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2)
- 2023(11616)
- 2022(10036)
- 2021(9707)
- 2020(7905)
- 2019(18433)
- 2018(18715)
- 2017(34064)
- 2016(19490)
- 2015(22161)
- 2014(22582)
- 2013(21530)
- 2012(19553)
- 2011(17523)
- 2010(17618)
- 2009(15497)
- 2008(14815)
- 2007(12899)
- 2006(11279)
- 2005(9772)
- 学科
- 济(66236)
- 经济(66166)
- 管理(52867)
- 业(50099)
- 企(42323)
- 企业(42323)
- 方法(32867)
- 数学(28339)
- 数学方法(27945)
- 教育(22417)
- 中国(21966)
- 技术(17861)
- 农(17690)
- 学(17629)
- 理论(16169)
- 财(15607)
- 业经(14840)
- 地方(12936)
- 农业(12085)
- 贸(11350)
- 贸易(11345)
- 和(11322)
- 教学(11142)
- 易(11021)
- 环境(10870)
- 制(10266)
- 务(10009)
- 财务(9936)
- 财务管理(9920)
- 划(9719)
- 机构
- 大学(270427)
- 学院(265374)
- 管理(103100)
- 济(92621)
- 经济(90209)
- 理学(90178)
- 理学院(89107)
- 研究(88486)
- 管理学(87354)
- 管理学院(86856)
- 京(59238)
- 中国(57621)
- 科学(57021)
- 范(44332)
- 所(44123)
- 师范(43975)
- 业大(41342)
- 农(40700)
- 研究所(40686)
- 财(40165)
- 中心(39162)
- 江(38592)
- 北京(38074)
- 教育(37504)
- 师范大学(36037)
- 技术(34473)
- 财经(33039)
- 院(32187)
- 农业(31958)
- 州(31504)
- 基金
- 项目(186531)
- 科学(146628)
- 研究(141085)
- 基金(131016)
- 家(113897)
- 国家(112841)
- 科学基金(96258)
- 社会(83967)
- 社会科(79287)
- 社会科学(79264)
- 省(75013)
- 教育(71909)
- 基金项目(69951)
- 划(64617)
- 自然(63092)
- 自然科(61612)
- 自然科学(61598)
- 自然科学基金(60453)
- 编号(59859)
- 资助(53486)
- 成果(50104)
- 课题(43828)
- 重点(42768)
- 部(41844)
- 发(40053)
- 创(39597)
- 项目编号(37018)
- 创新(36604)
- 教育部(36192)
- 大学(35658)
共检索到380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蔡建东  
                                    
                                
                            
                            文章基于设计研究过程中两种完全不同认识的分析,揭示了设计研究中"逻辑一贯的同质性思维"——理论思维和"非逻辑的异质性复合思维"——工程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本质区别,工程思维具有主导性,现实的设计研究中存在着理论思维向工程思维习惯性越界的误区是研究效果不佳的重要认识论根源。
                            关键词:
                                
                                    
                                    
                                        教育技术  设计研究  理论思维  工程思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建朝、曹红丽在《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第1期撰文认为,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研究者都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标准,追求所谓普遍客观的教育规律,采用实验、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祖忻  希建华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试图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等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影响教学质量的环境是多维、互动和变化的,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处理教学质量问题。教育绩效技术本质上是一项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技术,该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等范畴(简称ADDIE),即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找出绩效差距,分析差距成因;对症下药,设计和开发合适的改进方案;实施该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教育绩效技术要求教...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珂珂  雍宬  孙恩惠  黄红英  曲萍  徐跃定  陈玲  孙倩  关明杰  
                                    
                                
                            
                            【目的】探究生物预处理对秸秆纤维及其与脲醛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为秸秆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接种微生物菌剂(秸秆腐熟剂)对水稻Oryza sativa秸秆进行好氧发酵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下水稻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变化,测试并对比未经生物改性处理秸秆纤维(S_0)、经生物改性处理5(S_5)和10 d (S_(10))秸秆纤维的结晶度和微观形貌,制备秸秆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分别标记为F_0、F_5、F_(10),比较不同生物预处理时间下秸秆基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改性处理后秸秆表面的硅和蜡等物质被去除,但较长的生物改性处理时间(10 d)会破坏秸秆纤维自身结构。相比于S_0和S_(10),S_5的纤维素相对含量最高,为37.99%,结晶度也最好,为47.8%。3种秸秆基复合材料中F_5疏水性最好,表面能最低,冲击韧性最大(7 665.64 J·m_(-2));F_(10)抗弯性能更好,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7.73和20 354 MPa,相比F_0分别提高了59.00%和50.17%。【结论】生物改性处理可以改善秸秆纤维的表面性质,提高秸秆纤维/脲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生物改性处理5 d的秸秆纤维更好,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更优良。图4表1参28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PHAM Tuong Lam  王新洲  邓玉和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CAO Quoc An  
                                    
