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3)
- 2023(4995)
- 2022(4324)
- 2021(4182)
- 2020(3620)
- 2019(8753)
- 2018(8876)
- 2017(16929)
- 2016(9600)
- 2015(10968)
- 2014(10959)
- 2013(10490)
- 2012(9459)
- 2011(8301)
- 2010(8882)
- 2009(7924)
- 2008(7565)
- 2007(6835)
- 2006(5871)
- 2005(5097)
- 学科
- 济(39632)
- 经济(39610)
- 管理(23310)
- 业(22579)
- 方法(21813)
- 数学(20596)
- 数学方法(19810)
- 企(17891)
- 企业(17891)
- 农(10067)
- 中国(9657)
- 理论(8675)
- 地方(8003)
- 财(7423)
- 学(7105)
- 教学(7095)
- 业经(6966)
- 农业(6831)
- 贸(6266)
- 贸易(6261)
- 易(6099)
- 教育(5739)
- 技术(5266)
- 制(5203)
- 地方经济(4867)
- 学法(4766)
- 教学法(4766)
- 环境(4753)
- 策(4728)
- 划(4636)
- 机构
- 学院(128180)
- 大学(125306)
- 济(49877)
- 经济(48762)
- 管理(47660)
- 研究(41972)
- 理学(41237)
- 理学院(40821)
- 管理学(39530)
- 管理学院(39339)
- 中国(29949)
- 科学(26925)
- 京(26504)
- 农(23408)
- 财(21681)
- 所(21674)
- 业大(21022)
- 江(19849)
- 研究所(19824)
- 中心(18927)
- 农业(18435)
- 技术(17177)
- 财经(17165)
- 北京(16650)
- 范(16592)
- 师范(16397)
- 州(15746)
- 经(15579)
- 经济学(15315)
- 院(15255)
- 基金
- 项目(87342)
- 科学(67678)
- 研究(62375)
- 基金(60929)
- 家(54138)
- 国家(53741)
- 科学基金(45504)
- 社会(37046)
- 省(36698)
- 社会科(35132)
- 社会科学(35121)
- 教育(32042)
- 基金项目(31392)
- 自然(30860)
- 划(30758)
- 自然科(30224)
- 自然科学(30212)
- 自然科学基金(29618)
- 资助(27016)
- 编号(26014)
- 重点(20642)
- 成果(20500)
- 课题(19464)
- 部(18877)
- 发(18872)
- 创(18665)
- 创新(17365)
- 计划(17054)
- 科研(16582)
- 大学(16370)
共检索到188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业 陈丽梅
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在设施环境下的栽培试验,对人参根重增长的年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表明人参根重积累的变化规律符合S型自然生长曲线。S型自然生长曲线的常见方程式有4种,采用回归方程的F值和相关系数R来比较4个模型的好坏,得出最适宜的数学模型为模型4。通过研究根重积累变化曲线、根重积累速度、根重积累瞬时速度最大值,掌握人参生长过程中的数量规律和特点,为生产上制定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设施栽培 人参 数学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爱梅 雷红霞 秦云霞 肖召杰 雷书声 郭素云
采用5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5因素对豫薯10号产量的影响,建立并分析了产量对5因素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5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播期>氮肥>磷肥>钾肥>密度。欲达到18万kg/hm2以上的产量,最佳播期为6月23日,在本试验条件下不施氮肥,磷肥施用量75.0975kg/hm2,钾肥249384kg/hm2,密度为4929059145株/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政 梁燕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菜豆种子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菜豆种子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且拟合较好;各栽培因子对菜豆种子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氮>钾>磷;栽培密度与氮、磷和钾的交互效应在0.1水平显著。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了仿真优化,提出了菜豆种子生产优化组合方案:栽培密度19.508~21.313万株/hm2;施氮量292.664~324.128kg/hm2;施磷量93.938~144.023kg/hm2,施钾量437.400~492.300kg/hm2。
关键词:
菜豆 栽培密度 施肥水平 通用旋转设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安玉麟 李彦 杜刚强 郑文哲 张玉贵 马忠林 周鸿
本文通过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试验,对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高产栽培的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优化分析与数学模拟,确定了春小麦高产栽培优化农艺措施为亩播量18~23kg,施N20~23kg,施P_2O_510~13kg。同时还明确了河套灌区春小麦高产栽培的亩产量与氮磷和播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即随着目标产量的提高,在增施氮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密度呈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春小麦 高产栽培措施 数学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登社 郭振国 牛丽娟
以中早熟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坝薯9号”为试验材料,在水浇条件下对马铃薯高额丰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数学摸型,并在生产实际中证实了该模型的实际效果.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 材料和方法以“坝薯9号”脱毒原原种50g~100g整薯作种,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回归旋转设计,1/2实施,共32个小区.全部试验一字排列,每隔9~10小区增设一个常规播种的对照.试验地地力均匀一致,前茬为莜麦,0~30cm土层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771%,全N0.107%,全P_2O_50.150%,全K_2O1.976%,速N115×10~(-6),速P_2O_510.0×10~(-6),有效K_...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灿 阮仁武 袁晓辉 王诗雪 李蔓 易泽林
