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6)
- 2023(11688)
- 2022(9661)
- 2021(9000)
- 2020(7208)
- 2019(16398)
- 2018(16303)
- 2017(31037)
- 2016(16862)
- 2015(19081)
- 2014(18877)
- 2013(18651)
- 2012(17219)
- 2011(15659)
- 2010(16066)
- 2009(15108)
- 2008(15183)
- 2007(13694)
- 2006(12193)
- 2005(11036)
- 学科
- 济(76720)
- 经济(76597)
- 业(58933)
- 管理(50553)
- 农(49715)
- 企(38280)
- 企业(38280)
- 农业(33164)
- 方法(32109)
- 数学(28179)
- 数学方法(27947)
- 业经(22949)
- 财(21310)
- 制(19641)
- 中国(18409)
- 体(14349)
- 地方(13850)
- 务(12562)
- 财务(12539)
- 财务管理(12506)
- 农业经济(12469)
- 发(12182)
- 贸(12111)
- 银(12106)
- 贸易(12104)
- 银行(12094)
- 学(12066)
- 企业财务(12029)
- 理论(11949)
- 融(11851)
- 机构
- 学院(246827)
- 大学(243539)
- 济(106305)
- 经济(104183)
- 管理(95432)
- 理学(82743)
- 理学院(81967)
- 管理学(80808)
- 管理学院(80350)
- 研究(77226)
- 中国(62153)
- 农(53881)
- 财(51623)
- 京(49055)
- 科学(42522)
- 农业(40614)
- 财经(40211)
- 业大(38796)
- 江(38092)
- 中心(37427)
- 所(36847)
- 经(36617)
- 经济学(32835)
- 研究所(32536)
- 范(30884)
- 师范(30580)
- 北京(30272)
- 州(29893)
- 经济学院(29658)
- 财经大学(29553)
- 基金
- 项目(160082)
- 科学(127425)
- 研究(123411)
- 基金(117277)
- 家(99670)
- 国家(98703)
- 科学基金(86187)
- 社会(81212)
- 社会科(76652)
- 社会科学(76639)
- 省(63234)
- 基金项目(62012)
- 教育(57392)
- 自然(52021)
- 划(51175)
- 编号(50856)
- 自然科(50788)
- 自然科学(50778)
- 自然科学基金(49927)
- 资助(46847)
- 成果(41943)
- 部(37311)
- 制(36728)
- 重点(35445)
- 课题(35008)
- 发(34283)
- 国家社会(34112)
- 创(33643)
- 教育部(32708)
- 性(32140)
- 期刊
- 济(124350)
- 经济(124350)
- 研究(72833)
- 农(59358)
- 中国(52994)
- 财(40736)
- 农业(40115)
- 学报(34759)
- 管理(33276)
- 科学(32879)
- 大学(29299)
- 融(28024)
- 金融(28024)
- 学学(27838)
- 教育(27236)
- 业经(25784)
- 技术(22347)
- 财经(21008)
- 业(18034)
- 经(17900)
- 问题(17780)
- 经济研究(16809)
- 农村(15056)
- 村(15056)
- 农业经济(14957)
- 版(14144)
- 世界(13377)
- 经济问题(12314)
- 技术经济(11616)
- 社会(11490)
共检索到373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谷雨 庄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新增居住权这一物权种类,其法律实质为建筑物用益物权。因此,设立农村住宅居住权并不会引发农村住宅所有权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宅基地使用权的变动,并且不会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专属性产生影响,具有理论正当性。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设立农村住宅居住权不再局限于解决农村特殊群体的实际居住需要,更在于将其作为一种财产利用工具或手段,为解决农村住宅买卖、合作建房、盘活利用农村闲置住宅等提供新方案。在具体的制度设计方面,应从农村住宅确权登记、居住权合同当事人范围、权利义务安排、居住权登记设立以及农村住宅征收情形下居住权人利益保障等方面做出规定。
关键词:
农村住宅 居住权 理论证成 制度设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莫张勤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正处于从政策转换为法律的关键时期,亟需深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内在机理和法治化路径,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进而保障全国与区域的生态安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以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理论为指导,是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理论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制度、生态空间分类分级管制制度和有效性评估制度中。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视角分析,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制度建立统一框架,将关联性部门纳入到自然资源管理与实施活动中,进行利益的调节与分配;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灵活性角度分析,依据生态空间的弹性和承载能力的不同,采取适应性管理和缓解措施,建立分类分级管制制度;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方面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建立有效性评估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智利 蒲婷璐
针对目前重庆市城镇用地日益紧张与农村用地大量闲置的矛盾,本文经过对用于置换的农村土地类型及保障性用房的分析评价,最终筛选出了适合用于置换的对象:即农村宅基地与公租房。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交易载体——"住宅券",使农村宅基地资本化,与重庆"地票"交易制度实现双轨式发展,配合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支持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住宅券” 交易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顺武 董鹏斌
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民居住权益和财产权益之间的新权衡。在分析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正当性根据的基础上,文章基于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约束条件探讨了入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路径进行剖析。从根本上讲,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主要是基于宅基地财产性价值凸显这一内生性条件的推动,而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刺激、农村土地要素化市场改革的促进仅发挥着外因的作用。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现行规则体系为入股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框架,而各地入股的实践提供了地方法治经验的鲜活素材,进言之,实践矛盾的充分展开亦有助于制度的理性演进与成熟。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推进路径择要如下:一是要增加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制度厚度,如此才能补强入股的正当性基础;二是要明确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客体及价值评估机制,并严格规范入股的程序;三是要完善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收益分配机制;四是要确保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权益保障机制落地,特别是要完善入股退出制度以契合农村的客观实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建
