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6)
- 2023(18176)
- 2022(15633)
- 2021(14345)
- 2020(12321)
- 2019(27875)
- 2018(27660)
- 2017(53072)
- 2016(28440)
- 2015(31674)
- 2014(31109)
- 2013(30810)
- 2012(28280)
- 2011(25287)
- 2010(25414)
- 2009(23339)
- 2008(22612)
- 2007(19809)
- 2006(17470)
- 2005(15345)
- 学科
- 济(131319)
- 经济(131205)
- 管理(85064)
- 业(79339)
- 企(67517)
- 企业(67517)
- 方法(56159)
- 数学(49099)
- 数学方法(48417)
- 中国(30867)
- 财(29547)
- 农(28925)
- 地方(26880)
- 学(26571)
- 业经(26158)
- 技术(23050)
- 理论(20094)
- 制(20024)
- 贸(19885)
- 贸易(19873)
- 农业(19678)
- 易(19227)
- 务(18696)
- 财务(18610)
- 财务管理(18577)
- 和(18079)
- 环境(17934)
- 企业财务(17704)
- 融(17600)
- 金融(17598)
- 机构
- 大学(404051)
- 学院(400387)
- 济(169423)
- 经济(166068)
- 管理(159257)
- 理学(138315)
- 理学院(136835)
- 研究(135750)
- 管理学(134114)
- 管理学院(133399)
- 中国(99657)
- 京(85102)
- 科学(82389)
- 财(75267)
- 所(67323)
- 研究所(61254)
- 中心(60803)
- 财经(60769)
- 农(60767)
- 业大(59123)
- 江(57757)
- 经(55354)
- 北京(53697)
- 经济学(52161)
- 范(51834)
- 师范(51362)
- 院(49887)
- 农业(47348)
- 经济学院(46803)
- 州(46443)
- 基金
- 项目(275828)
- 科学(217926)
- 基金(201844)
- 研究(199709)
- 家(176078)
- 国家(174689)
- 科学基金(150952)
- 社会(127735)
- 社会科(121229)
- 社会科学(121192)
- 省(106555)
- 基金项目(106269)
- 自然(98526)
- 自然科(96285)
- 自然科学(96264)
- 自然科学基金(94505)
- 教育(92340)
- 划(89442)
- 资助(84042)
- 编号(79463)
- 成果(63453)
- 重点(61463)
- 部(60932)
- 发(58195)
- 创(58155)
- 课题(54843)
- 创新(54426)
- 国家社会(53137)
- 教育部(52822)
- 科研(52697)
- 期刊
- 济(184074)
- 经济(184074)
- 研究(119753)
- 中国(75636)
- 学报(62693)
- 管理(61314)
- 科学(58372)
- 财(57787)
- 农(53636)
- 大学(48516)
- 学学(45740)
- 教育(42729)
- 技术(38679)
- 农业(37080)
- 融(32866)
- 金融(32866)
- 经济研究(30962)
- 财经(30244)
- 业经(27375)
- 经(26008)
- 问题(23194)
- 技术经济(22375)
- 统计(20357)
- 科技(20102)
- 业(19745)
- 图书(19340)
- 策(18629)
- 理论(18390)
- 贸(18216)
- 版(17882)
共检索到590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华昱
运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2004年至2014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成因,重点考察了镶嵌于设备投资的投资专有技术冲击的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对总产出和设备投资存在显著正向且相对持续的影响,但短期内会对结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可以解释总产出与投资在短期与长期中40%~80%的波动;其解释力在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在内的五类外生冲击中居首。总体上看,促进设备更新并改善其生产效率的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社会投资总水平,并带动经济中其他主要变量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郑冠群
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普遍做法,但其调控效果和潜在风险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和研究。本文将中国中央银行"提前宽松"式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分段线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借助Occbin工具进行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考察了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的宏观经济效应,揭示了其造成的潜在金融风险。研究发现: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系统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推动经济繁荣、抑制经济衰退的效果不仅不显著,且会导致利率长期低于均衡水平。因此,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仝冰
为了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可以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一个包含多种冲击和摩擦性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这类模型通常使用利率规则测度货币政策冲击,不过,货币数量规则可能更适合中国现实。在使用货币数量规则这种新的设定下,历史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992—2016年期间,产出增长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投资冲击和外生需求冲击,而其中的两次剧烈波动则需要用其他冲击来解释;通货膨胀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其次是价格加成冲击、投资效率冲击和永久性技术冲击。在新的设定下,理论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尽管货币政策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其重要程度已经降低;此外,投资的波动主要是源于投资效率冲击而不是投资品价格冲击。这些发现与国内外现有的结论并不一致。这表明,选择何种方式测度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耿强 章雳
金融危机以来,需要从理论上详尽研究中国宏观波动中外部冲击的具体影响。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了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基于中国的季度数据考察经济波动中的外部冲击效应,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经济运行基本吻合,对实际经济中产出和投资的波动解释力较强,结论认为汇率冲击和国外需求冲击都具有明显的双重作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国外需求下降则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以通过内需的扩大带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
关键词:
外部冲击 经济波动 开放经济 金融加速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宏波 王俊海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需求管理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中引入征收资本和劳动所得税的政府部门,探讨以税收政策变动为代表的供给管理措施在调节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的效果。通过进一步的模型校准以及各宏观经济变量分别对调整资本和劳动所得税的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当经济面对来自供给的不利冲击导致产出水平有下行风险时,政府降低资本和劳动所得税将激励生产者更多地投入生产要素,从而减税可以有效扩张产出并熨平经济波动。因此,政府应重视供给管理措施在长期性和结构性调控上的优势,使宏观调控能够在优化我国总需求结构、调节社会公平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 经济波动 税收政策 供给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庄子罐 葛盼 杨孝智
本文分别采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和混频数据贝叶斯估计一个经典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从数量上测度预期冲击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贝叶斯估计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预期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力较小,非预期冲击仍是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力量,但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分段估计结果表明预期冲击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特征。(2)预期冲击对于熨平经济剧烈波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脉冲响应结果显示我国各宏观变量在预期冲击的作用下表现出相对平缓的波动,另一方面2008年以后预期冲击对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力较2008年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关键词:
