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2)
2023(5808)
2022(4844)
2021(4683)
2020(3844)
2019(8767)
2018(8865)
2017(14993)
2016(9533)
2015(10996)
2014(11070)
2013(10262)
2012(9942)
2011(9351)
2010(9709)
2009(9115)
2008(9366)
2007(8962)
2006(8176)
2005(7741)
作者
(28493)
(23529)
(23311)
(22373)
(15087)
(11537)
(10777)
(9375)
(9101)
(8782)
(8243)
(8062)
(7798)
(7715)
(7702)
(7393)
(7218)
(7120)
(7065)
(6985)
(6240)
(6077)
(5846)
(5621)
(5527)
(5457)
(5315)
(5252)
(4900)
(4888)
学科
(28375)
经济(28330)
管理(23200)
教育(20259)
(19757)
(17772)
企业(17772)
中国(14582)
(12677)
方法(11515)
理论(11300)
(8911)
数学(8569)
数学方法(8310)
教学(7451)
(7134)
(6879)
业经(6516)
(5878)
(5441)
(5398)
财务(5380)
财务管理(5361)
技术(5261)
(5165)
贸易(5160)
发展(5105)
企业财务(5085)
(5046)
(4998)
机构
大学(142934)
学院(134917)
研究(53852)
(41646)
经济(40309)
管理(38803)
中国(34595)
科学(34572)
(33896)
理学(32031)
教育(31646)
理学院(31471)
管理学(30473)
管理学院(30208)
(29758)
师范(29474)
(29204)
研究所(26385)
(24277)
师范大学(24188)
(24075)
北京(22565)
(22372)
中心(22330)
业大(19730)
技术(19577)
农业(19380)
(19110)
(18788)
财经(16994)
基金
项目(79183)
科学(61784)
研究(61583)
基金(52955)
(47496)
国家(46914)
科学基金(37421)
教育(37067)
社会(34609)
社会科(32180)
社会科学(32167)
(31826)
(30075)
编号(27095)
成果(26722)
基金项目(25948)
自然(24122)
自然科(23539)
自然科学(23527)
课题(23191)
自然科学基金(23103)
资助(22640)
重点(20128)
(19334)
(19009)
(17731)
(16754)
规划(16626)
项目编号(16554)
教育部(16387)
期刊
研究(53454)
(52889)
经济(52889)
教育(52098)
中国(40107)
学报(27676)
科学(22254)
(21834)
大学(21329)
(19466)
学学(18329)
管理(16151)
技术(14961)
农业(14691)
职业(12169)
财经(10444)
(10062)
金融(10062)
(9132)
图书(8894)
(8209)
(8082)
论坛(8082)
(7892)
技术教育(7790)
职业技术(7790)
职业技术教育(7790)
经济研究(7690)
业经(6840)
书馆(6830)
共检索到228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源源  
认为MPA教育的教育目标、办学思路、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中既展示了价值理性,也包含有工具理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MPA教育的工具理性显得更为突出,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提出有必要以价值理性为主导,以工具理性为载体,重构MPA教育,使之全面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新  来钇汝  秦丹  
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实践价值与发展前景,在教育领域却遭遇了巨大阻力,其根源在于当前智能教育领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与博弈。智能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可以通过辩证的方法实现协同统一。智能教育应坚守“培育学生生命自觉”的使命,禁止用技术“神话”催生教育焦虑,尊重教师工作的创造性,防止技术凌驾于教师“主体”之上并把技术的工具属性强行赋予教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鹏超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提高人的素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内涵上互通、互补,在功能上互动,两者统一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共同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路径主要是:将价值理性科学地融入专业教育,整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课程内容,搭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实践平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珂珂  王彩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其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强化作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一个极具包容性和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为研究视角来诠释和探析我国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巧根  
在我国管理会计的情境特征下,无论是政府导向的工具开发与应用,还是市场自发的工具导入与普及,它们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效率与效益。换言之,增强管理会计的目的性与有效性是管理会计工具理性的内在要求。倡导管理会计工具理性有助于拓展管理会计的功能作用,明确管理会计工具的结构性特征有助于探寻管理会计工具的指引体系。管理会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是管理会计工具的政府导向性与市场自发性相互融合的需要,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客观规律之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技术思维的僭越,人性发展的圈囿,情感沟通的缺位等问题。为了克服教育技术发展面临的困境,达成对技术异化的超越,需竭力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效整合。人和技术的双重性为其有效整合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规定了其整合的限度。历史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谐共生以及当下在其他领域的再次整合为其提供了范例。欲使教育技术发展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效融合,我们需转变"技术至上"观念,使"人机对话"有效促进"人际对话";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使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回归"以人为本",使教育技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和谐共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平凡  