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法律价值目标下,构建宅基地使用权有限抵押制度。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抵押权的设定须经签订抵押合同和登记公示程序,其权利主体范围不限于农民集体成员。抵押实现时,同等条件下应赋权于本集体内部成员基于成员权的优先购买权,或者集体在可能的条件下实行有偿收回。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水林 郜峰
法学界一般把公益诉讼看作是民事公益诉讼,其实,公益诉讼是不同于群体性民事诉讼(如代表人诉讼)的一种新型诉讼形式,其适用于损害众多人利益的违法行为引起的纠纷,其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因而,赋予主体原告资格,并不一定需要其与诉讼所纷争的利益具有直接利益关系。证券纠纷的特点,以及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和法律制度环境,决定了在我国未来拟建构的证券公益诉讼制度中,原告资格应依法得到证券投资者保护组织的许可为宜。具体的诉讼制度可采取团体公益诉讼与示范公益诉讼相结合的二元诉讼机制。
关键词:
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诉讼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张喆琪
《土地管理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立法缺陷和制度模糊已成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最大障碍。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必须加强宅基地管理立法,培育盘活利用主体,创新盘活利用机制,建立配套制度措施。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盘活利用 《土地管理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萍 陈卫华 陈泓冰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建设农村住宅市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重新分配收入并重新配置经济机会,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的枷锁,是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除法律障碍以外,农民住房流转意愿不高以及农村住房租购欲望不强可能是最大的阻力。应按照"先赋权、再规范、后统一"的总体步骤有序推进;重点考虑城乡住房市场融合程度和农村区位两个因素,划分五类地区,选择差异化的市场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萍 陈卫华 陈泓冰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建设农村住宅市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重新分配收入并重新配置经济机会,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的枷锁,是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除法律障碍以外,农民住房流转意愿不高以及农村住房租购欲望不强可能是最大的阻力。应按照"先赋权、再规范、后统一"的总体步骤有序推进;重点考虑城乡住房市场融合程度和农村区位两个因素,划分五类地区,选择差异化的市场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龙友
近期,笔者先后对江西省余江县、安徽省金寨县、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浙江省义乌市和湖南省浏阳市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就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关于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方式问题调查:余江县多措并举,引导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如: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提高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公信力;优先鼓励在城镇已稳定就业的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或自愿放弃申请宅基地而进城落户;给予多宅或多占宅基地的农民一定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卫华 吕萍 钟荣桂
研究目的:针对农民“户有所居”目标,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局限性分析,借鉴相对剥夺理论,提出农村住宅制度完善路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目标还未完成城乡住房体系的对接,构建新型农村住宅制度,形成同城镇住房制度相对应的格局,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发展农村非保障住房,这将为统一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打通城乡住房市场奠定基础,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研究结论:构建能适当增加住房可流转性的农村住房制度,将有利于促进城乡住房权益平等,减少城乡居民的相对剥夺感,提升农民在住房方面的获得感。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慧 刘社建
农民税费负担过重 ,与目前的农村税费制度密切相关。从广西百色地区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试点的经验看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对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理顺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提高农民购买力和培育农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该指出的是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 ,在试点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 ,而且一地的试点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性也值得认真研究。
关键词:
农村 税费 改革 理论 实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艳平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要求,集体土地的隐性流转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存在。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只能通过征收为国有的方式上市流通,理论界褒贬不一,但赞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者居多。以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结合典型理论和实践中的试点模式,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春晖 贾天乾 赵公寅
农村建设规划许可审批的依据是村庄规划或者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随着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面铺开,各地的村庄规划布局编制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农村村民自建住房规划许可审批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光宏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效率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实证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分配制度不明确;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不合理,转让缺乏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监管体制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路:应当加强有关农村宅基地立法;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强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 制度经济学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