预期冲击 宏观经济波动 DSGE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利锋
基于包含政府支出不同构成成分的NK-DSGE模型,本文对政府支出不同构成成分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生产性政府支出对于产出具有最大且持续性最强的冲击效应,并且对于消费具有"挤入效应";(2)相对而言,教育和医疗等对于私人消费具有完全替代性的政府支出对于私人消费具有最大且持续性最强的冲击效应;(3)相对而言,生产性政府支出冲击引起了最大的社会福利损失,而教育和医疗等对于私人消费具有完全替代性的政府支出冲击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则相对较小。由于我国政府偏好于生产性政府支出,因而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当前内需不足的背景下,增加教育和医疗等对于私人消费具有完全替代性的政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巍贤 高中元 彭翔宇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势必会对经济的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考虑到经济波动源的不唯一性,本文构建一个三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着重研究能源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探讨冲击的传导机制。外生冲击的传导机制由模型的消费跨期替代、劳动力与消费替代、利率政策规则等决定,但各种冲击的具体传导路径存在着差异。模拟结果显示,各种冲击来源中能源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大;若使用国际能源价格进行冲击实验,则我国的经济波动进一步放大;而利率规则有减弱经济波动的效果。
关键词: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能源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仕龙
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来源及其传导机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在评析学界有关经济周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新凯恩斯模型,在MSV解下同时考虑总供给、总需求和货币政策三类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宏观经济有确定性均衡,中央银行对经济增长的重视程度高于物价稳定,总供给冲击对通胀和产出缺口的作用方向相反,总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胀和产出缺口的作用方向相同,总供给冲击没有持续性影响,总需求冲击有长期持续性影响,货币政策冲击有短期持续性影响,通胀波动主要来源于总供给冲击,产出缺口波动主要来源于货币政策冲击,名义利率波动主要来源于总需求冲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斌 李庆云
本文基于贝叶斯估计构造了一个包含房地产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各种宏观经济冲击对房地产价格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机制,比较了首付约束和利率两种房地产市场调控工具。通过方差分解发现,针对房地产市场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宽松的,且房地产成本冲击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最后,证明了温和地对房地产价格波动进行反应是中国的最优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通货膨胀和总产出的波动,从而最大化社会总福利。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货币政策 贝叶斯估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楚尔鸣 许先普
笔者基于1999年~2011年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一个包含政府部门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在一定财政规则下政府支出扩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得出了需求冲击是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原因的结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一楠 王亮
建立一个内嵌金融加速器和名义"债务-通缩"机制的DSGE分析框架,首先证明高杠杆通过金融加速器与名义"债务-通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一方面高杠杆通过金融加速器导致"高杠杆-外部融资溢价"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名义计价的高债务可能导致"偿还债务-通缩-债务负担加重"的"债务-通缩"风险。进一步,虽然高杠杆可能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不同经济条件下债务的可持续性不同,杠杆阈值具有内生性,经济体最高能承受的杠杆率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与金融市场信息效率、债务合约、储蓄率、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相关。文章为供给侧改革与去杠杆提供了理论支持,一方面要降低宏观债务负担,另一方面要提升经济承担杠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提示去杠杆要避免骤然紧缩信贷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志伟 林仁文
本文把生产要素利用率的微观行为引入企业生产,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利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我国的总量生产函数,并研究了1978—2007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结果表明:第一,在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下,劳动的产出弹性约为0.55,高于传统文献中的估计值;第二,通过将TFP分解为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两部分,我们发现:(1)资本积累和TFP是1978—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两者地位相同,总共解释了平均增长的87%;(2)忽略要素利用率的内生行为,会导致传统定义的TFP明显高估中性技术冲击对于经济波动的贡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文涛 魏福成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估计我国产出缺口,并基于季度数据,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参数。研究发现:(1)新凯恩斯DSGE模型及其冲击传导机制较好体现我国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主要宏观变量提供较好的样本内与样本外预测,在一定情况下其预测甚至强于具有一般化先验分布的BVAR模型;(2)DSGE模型估计的产出缺口较好反映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变化,并预测我国经济在2011年第2季度达到局部峰值;(3)与HP滤波、BK滤波、SVAR模型、不可观测成分法以及小波降噪法等的传统方法相比,本文的估计值具有更强的通胀预测能力、保持了与经济周期变化更高的一致性以及更好的测度稳定性,且对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王一鸣
本文运用一个包含三种金融市场冲击的DSGE模型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变化。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1)中国产出波动的1/4由金融市场冲击导致,该比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上升;(2)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替代弹性较小;(3)金融市场的发展将降低贷款冲击和融资效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高直接投资津贴冲击的影响;(4)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市场冲击、融资成本与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转型期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传导机制解析——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
电子商务、企业进入成本冲击与宏观经济发展——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
金融冲击与中国房价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考察
对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均衡假定的反思——从凯恩斯主义的投资恒等于储蓄说起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波动与减排效益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非正规金融、利率双轨制与信贷政策效果——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后凯恩斯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原理与方法——兼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比较研究
去杠杆、转杠杆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新凯恩斯动态一般均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