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4)
- 2023(8667)
- 2022(7353)
- 2021(6551)
- 2020(5233)
- 2019(12044)
- 2018(11829)
- 2017(22525)
- 2016(12276)
- 2015(13782)
- 2014(13913)
- 2013(13770)
- 2012(13507)
- 2011(12403)
- 2010(13028)
- 2009(12420)
- 2008(12739)
- 2007(12037)
- 2006(11084)
- 2005(10626)
- 学科
- 济(61427)
- 经济(61368)
- 管理(35442)
- 业(35383)
- 企(28061)
- 企业(28061)
- 中国(20323)
- 地方(18953)
- 方法(18690)
- 农(16130)
- 数学(15307)
- 数学方法(15086)
- 业经(14393)
- 财(14188)
- 融(13285)
- 金融(13284)
- 银(12761)
- 银行(12748)
- 行(12393)
- 制(12060)
- 学(11515)
- 贸(11172)
- 贸易(11160)
- 农业(11141)
- 地方经济(10750)
- 易(10719)
- 发(10581)
- 理论(9246)
- 技术(9017)
- 环境(8744)
- 机构
- 大学(186130)
- 学院(185624)
- 济(77465)
- 经济(75706)
- 研究(68399)
- 管理(65046)
- 中国(55171)
- 理学(53378)
- 理学院(52704)
- 管理学(51769)
- 管理学院(51402)
- 京(41294)
- 科学(40072)
- 财(38791)
- 所(35909)
- 研究所(31609)
- 江(31250)
- 中心(30992)
- 农(29796)
- 财经(29164)
- 范(27572)
- 师范(27323)
- 北京(27156)
- 经(26082)
- 州(25842)
- 院(24249)
- 业大(23575)
- 经济学(23493)
- 农业(22801)
- 省(22307)
- 基金
- 项目(107676)
- 科学(84378)
- 研究(81985)
- 基金(75994)
- 家(65201)
- 国家(64563)
- 科学基金(54735)
- 社会(51903)
- 社会科(49208)
- 社会科学(49190)
- 省(42747)
- 基金项目(38807)
- 教育(37481)
- 划(35742)
- 编号(33613)
- 自然(32881)
- 自然科(32150)
- 自然科学(32142)
- 资助(31884)
- 自然科学基金(31535)
- 成果(29545)
- 发(28828)
- 课题(24733)
- 重点(24487)
- 发展(23635)
- 部(23556)
- 展(23220)
- 创(22125)
- 国家社会(21082)
- 性(21064)
共检索到318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敏
最惠国待遇使得缔约国国民有权根据本国与东道国签订的旧的双边投资协定享受到东道国在新协定中给予第三国国民的优惠待遇,这个待遇扩展了投资者东道国签订的投资协定中规定的优惠待遇的作用。一向以来,各国只从实体方面规定最惠国待遇的适用与排除,而对程序性方面,双边投资协定均没有做出规定。ICSID受理的Maffezin i案对最惠国待遇条款进行了发展,仲裁庭裁决可以将该条款扩大适用于争端解决条款(即B IT中的程序条款),从而开启了ICSID仲裁庭对此问题作出不同裁决的实践争议和学术界对此的讨论。本文对发生此种争议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主要存在ICSID和最惠国待遇条款两方面的原因。从IC-SID的角度,...
