分析傅斌所有的融资业务一般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亦即证券业和银行业两大部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业务关系问题主要就是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问题,对此,国内外的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云贤
纵观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本源、实质和发展,明晰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主要区别,借鉴英国、美国、德国、日本证券业与银行业的管理模式,中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管理,应该向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发展。 一、金融业管理的四种模式 商业银行主要经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其中,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本源和实质,其他各类业务是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引伸、派生和发展。投资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海燕
中国金融业如实行综合化经营,并不是简单地回归到以前的混业经营,而是需要具备金融主体产权明晰、自律能力强、金融法制完善和金融监管有力等一系列前提条件,以免重蹈过去混业经营方式曾经给国民经济带来较大风险的覆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