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
2023(1404)
2022(1303)
2021(1228)
2020(965)
2019(2124)
2018(2222)
2017(3858)
2016(2156)
2015(2307)
2014(2290)
2013(2052)
2012(1880)
2011(1831)
2010(1793)
2009(1662)
2008(1560)
2007(1380)
2006(1261)
2005(1190)
作者
(5911)
(4950)
(4917)
(4612)
(3146)
(2377)
(2219)
(1922)
(1789)
(1750)
(1670)
(1582)
(1547)
(1527)
(1483)
(1475)
(1474)
(1463)
(1397)
(1395)
(1207)
(1153)
(1138)
(1106)
(1091)
(1086)
(1063)
(1017)
(983)
(980)
学科
管理(9098)
环境(7661)
(6473)
经济(6469)
(5502)
(5280)
企业(5280)
(4408)
规划(3634)
环境规划(3557)
教学(2753)
方法(2739)
(2488)
资源(2329)
(2106)
数学(2052)
理论(2024)
(2023)
数学方法(1972)
区域(1827)
(1827)
生态(1815)
区域环境(1766)
(1638)
计算(1620)
算机(1578)
计算机(1578)
机化(1562)
计算机化(1562)
地方(1548)
机构
大学(30252)
学院(29350)
管理(11340)
(10692)
经济(10432)
理学(9997)
理学院(9858)
研究(9744)
管理学(9647)
管理学院(9612)
中国(6689)
(6519)
科学(6314)
(5583)
师范(5552)
(4762)
(4760)
中心(4713)
师范大学(4655)
(4470)
研究所(4404)
北京(4130)
教育(4106)
财经(3885)
业大(3675)
(3632)
(3560)
(3506)
(3468)
技术(3292)
基金
项目(21125)
科学(17148)
研究(16217)
基金(15365)
(13373)
国家(13273)
科学基金(11609)
社会(10367)
社会科(9788)
社会科学(9784)
(8372)
基金项目(8264)
教育(7898)
自然(7465)
(7390)
自然科(7249)
自然科学(7247)
自然科学基金(7101)
编号(6510)
资助(5965)
成果(5304)
重点(5008)
课题(4797)
(4778)
(4686)
(4620)
国家社会(4409)
大学(4292)
创新(4249)
规划(4246)
期刊
(11113)
经济(11113)
中国(7814)
研究(7801)
教育(6798)
科学(4106)
学报(4016)
管理(3959)
(3937)
大学(3114)
学学(2862)
(2724)
技术(2392)
资源(2346)
图书(2013)
农业(1895)
财经(1847)
生态(1692)
业经(1619)
(1597)
科技(1561)
经济研究(1556)
(1476)
论坛(1476)
环境(1456)
书馆(1440)
图书馆(1440)
(1410)
金融(1410)
问题(1389)
共检索到42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伦菊  金琦钦  盛群力  
培养学生的21世纪能力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更为合理地设计学习环境。基于对OECD"7+3"学习环境设计框架的阐释与理解,本研究旨在为教育工作者设计创新性学习环境提供实践支架。"7+3"框架认为,学习环境是个有机的、整体的概念,涵盖了学习过程及学习发生的环境,是一个包含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的生态学习系统。创新性学习环境的设计要遵循学习中心与学习者主体投入原则、合作与交往原则、动机和情绪原则、尊重个体差异原则、积极挑战学习难度原则、动态反馈原则、横向贯通原则等;从教学核心、学习领导力与形成性评估、伙伴关系三大创新维度优化实施框架的条件。此外,创新性学习环境的设计还应重视技术的多元角色,打破学科边界,科学整合各种学科资源,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力度和深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学习环境设计"属于"设计科学"的范畴,拥有设计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视点是学习者中心、知识中心、评价中心和共同体中心。"学习环境设计"意味着一系列颠覆"应试教育"的观念与体制的行动课题——颠覆知识掌握的价值,颠覆学科教育的目标序列,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最终使得中小学的课堂从"教"堂转型为"学"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磊  张京华  
为适应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快速发展,使澳大利亚继续保持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2000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决定实施灵活学习框架战略计划。本文着重介绍分析目前正在实施的"2008—2011年澳大利亚灵活学习框架",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南昌  钟志贤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对网络教/学策略选择、网络资源创建和网络课程设计等网络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Ronald L.Jacobs  李宇晴  
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都非常关注工作场所学习。关于正式培训和非正式学习,一直以来形成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结合已有的大量文献,提出了一个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性框架,框架包括三个互相作用的变量:学习的场所、在发展和传授学习经验时所制定的计划的程度和学习过程中培训者、推动者和其他人的角色。本文还讨论了这一框架对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中理论建设和研究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震旦在《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2期中撰文,系统介绍了英联邦共同学习体(COL)非正规教育质量保障框架的提出背景、理念和主要内容,并根据我国非正规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应如何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构建高效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竣  张汉威  
