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9)
- 2023(4199)
- 2022(3817)
- 2021(3341)
- 2020(2983)
- 2019(6530)
- 2018(6511)
- 2017(11700)
- 2016(6755)
- 2015(7311)
- 2014(7311)
- 2013(7072)
- 2012(6628)
- 2011(5712)
- 2010(5887)
- 2009(5405)
- 2008(5466)
- 2007(4965)
- 2006(4353)
- 2005(3863)
- 学科
- 管理(23804)
- 济(23088)
- 经济(23077)
- 业(19374)
- 企(16685)
- 企业(16685)
- 方法(10939)
- 环境(10027)
- 数学(9588)
- 数学方法(9476)
- 财(9094)
- 务(7173)
- 财务(7165)
- 财务管理(7149)
- 学(6943)
- 划(6882)
- 企业财务(6818)
- 农(6679)
- 制(5207)
- 业经(5140)
- 中国(5086)
- 规划(4683)
- 环境规划(4552)
- 农业(4328)
- 地方(4223)
- 银(4051)
- 贸(4030)
- 贸易(4028)
- 银行(4023)
- 易(3922)
- 机构
- 学院(94253)
- 大学(93490)
- 济(34449)
- 管理(34241)
- 经济(33580)
- 研究(33371)
- 理学(29468)
- 理学院(29104)
- 管理学(28469)
- 管理学院(28327)
- 中国(25368)
- 农(23318)
- 科学(23252)
- 京(20347)
- 业大(19033)
- 农业(18690)
- 所(18285)
- 研究所(16834)
- 财(16549)
- 中心(15476)
- 江(15181)
- 财经(12941)
- 省(12833)
- 北京(12476)
- 农业大学(12382)
- 院(11910)
- 州(11724)
- 经(11699)
- 范(11387)
- 师范(11205)
- 基金
- 项目(67238)
- 科学(51732)
- 基金(48561)
- 家(44957)
- 国家(44629)
- 研究(44004)
- 科学基金(37090)
- 社会(27417)
- 省(27179)
- 基金项目(26384)
- 自然(26103)
- 社会科(26053)
- 社会科学(26041)
- 自然科(25424)
- 自然科学(25409)
- 自然科学基金(24939)
- 划(23278)
- 教育(20090)
- 资助(19597)
- 编号(16447)
- 重点(16168)
- 计划(14661)
- 部(14361)
- 发(14323)
- 创(13697)
- 科研(13675)
- 科技(13106)
- 成果(12971)
- 创新(12898)
- 业(12198)
共检索到139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蕾 王凌 徐万强 张国印 赵欧亚 郜静 李玭
设施蔬菜生产受管理技术水平所限导致养分投入量远远大于作物需求量,其中过量磷素投入不仅无法提高产量,大量磷素在土壤积累反而容易引发磷素向水体迁移,进而威胁水环境安全。通过调查和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土壤磷素淋溶阈值、不同肥料投入量、投入方式及灌水模式下设施土壤磷素淋失风险及淋失量,评价了不同水分、养分管理对磷素淋失的阻控效果。结果表明,北方设施蔬菜石灰性土壤中存在2个Olsen-P和CaCl_2-P的拐点,分别为58. 39,257. 45 mg/kg。该地区使用土壤Olsen-P 60 mg/kg作为淋溶阈值,260 mg/kg的土壤Olsen-P作为磷肥投入控制阈值对现阶段推荐施肥依据更为合理。以该阈值为评价标准,传统施肥灌溉模式磷素淋失风险极大,西红柿-甜瓜轮作周年磷素淋失量可达4. 91 kg/hm~2。仅降低磷肥投入25%,只能降低磷素淋失18. 11%;配合水分管理则可降低磷素淋失34. 47%~44. 07%;或调整有机无机磷投入比例为3/4有机肥配合1/4无机肥比传统施肥也可降低磷素淋失39. 66%。在此基础上,提出设施土壤基于磷素淋溶阈值和投入控制阈值的有机肥安全施用技术,对达到蔬菜生产和环保双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淑英 吕家珑
对长期 (2 4年 )不同施肥土壤中磷淋溶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耕层 Ca Cl2 - P和 Water- P的含量远比 Olsen- P要小得多 ,可以淋溶的磷素含量普遍较低 ;长期施用厩肥和化肥加秸秆并休闲的土壤更易发生磷素淋溶 ;Ca Cl2 - P和 Water- P之间以及 Water- P和 Olsen- P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土壤耕层中 Olsen- P含量达 2 3mg/ kg,是该土壤发生磷素淋溶的“阈值”。
关键词:
土壤磷 磷淋溶 阈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鹏宇 但浩 王昌全 杨娟 易云亮 徐强