                                
                            
                            以废弃杨木水泥模板纤维为原料制造纤维板,实现杨木的循环利用。对水泥模板以及分离好的纤维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分别以废弃杨木水泥模板纤维、新鲜杨木纤维为原料制造不同密度的纤维板,讨论原料特性和施胶量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杨木水泥模板表面碳元素含量高于杨木单板表面,而水泥模板表面的氧元素含量较低;废弃杨木水泥模板纤维的堆积密度与新鲜杨木纤维基本相同;当用水泥模板制得的纤维板密度达到0.75 g·cm-3时,板材的力学性能和吸水厚度膨胀率(TS)值均优于其他密度的板材,当施胶量大于等于12.0%时,板材的弹性模量(MOE),静曲强度(MOR),内结合强度(IB)性能均能满足国家标准值的要...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丁晟春  刘梦露  傅柱  
                                    
                                
                            
                            [目的]为实现概念设计知识的有效管理和重用,研究概念设计中的多维设计知识统一建模技术。[方法]从知识管理和知识重用两个方面分析多维设计知识的统一建模需求;基于知识流理论,从设计过程和知识属性两个角度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分类和定义;以静态设计对象和动态设计流程为核心,构建多维设计知识统一建模体系;借助本体模型实现概念设计中多维设计知识的统一建模。[结果]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设计对象、设计流程、设计组织、设计资源、设计准则、设计案例6类;以设计对象和设计流程为核心,提出对象–流程双核知识驱动的多维设计知识统一建模
                            关键词:
                                
                                    
                                    
                                        概念设计  知识流  知识建模  本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邵泽斌  
                                    
                                
                            
                            研究者分析教育问题、解释教育现象、概括教育特征和阐释教育思想能力之间的差别,体现了其深度思维品质的差异。教育研究者的深度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基于对教育现象之想象力的联想思维、基于对教育行为之合理性的透视思维、基于对教育权威之超越性的批判思维、基于对教育思想之涌动性的具身思维四个方面。培植和发展研究者的深度思维,引导研究者进入观点触类旁通、反思深邃深刻、批判合理合情、思想诗性灵动的思维新境界,应当成为教育者的自觉担当。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研究思维  深度思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晓路  唐汉军  梁洁  陶湘林  魏颖娟  吴跃辉  陈志辉  
                                    
                                
                            
                            为充分利用葛麻纤维,采用化学法分析湖南和江西不同地区一年生野葛茎和人工栽培粉葛茎及葛麻的化学成分,探讨制麻技术对纤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镜扫描、显微镜观察等对葛麻表面形态结构、单纤维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野生鲜葛茎的干物质总含量高于粉葛的,且干物质总量、不溶性纤维含量均随生长期延长而增加,粉葛的各项指标在地域和品种间均存在差异,在12月采收的3个粉葛中,太空粉葛茎的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和可溶性纤维的质量分数均较高,江西粉葛的均较低;碱处理法所得葛麻的残胶率明显小于自然发酵法的残胶率,其断裂强度较大,且葛麻表面的纤维结构较清晰;碱处理法所得不同原料葛麻的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在地域间、品种间均表现出明显差异,总体上野葛麻的断裂强度较高,野葛和粉葛均有随生长期延长而断裂强度增加的趋势,胶质等非纤维成分达17.5%~33.3%;野葛的纤维素含量均达80%以上,且不同生长期间的纤维素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粉葛的纤维素含量低于野葛的,且12月采收的样品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9月采收样品的;葛麻单纤维的公制支数为3 098.2~3 866.7 m/g,单纤维线密度为2.6~3.2 dtex,野葛麻的平均直径和公制支数优于粉葛麻的;葛麻的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与葛麻单纤维的理化特性具有密切关联。
                            关键词:
                                