历史地看,劳动教育价值的政治逻辑经历了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过程;经济发展逻辑经历了从单一缓解就业压力到提供高质量劳动力资源的过程;个人价值逻辑经历了从提高综合素质到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劳动教育内涵经历了从重视用劳动进行教育,到重视呈现劳动本身工具价值理性的过程:一方面,不断拓展劳动的经济内涵,发展技术劳动和创新劳动;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劳动伦理内涵和法治内涵,发展诚信劳动和合法劳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重在整合专业技术实习和劳动教育,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化方法结构特征。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进一步坚持并发展社会本位原则和职业教育类型化原则,并突出学生主体性原则。教育内容上,坚持体力劳动的传统,同时也要重视创新、诚实和合法劳动教育等;教育方法上,应置入现有课程体系,体现系统性,融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现针对性,渗入日常生活教育管理,体现常态性。同时,应系统全面深化制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社会也要承担劳动观念变革的责任。
[期刊] 求索  [作者] 程秀建  
契约不可避免需要解释,但现行合同解释多趋向于形而上的表达,导致实务操作中往往脱离解释规则从而呈现感性的状态。诚信原则作为合同解释的重要规则,有助于克服这种困境。从价值上看其具有行为指导规则的伦理性,具备法的一般条款的法源性,且可作为裁判规则具有衡平性。从功能上看诚信原则贯穿合同解释始终,统领具体规则,在具体解释方法不能时可即时介入,又能够协调各解释方法间的冲突。其作为主观概念,因符合合同的实现之高度"均衡性"要求,而兼采"善意人"及"理性人"的标准。诚信原则于合同解释之适用,不拘泥于文意,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并要求超越文意,实现当事人的利益平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育类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60余年的历史中始终引领着国际教育理念的发展。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会决议"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8.0系统地分析各个时期主流教育理念背后的价值取向,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基本教育"极其推崇价值理性,60年代转向了以工具理性为导向的"教育规划",70年代价值理性在终身教育的思潮中得以回升,而经历了80年代的组织发展危机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终于在90年代提出的全民教育中得以融合。由此可见,价值理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变的内在追求,而工具理性又是其无法回避的现实挑战,只有还原价值理性和工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鄢烈洲  陈绍华  
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学校、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等从不同视角给予学理阐释和政策释义,引发职业教育现象级的新热点,达成新法站位高、立意深、观念新、内涵广等跨界共识。但仍有研究偏重实践维度的阐释,理论框架嵌入不足。本文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法理论,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维度对新《职业教育法》进行了剖析解构与理性思辨,并对其价值取向和法律逻辑等进行再认识。据此提出,虽然新《职业教育法》从立法层面是一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善治良法,但在实施层面,仍需借助地方立法、非均衡赋权政策试验等,重点完善省级层面职业教育中观政策生产供给,消除法律留白和政策叠加,使新《职业教育法》赋予的权利、义务落地生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二元范畴在职业教育场域中具有丰富的表征形式,并且形成了职业教育在功能属性、课程属性和人才属性方面的二元困境,主要表现为两者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随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通过加强沟通理性以实现两者的统一,具体策略即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指导,将实践性知识融入课程内容开发中,以深化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为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兴峰  
借助社会学理论分析发现,由于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存在,人们依据功利的原则来评价、衡量教育行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并日渐忽视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进而背离了教育的本真意义。纠正这一偏向的最佳途径,是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有机的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教育技术领域如果接受"工具理性"的统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工具理性"带给人们的是肤浅和盲从。技术与目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目的理性"应该得到张扬。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技术问题不可能只依靠技术手段来解决。学习是人的活动,教育技术应该关注教学活动本身,而不能过于依赖实体技术。人的思想、经验、意志、道德等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从兵  
在学理层面上,资助育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应然状态是和谐统合、功能互补。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价值理性的式微,工具理性的僭越和蔓延,而导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冲突和分裂,致使资助育人低效。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资助形式与内容、资助与德育的关系,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回归正位,实现两种理性力量的平衡、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