为确定农田畜禽粪便的安全消纳量,在成都平原稻麦轮作条件下,研究施用猪粪后土壤全磷(TP)、有效磷(Olsen–P和Mehlich3–P)、水溶性磷(ca cl2–P)的累积特征,评估磷的淋失风险。结果表明:随猪粪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Olsen–P含量和Mehlich3–P含量在100%猪粪n处理后快速增加,增幅分别为21.87~90.58、53.25~262.82 Mg/kg,ca cl2–P含量在100%猪粪n水平后急剧增加,增幅为0.18~2.40Mg/kg;在稻麦轮作体系下,土壤Olsen–P含量和Mehlich3–P含量流失的临界值分别为50、125 M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飞 王俊鹏 梁斌 李俊良
为明确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降低设施菜地氮素淋溶的效果及机理,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土柱淋溶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玉米秸秆(M)和稻壳(R)降解过程中对于土壤氮素含量和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培养期间(35 d),玉米秸秆和稻壳的降解率分别为18. 8%,3. 3%;与CK相比,施用玉米秸秆和稻壳使矿质态氮降低23. 9~173. 1 mg/kg,6. 4~126. 1 mg/kg,降幅分别为24. 4%和10. 7%,施用稻壳和玉米秸秆分别使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平均增加6. 4%和41. 1%。培养结束时,矿质态氮的固持量分别为173. 1,126. 1 mg/kg,占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的35. 0%和25. 5%;添加玉米和稻壳处理分别使淋溶液矿质态氮浓度降低14. 5~207. 3 mg/L,5. 9~202. 5 mg/L,使矿质态氮淋溶损失降低26. 7%~41. 1%,12. 1%~25. 3%。综上可见,施加有机物料显著增加对土壤矿质态氮素的固持,从而降低氮素的淋溶损失量,玉米秸秆降解率较高,对于矿质态氮的固持与降低氮素淋溶损失效果更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革 焦晓燕 郭珺 王劲松 武爱莲 王媛 董二伟 韩雄
为控制设施蔬菜管理体系中有机肥用量、降低设施土壤氮磷负荷、减少设施氮磷面源污染风险,以研究区域农民习惯有机肥用量为对照处理(FP),农民习惯有机肥用量减施50%为有机肥减量处理(FP-M),在有机肥减量处理基础上,利用夏季揭棚休闲季种植饲草玉米(FP-M+C)、饲草高粱(FP-M+S)和草黑豆(FP-M+L),且在下茬蔬菜定植前将其原位还田作为填闲处理,采用原位收集淋洗液的方法,通过3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填闲作物替代有机肥对设施土壤氮磷淋洗量、有机质含量及其剖面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和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有机肥用量处理(FP)相比,有机肥减量(FP-M)及其填闲饲草玉米(FP-M+C)、饲草高粱(FP-M+S)和草黑豆处理(FP-M+L)对蔬菜产量无显著影响,FP-M+C和FP-M+S处理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与FP处理相比,FP-M、FP-M+C、FP-M+S和FP-M+L处理在设施休闲季总氮淋洗量最高降幅分别为13.9%,59.5%,65.4%和54.5%,在蔬菜生长季最高降幅分别达38.3%,48.5%,39.0%和24.0%;与FP处理相比,FP-M、FP-M+C、FP-M+S和FP-M+L处理在设施休闲季总磷淋洗量最高降幅分别为42.3%,53.9%,45.4%和49.1%,在蔬菜生长季最高降幅达37.7%,33.8%,27.7%和26.3%;与FP处理相比,FP-M、FP-M+C、FP-M+S和FP-M+L处理显著降低了80~200 cm土层硝态氮(NO_3~--N)和20~80 cm土层有效磷(Olsen-P)含量。利用设施休闲季种植填闲作物并将其原位还田,不仅能提升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替代有机肥效果,而且可降低土壤氮磷淋洗、减少设施蔬菜氮磷面源污染风险。
关键词:
填闲作物 有机肥 设施土壤 氮磷淋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蕾 王凌 肖广敏 茹淑华 孙世友 郜静 李玭 赵欧亚 张国印