                                    
                                    
                                        葛茎  野葛麻  粉葛麻  化学成分  纤维特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建伟  
                                    
                                
                            
                            教育技术学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在媒体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时推动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教育技术学在核心知识体系的发展上还存在局限,在实践层面也未能有效地推动教育的深层变革。本文对教育技术学在美国的发展予以反思,梳理这一学科的研究脉络、定位和趋势,综合分析了如何采用设计科学的视角拓展和深化教育技术研究,并围绕这一定位讨论了研究发展的具体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单晓红   郝秀艳   刘晓燕  
                                    
                                
                            
                            关键共性技术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显著外部性特征,能够通过广泛的扩散与外溢充分发挥潜在价值,但目前对于关键共性技术的跨界溢出机理尚不明确,导致其经济社会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文章面向技术多维特征构建组织合作-技术跨界溢出-产业关联三层网络,在测度技术跨界溢出效应基础上,结合多层网络模型探索关键共性技术跨界溢出机理,并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基本特征方面,已经跨界溢出的关键共性技术更不易产生新的跨界溢出;技术组织特征方面,关键共性技术不易在组织内部形成跨界溢出关系,共同研发的关键共性技术更易产生跨界溢出,组织合作对关键共性技术的跨界溢出存在抑制作用;技术产业特征方面,产业跨度大的关键共性技术不易产生跨界溢出,关键共性技术不易在关联产业间进行跨界溢出,产业关联广度越大越有利于关键共性技术的跨界溢出。本文从技术多维特征视角揭示了关键共性技术跨界溢出的影响机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深化了技术跨界溢出的理论研究边界,为助推技术创新扩散、带动产业升级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关键共性技术  技术多维特征  跨界溢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琼  周哲民  万秋红  
                                    
                                
                            
                            技术思维是一种实用导向的工具性“实践智慧”,强化技术思维培养是面向未来提高职业教育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维度。研究技术思维内涵及其培养策略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层面,建构技术思维发展理论模型,改进学生技能学习和发展的策略,可以丰富职业教育类型视域下课程教学论理论体系;在实践价值层面,加强技术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以及评价体系研究,为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和“课堂革命”提供借鉴和指南。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术思维  内涵特征  研究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华  李晓菲  李冬琴  居晟  
                                    
                                
                            
                            R&D投入对企业产出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研究结论却存在差异。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研究,将技术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R&D投入对企业产出绩效的模型;采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2009年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28个行业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总体上制造产业技术能力在R&D投入与产出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按照帕维特创新产业分类将制造业分为四类,发现规模密集型产业、专业化供应者产业技术能力中介效应显著,且是完全中介作用,供应商主导型产业、基于科学的产业技术能力中介效应不显著。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R&D投入  产出绩效  技术能力  中介效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治国理政高度,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和讲话,形成了体系完整、内涵深刻、逻辑严密的职业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科学指南。职业教育战略意义论、办学方向论、重大使命论、根本任务论、发展动力论是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理论内涵;青年成功成才的"人本论""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人人出彩"的教育公平观、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分别是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支点、主线和旨归;面向未来的战略思维、胸怀全局的系统思维、直面矛盾的辩证思维、以人为本的价值思维是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显著思维特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宇  
                                    
                                
                            
                            由于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理”,学界一般认为他对客观世界的知识缺乏兴趣。实际上,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是阳明心学内在的需要。王阳明认为知识探索需要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展开,致良知必须循序渐进。他强调认知行为的阶段性,主张应该如同明镜照物一样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这些观点都显示出深刻而丰富的科学思维特征。正确把握阳明心学所蕴含的科学思维特征,既是准确全面继承阳明心学的内在要求,也为推动阳明心学与现代生活融合,特别是与科学研究活动相融合,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科学思维  致良知  王阳明  心学  培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原  丁剑  
                                    
                                
                            
                            书名: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作者:杜淑幸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2月定价:25元在数字时代,传统工艺产品美术设计可以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发挥其优势,记录、处理和传播传统工艺产品美术设计信息,提高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效率。《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一书中明确介绍了各种工业产品常用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对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影响和作用。该书主要包括这样几部分内容:工程塑料、工业材料、金属材料的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