为探讨‘酉苦1号’在重庆地区秋播的高产栽培措施,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量(x1)、尿素(x2)、过磷酸钙(x3)、硫酸钾(x4)4因素对‘酉苦1号’籽粒产量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荞麦产量与各因子间的回归方程为:y=1386.13+210.44x1+70.94x2+102.56x4-110.08x12-64.52x32+71.91x1x2+84.28x1x3+71.34x1x4-107.53 x2x4;各因素对‘酉苦1号’籽粒产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为播种量>硫酸钾>尿素>过磷酸钙;不同因素间互作表现为尿素硫酸钾互作>播种量过磷酸钙互作>播种量尿素互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兴龙 吴昌龙 王德智 廖金晶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数学模型分析寻找喀斯特地区酸梅达到高产高效的栽培方法,建立了符合喀斯特地区酸梅的产量和效益的优化数学模型。模型预测的产量和效益与生产应用结果相吻合。通过分析获得了喀斯特地区单位面积酸梅产量在1129.5 kg/667m2左右,效益大于618.92元/667m2的最佳营林技术措施为:667 m2植株种植密度39~45株,施纯N16.85~19.15 kg,P2O510.66~13.34 kg,K2O 2.54~3.46 kg。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酸梅 优化栽培 数学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宏波 谢加丽
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有:(1)在地理位置上,东部远远优于西部。我国东部地区沿江、沿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信息通畅。这些条件不仅有利于手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交通信息事业的发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靖培栋 康仲远
本文分析了科技文献增长的三个经典模型:普赖斯指数增长模型、费勒杜茨———纳里莫夫逻辑增长模型、线性增长模型,特别指出了逻辑增长模型的局限性及其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文献增长的机理模型。由此模型得到了三种经典模型的统一性,建立了科技文献总量的增长模型,并且提出了用科技文献增长规律研究老化的方法
关键词:
科技文献 数学模型 机理 老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宝贵
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本提高可使社会生产效益指数增长。各个学龄阶段的生均教育投入,都应随着科技知识的指数增长而增长。我国走科技先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20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达到50%,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要在2012年达到4%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并在2020年达到4.6%至4.7%,以带动全社会的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垚 蔡世熊 张肇鹏 徐扬 王志军 马男 徐彦杰 高俊平
为有效防治月季灰霉病发生,保障切花产品采后品质,以‘粉蝴蝶’(‘Vuvuzela’)和‘雪山’(‘Avalanche’)为试验材料,实地调查设施内灰霉病发病情况,监测温室内温湿度,获取当地降雨量等气象资料,构建了月季切花设施生产灰霉病预测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进行灰霉病防治的实际指导。结果表明:1)‘粉蝴蝶’‘雪山’的灰霉病病情指数与设施内的均温和均湿呈线性相关,据此建立灰霉病预测模型,Y=4.761-0.332X_1+4.930X_2+0.015X_3;这一预测模型经设施内实测验证,平均绝对误差(MAE)=0.20,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0.31,表明可有效预测7日内设施条件下月季切花灰霉病发病情况。2)‘粉蝴蝶’‘雪山’在贮藏和瓶插期的灰霉病发病率与栽培中病情指数预测值呈正相关。当病情指数为Y=0.33的低预测值时,切花产品在模拟运输1 d+冷库贮藏5 d后,发病率为5.0%;当病情指数为Y=2.09的高预测值时,切花产品在相同处理后发病率可达35.0%。3)基于预测模型进行病害爆发前3 d喷药的早期防治处理,采收当天的病情指数从2.33降为1.05,处于中度风险等级;切花瓶插期间的灰霉病发病率从30.0%降低到了10.0%。综上,利用本模型进行早期防治,可提早遏制病害扩散,为月季真菌病害的监测与科学防治提供支撑。
关键词:
月季切花 温室生产 灰霉病 监测 防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中英 王艺 吕晓燕
果树的设施栽培山西农业大学王中英王艺吕晓燕随着果树栽培集约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果树生产已开始注意果树的设施栽培。虽然果树的设施栽培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但较大量发展还是近20~30年。目前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发展较多,其中以日本发展较快,果树设施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克明 张喜文 宋殿珍 刘源湘
1987~1988年在山西省屯留试点进行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谷子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氮、磷和农家肥五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互作效应.优化方案经1988和1989年的示范对比和小面积推广,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旱地 谷子 栽培措施 数学模型 产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广珍 刘瑞国 黄宗晔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有文献多认为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影响生产行为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通过观察日益普遍的私家车购买现象,本文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不仅影响生产行为,同时也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据此,本文构造了一个交通基础设施同时影响生产和消费的增长模型,揭示了道路基础设施通过促进私家车消费,进而改变居民消费结构,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了验证理论命题,本文还构建了中国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道路和道路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可以直接通过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消费中私家车数量及其所占比例(消费效应)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道路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私家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双波
本文从经济增长极理论的视角出发,在严格假设条件和放宽假设条件下构建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和分析,认为中央政府在确定各省的投资配额或各省政府在确定各地区的投资配额时,采取经济增长极模式有重点、有侧重地投资比采取均匀投资模式不分重点、均匀分配地投资的经济增长效果会更加明显;但是投向增长极的投资配额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增长极的资本存量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随着增长极所获得的新增投资的增加,在对增长极的开发效果越来越显著的同时,极化效应程度会逐步加深,使得腹地与增长极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得越来越大,在确定各地区的
关键词:
政府投资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增长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