为研究引入豆角的轮作模式对设施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及机理,2018—2020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番茄-甜瓜、豆角-甜瓜、番茄-豆角3种轮作模式下设施土壤硝态氮淋失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驱动硝态氮淋失差异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番茄-甜瓜轮作,引入豆角的轮作模式显著降低硝态氮淋失,其中,番茄-豆角轮作2 a总硝态氮淋失量比番茄-甜瓜显著下降39.74%,豆角-甜瓜轮作硝态氮淋失量比番茄-甜瓜降低6.32%。3种轮作模式中,番茄-豆角环境效益最佳,为推荐种植模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设施土壤硝态氮淋失量受0~100 cm土壤储水量、硝态氮累积量和温度影响最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0~100 cm有机碳储量和全氮累积量显著正相关,与0~60 cm土壤pH值显著负相关。与传统番茄-甜瓜轮作相比,推荐种植模式(番茄-豆角)主要通过显著降低0~100 cm土壤储水量、硝态氮和全氮累积量并提高土壤pH值,从而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缓解氮淋失敏感季节有机氮矿化等作用引起的背景氮淋失从而改变氮循环过程等途径降低硝态氮淋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军 廖文华 刘建玲
以菜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0~100 cm菜地土壤Olsen-P、CaCl2-P、NaOH-P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0~20 cm菜地Olsen-P、CaCl2-P、NaOH-P含量分别为:123.8~399.6 mg/kg、9.1~27.2 mg/kg、184.9~608.9mg/kg。土壤Olsen-P、CaCl2-P、NaOH-P主要积累在0~2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磷的积累量逐渐降低;土壤Olsen-P与CaCl2-P、NaOH-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Olsen-P含量高于55.6~63.0 mg/kg时,土壤CaCl2-P显著增加,此时的Olsen-P含...
关键词:
菜地土壤 磷素淋失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小雨 杨豫 马琴 焦慧洁 刘金山
为探索西北旱地春玉米磷肥利用更高效的栽培措施,在覆膜与不覆膜2种栽培方式下分别设置条施聚磷酸铵(LAPP)、撒施过磷酸钙(BSSP)、条施过磷酸钙(LSSP)、对照(不施磷肥,CK)4种不同的施磷措施,研究不同措施对春玉米前期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春玉米生育前期,覆膜栽培措施相较于不覆膜处理提高了耕层土壤水分含量(24.7%)、温度(11%)、生物量(181%)、地上部磷素累积量(159%)。LAPP处理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覆膜条件下比LSSP处理平均提高7.4%~20.4%,在不覆膜条件下比BSSP处理平均提高14.8%~45.9%。此外,LAPP处理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及播后50 d的总根长、根表面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丽花 赵世伟
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和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调控措施,并对土壤有机碳库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库 碳储量 调控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硕 严正娟 樊兆博 陈清 李志芳
针对设施蔬菜传统水肥管理模式中钾素过量投入、因缺镁造成果类蔬菜品质下降等问题,以一年两季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土壤深度钾素淋洗的周年动态监测,研究了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及秸秆还田对设施菜田土壤钾素淋洗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下菜田平均每季钾素盈余394 kg/hm2,明显低于漫灌施肥处理;滴灌施肥菜田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累积程度小于漫灌施肥,且显著降低了钾素淋洗量,50,90 cm处平均每季淋洗量分别为15.9,4.2 kg/hm2,而漫灌施肥体系则分别达到26.9,16.9 kg/hm2,漫灌体系过量灌溉和施肥是导致钾素大量淋洗的根本原因;漫灌体系下添加秸秆后有降低表层土壤...
