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7)
2023(11245)
2022(9431)
2021(8819)
2020(7537)
2019(16918)
2018(16912)
2017(33354)
2016(17860)
2015(20277)
2014(19797)
2013(19427)
2012(17496)
2011(15771)
2010(16155)
2009(15511)
2008(15080)
2007(13320)
2006(11750)
2005(10576)
作者
(49207)
(41147)
(40832)
(39165)
(26519)
(19787)
(18614)
(15910)
(15647)
(14842)
(14106)
(13901)
(13094)
(12970)
(12760)
(12687)
(12047)
(11939)
(11918)
(11830)
(10259)
(10139)
(10088)
(9595)
(9228)
(9212)
(9191)
(8951)
(8393)
(7886)
学科
(78691)
经济(78607)
管理(53755)
(51879)
(44075)
企业(44075)
方法(42002)
数学(38092)
数学方法(37474)
(20368)
中国(19784)
(19771)
(15555)
业经(15452)
(14219)
贸易(14205)
(14194)
(13699)
(13386)
财务(13342)
财务管理(13311)
理论(13306)
(12983)
银行(12968)
(12860)
金融(12858)
企业财务(12735)
地方(12702)
农业(12633)
(12349)
机构
大学(252630)
学院(252388)
(104449)
经济(102277)
管理(100356)
理学(86800)
理学院(85962)
管理学(84233)
管理学院(83794)
研究(78065)
中国(63198)
(51639)
(51015)
科学(44614)
财经(40800)
(38578)
(38108)
中心(37675)
(37271)
(37109)
业大(34738)
研究所(33974)
经济学(33065)
北京(32250)
(31867)
师范(31591)
(30827)
财经大学(30575)
经济学院(29830)
农业(29022)
基金
项目(166233)
科学(132797)
基金(123319)
研究(121582)
(106251)
国家(105404)
科学基金(92349)
社会(79088)
社会科(75095)
社会科学(75079)
(64024)
基金项目(63797)
自然(59958)
教育(58914)
自然科(58717)
自然科学(58706)
自然科学基金(57705)
(53901)
资助(52716)
编号(49142)
成果(39779)
(37767)
重点(37035)
(34728)
课题(33973)
(33944)
教育部(33534)
国家社会(32764)
人文(32550)
大学(32407)
期刊
(112885)
经济(112885)
研究(74430)
中国(49765)
(40250)
管理(37960)
学报(36278)
科学(34723)
(33256)
教育(29031)
大学(28725)
(28591)
金融(28591)
学学(26922)
技术(22642)
农业(21948)
财经(21405)
经济研究(19215)
业经(19029)
(18283)
统计(14634)
问题(14348)
(13484)
商业(12788)
技术经济(12662)
(12590)
理论(12085)
决策(12076)
(11710)
(11510)
共检索到375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玮  
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现的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围绕证券市场监管权和发展权的博弈过程。当前存在两种主要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模式,一种是在证交所内分层,另一种便是场外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竞争。现有的场外市场建构模式是基于地方政府的制度竞争而形成的,代表的是行政力量的重新分配,但因流动性的有限和监管风险的存在而非长远之计;证券交易所虽然有意通过丰富市场内部分层的方式来成为建构市场的主力,但在现有的央地竞争格局下也有较长的路要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时建中  刘国胜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一板、二板和三板市场的多层次格局,但与资本市场要求的"纵向分层、横向多体"的设计目标相距甚远。通过分析单层次、单主体的资本市场结构不完善、垄断严重、缺乏竞争、上市品种分割及运行模式僵化等多重弊端,当务之急是构建以两个主板市场,三个二板市场,七个三板市场和多个四板市场为中心的多层次、多主体竞争经营的资本市场,以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富田  
基于单一利益主体的资本市场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替代关系,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完善和效率提高,对投资者的利益给予充分保障。构建以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模式既能对地方政府的利益予以承认和尊重,又能推动资本市场之间的竞争,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因此,本文尝试构建竞争性多层次资本市场模式,以期为业界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永远  孔祥  陈敬  
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历史经验我国当前已经形成由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以及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组成的金字塔式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各层级市场功能定位各有侧重,上市条件宽严不一。主板市场服务大型成熟企业,上市条件最为严格;创业板服务创新创业企业,上市条件略宽于主板;科创板服务战略性新兴企业,上市条件相比创业板进一步放松;新三板服务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上市条件最为宽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富田  
在现阶段条件下,深沪两市依然垄断了绝大部分直接融资渠道的情况下,任何跟深沪两市捆绑的二板和三板市场都不可能对深沪两市管理层的利益有任何影响,在利益一体的情况下,二板和三板市场存在的上限限于对主板利益不能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而缺乏自律机制的深沪证券市场的监管层必然受到行政权力主体的制约,依然存在着上市指标的稀缺。并且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荣  林妍  杨会朴  
资本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推动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本文旨在探究雄安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模式,总结雄安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更为细化的、切合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的雄安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模式的实施对策和具体措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松奇  徐义国  
从世界上许多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的经验教训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本质上是一个资本供给制度的改革和调整问题,也就是构建有利于资本向高效配置方向流动的市场平台,这一任务不能依赖间接融资体系,而只能依靠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因此,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能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燕芬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指的是资本市场纵向分层化发展,排除了以金融工具创新为前提的横向多元化。它的制度化发展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市场结构单一,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缺乏明确的分层、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有效的场外交易市场,以及为市场化条件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股权融资、股权定价和股权转让的市场。所以,结合成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在我国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燕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该由场内和场外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当前我国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一市场区别于证券交易所市场,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将发挥独特作用,场外交易市场是形成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建设场外交易市场必须在市场化框架下,充分解决制度设计、市场监管与中介服务等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雷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也受到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资本市场是一个资本流和信息流聚合、交汇,同时潜伏巨大风险的场所。一方面,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信息传导,发挥调节和引导作用,达到优化资金资源配置的作用,尽快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由  
我国虽然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以及产权交易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它们都是单一层次的市场,并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基本任务,产权交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启志  
基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探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动态特征、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从场外市场、股票发行方式、投融资功能协调、金融创新与监管、专业投资机构、前瞻性引导不足以及信息透明度等角度剖析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就此从新三板、注册制、投融资、金融创新与加强监管、投资者教育、前瞻性引导与信息建设等方面提出新常态背景下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涂琳琳  万迈  
资本市场效率的有效发挥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深化度、投资者理念及行为选择等特征条件密切相关,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支撑和实现途径。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进而指出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和运作效率,是实现区域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时军  
以资本市场作为融资平台,可以有效地将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进行合理配置。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原则与具体内容,指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