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4)
- 2023(3142)
- 2022(2808)
- 2021(2693)
- 2020(2367)
- 2019(5461)
- 2018(5504)
- 2017(10890)
- 2016(5698)
- 2015(6322)
- 2014(6182)
- 2013(6219)
- 2012(5757)
- 2011(5341)
- 2010(5458)
- 2009(5350)
- 2008(5204)
- 2007(4958)
- 2006(4454)
- 2005(4290)
- 学科
- 济(21212)
- 经济(21177)
- 管理(17385)
- 业(17362)
- 企(13810)
- 企业(13810)
- 方法(8515)
- 农(8071)
- 数学(6520)
- 数学方法(6432)
- 业经(6147)
- 学(5908)
- 农业(5811)
- 贸(5699)
- 贸易(5696)
- 易(5528)
- 财(5522)
- 理论(5247)
- 制(5199)
- 中国(4979)
- 银(4420)
- 银行(4415)
- 融(4243)
- 金融(4241)
- 行(4155)
- 和(3986)
- 技术(3760)
- 电子(3747)
- 务(3513)
- 财务(3496)
- 机构
- 大学(88788)
- 学院(85936)
- 管理(34495)
- 济(33216)
- 经济(32462)
- 理学(28823)
- 理学院(28530)
- 管理学(28114)
- 管理学院(27936)
- 研究(26779)
- 中国(23842)
- 京(18804)
- 财(17114)
- 农(16639)
- 科学(16167)
- 江(14422)
- 中心(14099)
- 所(13527)
- 财经(13391)
- 业大(13211)
- 农业(12556)
- 范(12253)
- 师范(12154)
- 经(12088)
- 研究所(11984)
- 北京(11770)
- 州(11732)
- 财经大学(9874)
- 师范大学(9693)
- 银(9594)
- 基金
- 项目(53099)
- 科学(42244)
- 基金(39984)
- 研究(39289)
- 家(34716)
- 国家(34451)
- 科学基金(30015)
- 社会(25272)
- 社会科(23846)
- 社会科学(23836)
- 基金项目(21097)
- 省(19669)
- 自然(19605)
- 自然科(19105)
- 自然科学(19100)
- 自然科学基金(18804)
- 教育(17558)
- 编号(16960)
- 划(16580)
- 资助(15859)
- 成果(14815)
- 部(11901)
- 重点(11199)
- 创(10757)
- 国家社会(10706)
- 教育部(10504)
- 项目编号(10368)
- 大学(10259)
- 人文(10231)
- 发(10220)
共检索到137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晓光
在P2P网络借贷模式下,借贷双方均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本文分析了P2P网络借贷的发展模式、主要客户对象与积极意义,从客户权益保护的角度入手,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技术手段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客户权益保护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晓光 曹一
P2P网络借贷,即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一切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满足了人们对资本便利快捷的需求。本文阐述了P2P网络借贷的基本概念、发展情况和积极意义,分析了其业务流程可能引发的风险,认为应将网络借贷纳入监管体系,制定监管原则、模式、内容以及安全与技术指标,引导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金融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博 张峻琪
P2P网络借贷作为新兴融资模式,正在成为我国正规金融的补充。由于我国绝大多数P2P网络借贷平台并非单纯的信息中介,而是具有信用中介的职能。因此,本文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异质性的视角,研究产品预期收益率对交易规模及客户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产品预期收益率对无背景平台不具有显著地正向刺激交易规模的作用,但对有背景平台则具有显著地正向刺激作用;产品预期收益率上升会强化投资者对低声誉平台的避险情绪、降低平台的交易规模,而对高声誉平台的影响则相反;无背景平台的客户粘性对产品预期收益率的正向敏感性要比有背景平台更高。上述研究有助于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管理者厘清如何运用产品预期收益率来提高交易规模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在国内外迅速扩散。由于制度和监管缺失,P2P网络借贷这种新生金融形态蕴藏着极大风险。通过对P2P网络借贷概念、现状和运作模式的介绍,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风险,提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优势 风险 监管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文禹
P2P网络借贷是指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小额资金借贷,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自2007年拍拍贷诞生之后,我国P2P网贷平台在过去5年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因征信模式缺失已引发较多风险事件,并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以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现状和运作模式为出发点,对其在征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运作模式 征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磊 刘安雄
本文首先收集了网贷之家的网贷平台档案数据,然后对有关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通过对公司类型、平台背景、高管数量、登记备案等基本信息以及诸如平均收益、债权转让、保障模式、业务类型等营运信息的分析,系统地描述了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档案信息现状,并给出有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网贷行业发展和个人投资者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青 李增泉 徐伟航