本文从新能源技术创新的规律出发,基于技术生命周期和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分析将R&D拓展为R&3D(研究、开发、示范、推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意义,重点论述示范和推广这两个阶段的技术创新特点。文章认为,在新能源技术创新的示范阶段,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产生了基础设施的悖论;在推广阶段,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产生了"死亡之谷"和"达尔文之海"的鸿沟。文章指出,政府应当考虑到R&3D各阶段的技术创新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公共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志军  陈丽  韩世梅  
远程学习环境是远程学习开展与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支撑系统,交互性是现代远程教育区别于前两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特性。因此,远程学习环境的交互性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主题。那么如何衡量学习环境的交互性呢?基于此问题,作者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针对学习环境如何更好地支持远程学习发生的问题,以远程学习教学交互层次塔为基础,提出了学习环境的交互性定义,即学习环境支持远程学习过程中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顺利发生的能力和特性。该研究以学习环境对三类教学交互的支持为分析框架,在广泛调研目前对学习环境评价及其交互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指标进行筛选、提炼、聚类、总结,得出分析和衡量远程学习环境的交互性指标体系。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顾玲妹  唐新苗  
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关键之一是促进私人投资,因为私人投资可以增强经济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带来技术改革和技术创新。但私人投资在非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还远远落后于发展需要,投资所获的利益在行业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海韵  张彤  
全球已有多国在经济发展与低碳技术的良性互动发展下率先实现碳达峰。虽然较高的经济发展质量、较为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及不断优化的碳排放结构为中国实现碳达峰带来了客观机遇,但当前中国仍存在低碳技术工业化运用率低、转型动力弱、核心技术关隘多等诸多问题,有必要借鉴率先碳达峰国家经验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对策。基于“技术-组织-环境”框架分析发现率先碳达峰国家低碳技术创新的采纳应用过程存在共性规律,中国低碳技术创新采纳应用在技术维度,结合资源禀赋、技术储备及性价比采纳应用低碳技术;在组织维度,关注降碳战略和资源分配对低碳技术的支持作用;在环境维度,通过缩减碳市场配额和制定碳约束性政策督促采纳应用低碳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奚雷  彭灿  张学伟  
双元创新协同性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外部学习能够有效破解双元创新所面临的资源困境。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外部学习及其两个维度(技术学习与管理学习)对双元创新协同性(含双元创新平衡性与双元创新互补性)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对上述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237份有效问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学习对双元创新平衡性、双元创新互补性均具有正向影响;管理学习仅对双元创新平衡性具有正向影响;外部学习对双元创新协同性、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双元创新互补性均具有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在外部学习与双元创新协同性、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双元创新互补性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龙  方锐  
环境资产核算作为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现阶段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项具体任务要求,完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特点的环境资产核算工作可以更好地为我国有关资源环境的战略决策和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和信息依据。我国尚未建立起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环境资产核算也未形成统一规范,参考发达国家环境资产核算的经验和方法有助于我国环境资产核算工作明确任务、厘清思路。依据相关理论与观点通过规范分析界定环境资产的定义,梳理了联合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中心框架的发展脉络与环境资产核算内容,在详细分析美、德两国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荣  崔琳琳  
欧洲稳定机制是永久性救助机制,其目的在于稳定欧洲金融状况、加强监察欧盟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防止债务危机的发生,为有金融困难或重组银行需要贷款的欧盟成员国提供经济援助。欧洲稳定机制在治理结构、救助程序、规模与职能以及救助方保障等方面对原有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进行了扬弃和取代,有效维护了欧洲地区的经济金融稳定,值得我国以及亚洲国家学习借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健  刘雅婷  江丽  郑慧仪  
资历框架是以能力标准为本对各类资历进行分类、认定、衔接的新型资历制度,它对沟通各类教育、串联各种资历、联结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等发挥了立交桥作用。目前不少国家已建立或正在尝试推行资历框架制度,我国也将之提至政策层面,然而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历框架尚未在学界和教育行政部门达成共识。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香港地区资历框架体系的构建经验,指出香港资历框架七个层级的设计密切结合了普通教育的体系架构,资历学分发挥了沟通或衔接不同资历的基准作用;在通用能力标准基础上已由22个行业咨询委员会制定了各行业能力标准,据此开发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琦  唐卫平  
历经长期探索与积累,日本已形成相对成熟的诊疗费用定价方式。依据疾病名和治疗路径将住院患者按疾病诊断组进行分类,定额核算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本文从DPC/PDPS的基本概念及设计理念出发,介绍其主要设计框架,从而为我国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