关键词:
漫灌 滴灌 秸秆还田 钾素淋洗 设施菜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二伟 王成 丁玉川 王劲松 武爱莲 王立革 焦晓燕
为研究不同施肥条件对高粱生长、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以高粱-玉米轮作体系的高粱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均可显著提高高粱拔节期的株高、茎粗、可见叶片数和叶面积指数,以及高粱产量与单穗粒重(PIF+M>M+S>IF>CK,相较于对照,高粱各施肥处理的产量增幅为80.6%120.7%,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处理IF+M+S表现最好;无机肥处理(IF)各养分指标均高于不施肥(CK),但增幅不显著;与无机肥处理相比,各有机肥处理(IF+M、IF+M+S、M+S)的土壤养分及有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晓然 彭亚静 张丽娟 王琳 巨晓棠 吉艳芝 任翠莲
【目的】以甜玉米作为填闲作物,探讨不同的根层调控措施对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下茬黄瓜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华北平原传统棚室蔬菜的休闲季种植甜玉米,针对甜玉米设置添加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2种根层调控措施,以甜玉米传统种植作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于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共3次甜玉米-黄瓜轮作,6季作物。每年6月初至9月底种植甜玉米,10月初至次年1月底扣棚育黄瓜苗,当年2月初种植黄瓜。在甜玉米季,共3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4 m×2 m,小区间隔0.3 m,区组之间布设1 m的保护行。【结果】甜玉米种植季,调理剂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2008、2009和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芳芳 夏先全 张伟 蒋文平 刘旭
选取石灰(Ca(OH)2)和土壤添加物T-310,分别采用移栽前半月全田撒施混土和移栽时窝施两种方式,对青枯病烟田进行土壤改良调控。从四川省兴文县和米易县两地试验结果来看,青枯病烟田施用T-310和石灰在降低青枯病发病率和抑制青枯病病情指数方面都有较好效果,与空白对照相比,发病率最多低23.3和21.3个百分比,病情指数最多降低20.2和17。2种土壤处理小区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低于药剂处理。石灰和T-310的施用对烟叶生长无明显不良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小东 李秀月 计辰儒 胡亚军 苏以荣 陈香碧
为揭示前期研发的阻控工程措施对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及养分流失的阻控效果,采用室内模拟和原位监测,采集暴雨后经阻控和未阻控的水流样品,分析样品中土壤、总养分及溶解性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室内模拟暴雨条件下,生物质炭对土壤和养分流失的阻控效果表现为前期好于后期,且阻控效果与过滤材料粒径相关,以40目效果好于20目。其中,在暴雨初期(0 h),40目生物质炭对总氮、总磷、总钾流失的阻控率分别为31.9%、35.9%和37.2%,显著高于20目生物质炭对相应养分的阻控率(19.1%、16.6%和18.4%)。原位条件下,暴雨后24 h内工程措施(使用混合过滤材料)对总氮、总磷和总钾的阻控率分别达40.0%、92.3%和62.6%,对硝态氮、磷酸盐流失的阻控率分别为35.3%和12.5%,对其它有效态养分流失的阻控效果不明显(0.66%~3.70%)。总体上,采用工程措施对于暴雨后经喀斯特峰丛洼地落水洞流失土壤及总养分的阻控效果明显,但对水溶态养分的阻控效果有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彩莲 刘波 杨莹 秦迎春
为了强化龙葵修复高镉污染土壤的能力,研究化控措施对超积累植物龙葵修复镉污染土壤能力的影响。在含量为100 mg/kg的镉污染土壤上,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通过浸种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处理方式,研究了质量浓度为5、10、20、40 mg/L的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DA-6)对龙葵各器官吸收和富集镉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处理均能够促进龙葵对镉的吸收和累积,其中20 mg/L时作用最显著,提高了苗期和成熟期的根、茎、叶和果实质量,同时也增加了镉浓度,使得成熟期根、茎、叶的镉提取量增加了46.33%、28.93%和41.28%(P
关键词:
镉 龙葵 化控措施 DA-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