我国P2P行业发展迅猛,但平台欺诈、倒闭事件也层出不穷。如何从鱼龙混杂的P2P平台中识别、规避问题平台,是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决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问题平台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并从平台实力、标的特征、风控能力、治理水平等方面构建变量和模型,以提炼能够甄别问题平台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利率奇高是识别问题平台的最重要变量;同时,实力薄弱、标的类型单一、风控能力欠缺,亦是问题平台的前兆。这些风险因素不但能预测新平台出问题的概率,对资深平台是否会出问题也有良好识别能力。在控制上述变量的条件下,其他变量(如保障模式、资金托管等)不再有预测力。本文从"平台风险"的新视角出发,拓展了P2P领域的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磊 刘安雄
本文首先收集了网贷之家的网贷平台档案数据,然后对有关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通过对公司类型、平台背景、高管数量、登记备案等基本信息以及诸如平均收益、债权转让、保障模式、业务类型等营运信息的分析,系统地描述了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档案信息现状,并给出有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网贷行业发展和个人投资者提供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倪海鹭
分析P2P平台运营模式及现状,探讨将P2P平台纳入征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从完善法律框架、设计接入模式、出台制度规范和制定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将P2P平台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钊阳
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融资主体的融资诉求,但其自身发展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表现最为明显的是P2P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问题。无论是从法律、行政法规,抑或是从部门规章、行业自律规章来看,当前P2P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制还不够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P2P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要切实保障P2P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的权益,需要国家适时修改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艳军
线上P2P不是传统的企业对消费者的双边关系,它的出现表明存在三维组织体系:平台机构、出借方、借贷方。正如系统理论所论证的那样,P2P实体各部分是相互影响的,当一部分出现问题,它会波及到其他部分,因此应当从系统性理论去阐述和厘定网络借贷机构的义务框架。本文阐述了赋予网络借贷平台承担的契约义务、前契约义务和后契约义务,勾勒出网络借贷平台法律义务框架。这不仅为网络借贷平台完善其风险管理制度和内控体系提供了思路,也为监管机构的监管和行业协会的自律提供了思维逻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国文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依托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由于其方便、快捷、灵活,近几年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如平台性质不清、监管缺位、涉嫌非法集资、资金安全缺乏保障等,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规范和引导,本文在对网络借贷性质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合法性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等,提出一系列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雪静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率的上升,P2P网络借贷作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民间借贷形式,国内网络借贷平台目前处于监管"真空"状态,"谁来管,如何管"一直是多方争论的焦点。在借鉴美、英等国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模式的同时,结合目前国内监管现状,对我国规范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监管 平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宋禹君 高培
2007年6月,我国第一家网络借贷平台在上海成立,短短数年间,P2P网络借贷平台就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在我国的多数地区都有注册成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随着网络借贷平台的不断发展,问题平台也不断涌现,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金融行业的不稳定性。为了更好地规范网贷平台,2016年8月银监会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鼎威 肖立强 薛韩珍 周雅青 徐燕琴 兰陈金
本文主要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发展的背景、梳理了网络借贷平台的综合发展概述、分级情况以及主要的业务流程。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网络借贷门槛低、期限短、成本少、手续简单费用少能增加区域资金的流动性。但同时也存在相关法律不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平台对第三方存款落实不到位、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尚未明确等风险。文章对P2P网络借贷面临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风险管理 互联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