关键词:
ICSID BIT 最惠国待遇条款 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金矜
近年来,新一代投资条约对最惠国待遇(MFN)条款适用于实体待遇开始发展出更严格的限制性规定,新近的投资仲裁实践对MFN条款的适用也作出了限制性解释。国际投资法中MFN条款的基本属性和维护东道国规制权的现实需要为MFN条款适用于实体待遇的限制性发展趋势提供了正当性基础。然而,这一趋势也可能将投资者置于不利之地。中国在当前国际投资活动中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在今后的中外投资缔约实践中,宜警惕过于严苛的MFN条款,选择性借鉴限制MFN条款适用范围的最新实践,并为仲裁庭解释MFN条款提供明确指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本文认为WTO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为对产品或劳务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不包括所得税;最惠国待遇的给惠对象仅适用于相同产品、相同服务或相同服务提供者,这一要求,体现在国内税领域,则为国内税征税对象的相同性;税收协定中存有大量的税收差异,这些差异不违背税收协定中的无差别待遇原则,因为税收协定中无最惠国待遇条款。同时,这些差别也不违背WTO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关键词:
WTO 国内税 最惠国待遇 税收协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董静然
最惠国待遇条款能否适用于争端解决程序,是国际投资法实践面临的重要法律问题。从以往仲裁庭的案例实践中可以看出,仲裁庭对此问题意见不一,对最惠国待遇条款主要存在限制性解释与扩张性解释两种观点。最惠国待遇条款的法律解释应该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为依据,从条款本身含义出发,同时考虑上下文、目的宗旨等因素。欧盟和美国结合其自身的国际投资形势,对最惠国待遇条款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解释。中国正在逐渐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大国向外商直接投资流出大国转变,适当宽泛地解释最惠国待遇条款也许更能符合中国将来的利益需求。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燕萍 朱玥
公平公正待遇是国际投资协定中最具争议的一个条款。近年来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论述也是各抒己见。一般认为,公平公正待遇是国际最低待遇标准的一部分或者等同于国际最低待遇标准。但从近十年来的国际投资仲裁实践来看,公平公正待遇已经逐渐转变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外资待遇标准,与国际最低待遇标准不再有明显的联系。因此有必要从案例分析的视角,厘清公平公正待遇与最低待遇标准的关系,继而立足于我国对外投资法的新发展,为完善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投资协定(BITs)中公平公正待遇条款提出修改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靖
互联网平台最惠国待遇条款广泛应用于数字出版、在线酒店预订、在线零售等领域。尽管该条款具有保护平台投资、防止“搭便车”、减少交易成本等促进竞争的积极效果,但也可能存在削弱平台竞争、市场封锁、促进横向共谋等阻碍竞争的消极影响。为此,我国可以借鉴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在线预订平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规制经验,在反垄断法的规制路径、豁免制度和规制方式上进行适当调整,以不断推进我国反垄断规制的现代化水平。具体而言,可在结合平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类型以及合理分析其竞争效果的基础上,优化纵向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行的规制路径,细化“安全港”豁免制度,以及更加灵活适用经营者承诺制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英武
中国“复关”与最惠国待遇关贸总协定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调整大多数国家经济贸易关系中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政府间协定。中国曾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断了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1986年7月,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提出了恢复缔约国身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泽红 汤尚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雯 王鹏
中国在双边投资协定中国民待遇条款的行为逻辑包括需求、类型和供给三个维度,分别与国家资本流动活跃度、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以及国内国际规则差异度密切相关。通过改革开放初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三个时间节点上中国国民待遇的国际和国内法律实践分析,阐明中外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和中国对外开放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为合理平衡中国对外开放与规制主权,适当规避中国卷入投资争端风险,中国未来投资协定应谨慎明晰准入前国民待遇适用条件,明确国民待遇例外,逐步扩大准入前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范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敏
国际投资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经济摩擦。资本输出国与东道国都倾向于与别国签订鼓励、保护国外投资的协议。由于多边投资保护协议签订存在很高的难度,因此双边投资协定成为双方愿意选择的途径。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BIT)超过110个,成为缔结双边投资协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此相伴的是这些BIT中"中心"管辖条款的缺陷。笔者通过对这些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BIT ICSID 管辖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国民待遇条款是国际投资协定的重要条款,明示或默示地规定东道国在"相似情形"下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国民待遇。通过梳理国际投资仲裁庭对"相似情形"的推理及裁决,可以深入地解读"相似情形"的内涵及例外规则,能够在国际投资法碎片化的背景下,归纳出具有一致性的、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相似情形"裁决及其发展脉络。
关键词:
国际投资协定 国民待遇条款 相似情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磊
随着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不断推进,有关外汇转移问题必将成为争议焦点。两国都存在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中美范本关于外汇转移条款有诸多差异。这些差异既涉及次要利益之争,又涉及核心利益之争。对于次要利益之争,我国可以在必要时作出一定的让步,按照美国范本来制定两国之间的条约。但是,对于核心利益之争,我国不宜作出让步,而是应当坚持中国范本中的相关立场,即应当将"按照东道国法律和法规"作为外汇转移的前提,并保留"危机例外条款"。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双边投资协定 外汇转移 范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寅通
今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一年,并将其今后的延长与人权问题脱钩。克林顿的这一决定是美国以最惠国待遇为武器对中国进行要挟的历史的结束,是美国两党重建对华政策共识的标志。然而,美国对华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