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2)
2023(13990)
2022(11879)
2021(11059)
2020(9443)
2019(21754)
2018(21651)
2017(40887)
2016(22849)
2015(26378)
2014(27059)
2013(26862)
2012(24847)
2011(22340)
2010(23077)
2009(21975)
2008(22965)
2007(21443)
2006(19031)
2005(17578)
作者
(68911)
(57794)
(57458)
(54891)
(36828)
(27619)
(26485)
(22322)
(21613)
(21089)
(19610)
(19516)
(18759)
(18451)
(18070)
(17674)
(17662)
(17146)
(16979)
(16599)
(14545)
(14312)
(14024)
(13364)
(13069)
(13005)
(12818)
(12817)
(11749)
(11595)
学科
管理(93124)
(92200)
经济(92043)
(91124)
(88271)
企业(88271)
方法(42649)
(36505)
数学(32825)
数学方法(32429)
业经(27027)
(26349)
财务(26285)
财务管理(26224)
(25879)
企业财务(24866)
中国(22908)
(22448)
理论(20192)
(19447)
技术(18436)
(17982)
(17723)
(17407)
(16497)
贸易(16485)
(16381)
(16270)
银行(16235)
(16067)
机构
学院(341628)
大学(340436)
(134732)
管理(133549)
经济(131404)
理学(111624)
理学院(110433)
管理学(108612)
管理学院(107936)
研究(107135)
中国(87528)
(73142)
(71404)
科学(65049)
(57010)
(55674)
财经(54279)
(53186)
中心(51224)
研究所(49315)
(48736)
业大(47515)
北京(46368)
(44891)
(42236)
师范(41763)
农业(41641)
经济学(40465)
财经大学(39721)
(38174)
基金
项目(208746)
科学(162732)
研究(153894)
基金(149325)
(128698)
国家(127479)
科学基金(109827)
社会(95227)
社会科(89996)
社会科学(89964)
(82839)
基金项目(78629)
教育(72309)
自然(71304)
自然科(69554)
自然科学(69530)
(68378)
自然科学基金(68344)
编号(64097)
资助(62135)
成果(53535)
重点(46506)
(46310)
课题(44097)
(44039)
(42963)
(41785)
创新(41103)
科研(40002)
项目编号(39940)
期刊
(161883)
经济(161883)
研究(100406)
中国(75769)
(64553)
管理(57562)
学报(51950)
(47437)
科学(47128)
大学(39387)
教育(38545)
学学(36567)
技术(34192)
(33557)
金融(33557)
农业(30848)
财经(28557)
业经(25586)
(24587)
经济研究(23558)
问题(20409)
财会(19859)
(19522)
技术经济(18877)
图书(18713)
会计(17561)
(16817)
(16762)
现代(16298)
理论(16278)
共检索到537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双  
文章旨在剖析设计院在转企改制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在体制机制改革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探讨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组织转型变革过程中应着眼的关键点和应对的发力点,在人员安置、薪资制度、晋升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以维护设计院的平稳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双  
PPP模式在我国兴起,为设计院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行业机遇,也带来了变革的挑战。文章旨在探究设计院亟待解决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欠缺、融资能力、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优势欠缺等问题,分析其中暴露出的人力资源管理短板,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引进、员工开发、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佟亚丽  宁婧茜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出发,分析探讨了出版社转企改制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研  
当前我国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进入攻坚阶段,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塑造核心竞争力,成为区县融媒体中心持续发展的必答题。文章从体制机制、管理理念、人员结构、人才招引、绩效薪酬五个方面分析当前区县融媒体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并结合部分区县融媒体转企改制实例,对区县融媒体中心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路径进行探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红梅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人不同于物,雇员有着自身利益和精神追求, 企业用什么样的目标来引导、激励雇员都需要伦理上的考虑,伦理问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我们遗憾地发现研究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的关注很少,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萍  蒋建华  
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家族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应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本文分析了家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指出家族企业应当注重对接班人的人力资本培育: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非家族成员的归属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娄雅婷  刘臻玮  
本文分析了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的涵义及二者竞争关系,阐述了二元组织产生的必要性、涵义和特点,并从文化建设、招聘、考核及薪酬激励等方面提出了人力资源部在实现二元组织目标时的职责和功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友孝  李鑫  
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学习型组织为人力资源的创新性管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从人力资源的获取与开发、激励和评价三个方面,论述学习型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重要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永强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社会责任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人力资源管理以经济学和人本思想为指导,运作目标在于满足组织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以实现组织目标与成员发展最大化。在关注外部利益的同时,更多企业还重视承担对内部员工的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提高企业效益。社会责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改革,医疗系统已经开始转型升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当前我国现代医疗系统的发展需求不相符合,所以在医院人资管理工作中加强人本管理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内容。当前我国很多医院在管理方式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人资管理上没有结合人本管理思想,不仅造成医务工作者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同时也加大了医疗系统人员的流动。因此医院需要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应用人本管理理念,促进医院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欢欢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实现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目标的结合已经成为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点需要解决的任务。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不仅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和配置,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围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展开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国涛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化、结构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系统开发应用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植友  刘承华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科学的管理策略 :建立动态的聘用管理新机制 ;建立差别化的激励机制和亲情化的服务机制 ;建立自主、平等、宽松的环境机制 ;建立有效的人才备份机制 ;建立灵活多样的职业培训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虹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更进一步说,企业是市场中的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周其仁,1996)。在企业契约中,既通过对剩余索取权的安排来界定组成企业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相对地位,又规定和约束了员工与企业的行业与责任。但是,企业这组契约又是不完全的,它不可能无所不包,有些条款要留到事后进行谈判,有些条款则是由员工与企业共同感知,后者正是"心理契约"所要研究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