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4)
2023(2815)
2022(2333)
2021(2217)
2020(1777)
2019(4219)
2018(4085)
2017(8065)
2016(4285)
2015(4824)
2014(4752)
2013(4548)
2012(4492)
2011(3949)
2010(4262)
2009(3888)
2008(3654)
2007(3180)
2006(2705)
2005(2606)
作者
(10868)
(8899)
(8685)
(8404)
(5706)
(4248)
(4109)
(3419)
(3331)
(3076)
(3014)
(2905)
(2827)
(2798)
(2646)
(2626)
(2558)
(2527)
(2526)
(2499)
(2198)
(2081)
(2071)
(2012)
(2008)
(1952)
(1946)
(1939)
(1785)
(1737)
学科
(15815)
经济(15779)
(10259)
管理(9769)
(7909)
企业(7909)
方法(5648)
(5503)
金融(5503)
中国(5308)
(5255)
(5147)
贸易(5145)
(5052)
数学(4536)
数学方法(4483)
(4194)
世界(3888)
(3802)
银行(3798)
(3716)
业经(3653)
(3622)
地方(3513)
国际(3318)
农业(2972)
(2796)
(2685)
财务(2679)
财务管理(2672)
机构
大学(57228)
学院(55217)
(26207)
经济(25714)
研究(21729)
管理(19846)
中国(17468)
理学(16471)
理学院(16268)
管理学(16156)
管理学院(16037)
(13945)
(12079)
(10480)
科学(10283)
财经(10258)
中心(9950)
(9513)
研究所(9218)
经济学(8519)
(8105)
师范(8055)
(8034)
北京(8029)
(7980)
财经大学(7817)
经济学院(7741)
(6940)
师范大学(6843)
国际(6496)
基金
项目(34159)
研究(27907)
科学(27231)
基金(25233)
(21431)
国家(21259)
社会(18132)
科学基金(18016)
社会科(17233)
社会科学(17229)
教育(12882)
基金项目(12736)
(11751)
编号(10987)
(10615)
成果(10443)
资助(10372)
自然(10040)
自然科(9821)
自然科学(9818)
自然科学基金(9660)
(8553)
国家社会(7971)
课题(7922)
(7856)
重点(7848)
(7770)
教育部(7683)
(7580)
(7344)
期刊
(29384)
经济(29384)
研究(20664)
中国(12994)
(10185)
教育(8622)
(8551)
金融(8551)
管理(7874)
国际(7443)
(6902)
学报(6320)
(5963)
科学(5725)
世界(5535)
大学(5496)
农业(5094)
财经(4997)
经济研究(4953)
学学(4873)
(4340)
问题(3985)
技术(3957)
(3534)
业经(3391)
(3118)
论坛(3118)
图书(2775)
(2773)
贸易(2773)
共检索到94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新平  
PPP促进中心(PPP Units)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促进或推动PPP发展的任何组织或机构;狭义上,是指由主权国家政府部门设立、旨在协助其促进及管理PPP业务的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其在国际实践中又可分为中央、地方、部门三类。本文将以中央PPP促进中心作为研究重点,并以PPP促进中心代称"中央PPP促进中心"。国外PPP促进中心的设立模式在国际上,PPP促进中心的设立主要包括内置、外设、合伙等三种模式。(一)内置模式。内置模式是指在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内增设一个新的业务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军华,张新平  
合理用药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在WHO和许多国家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研究这些国际经验将对我国的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现代化;在社会治理方面,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我国社会组织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从十七大的"社会管理"到十八大的"社会建设"再到三中会全的"社会治理",党和政府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命题的相关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组织的作用、地位认识得越来越清楚。结合我国社会治理与社会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龙溪虎  巢传宣  
促进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许多国家根据各自的国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大胆尝试,其中形成的一些成功经验对我国解决就业难问题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外经验的分析,认为我国应该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健全就业法制;注重信息服务;为特殊地区或岗位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就业供给能力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梅  申丽静  陈良华  
自主创新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国家经济竞争力。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促进自主创新,政府采购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被证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政策手段。文章通过介绍西方各国在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一些通行做法,为我国今后实施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制度和措施提供必要的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匡国建  
面对全球气候危机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在利用金融手段促进节能环保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国际经验表明,充分运用金融机制的调节和服务机能,包括建立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交易市场,遵循赤道原则加强对融资项目环境风险的审慎调查,运用财税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支持国际金融组织介入节能环保领域等,对于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控制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提高国内节能环保工作效能,我国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建立有利于节能环保的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杠杆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冠琼  张强  
探索90年代以来美国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新途径、新方式与新措施,总结其经验,对于改善或重新设计我国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政策和制度框架,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科技进步速度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美国促进科技进步新模式形成的背景90年代以来,美国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新模式的特征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政府与企业、大学以及其它非赢利性组织结成广泛的伙伴关系,共同努力,加速联邦政府研发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进程,开发新技术和探索新领域,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融合、开发、传播与扩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启龙、石伟平在《职教通讯》2014年第34期中撰文,基于对新世纪以来德国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为我国出台和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德国联邦政府在2002年欧盟国家共同签署《哥本哈根宣言》的大背景下,设计制定了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框架。并以这一框架为基础,德国联邦以及各州政府不断修改和完善促进企业参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辛佳临  陈永福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四国的相关油料产业政策和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油料产业政策的现状,提出了促进中国油料产业发展政策的相应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利欣  郑思思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美国国内市场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要素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大市场逐步统一、产业竞争力保持优势、自主创新动能强劲、与海外市场联系紧密等显著特征。消费在美国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着推动市场规模扩张、促进生产流通方式变革、激发产品服务创新、增强市场吸引力等作用。借鉴美国消费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经验,我国亟需从市场制度、市场环境、产业结构、业态模式、对外开放等方面入手,推动消费全面发展,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从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启龙  石伟平  李君敏  
哥本哈根进程后,德国联邦政府主要采取了促进职业资格与学术资格等值、预测劳动力市场的技能人才需求、实施"双元制"等多种职业人才培养项目以及制定经济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议我国政府强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机制建设,加强劳动力市场需求研究和预测,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以及人才培养成本补贴办法,从而构建职业教育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娅娜  
20世纪60~70年代,韩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分别采取了优先发展轻纺工业和重化工业等产业政策,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过度干预产业发展、市场垄断格局明显、企业缺乏创新动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过度发展等。这些问题,加上世界经济滞涨、第二次石油危机等影响,导致了韩国经济增长一度低迷。在此背景下,韩国加大了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其中尤以80年代初和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最为典型。尽管对其成效评价不一,但对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借鉴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伟  付保宗  周劲  
一段时期以来,日本传统产业发展优势逐步消退,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能力不足,产业间存在一定的转换断层。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对消费需求导向和新技术应用的重视不足;一些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传统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日本在人才、资本、信息等方面的开放程度不高。对此,日本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产业政策的效果和作用有待观察;借鉴日本经验,我国政府应着力于营造有利于企业竞争和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实现主导产业有序更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宫冠英  
对比分析了印度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成都市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