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7)
- 2023(5177)
- 2022(4573)
- 2021(4347)
- 2020(3638)
- 2019(7752)
- 2018(7811)
- 2017(15136)
- 2016(8206)
- 2015(9053)
- 2014(8646)
- 2013(8159)
- 2012(7404)
- 2011(6690)
- 2010(7093)
- 2009(7117)
- 2008(6997)
- 2007(6462)
- 2006(5904)
- 2005(5578)
- 学科
- 济(27530)
- 经济(27484)
- 管理(26485)
- 业(24143)
- 企(20888)
- 企业(20888)
- 财(11017)
- 农(9666)
- 方法(9349)
- 中国(8768)
- 制(8639)
- 务(7511)
- 财务(7480)
- 财务管理(7462)
- 业经(7351)
- 学(7188)
- 企业财务(7060)
- 数学(7043)
- 数学方法(6828)
- 理论(6740)
- 贸(6274)
- 贸易(6269)
- 农业(6106)
- 易(6073)
- 银(5934)
- 银行(5933)
- 体(5685)
- 行(5580)
- 教育(5493)
- 融(5108)
- 机构
- 学院(115683)
- 大学(113455)
- 济(42771)
- 经济(41653)
- 管理(40740)
- 研究(35893)
- 理学(33440)
- 理学院(33084)
- 管理学(32380)
- 管理学院(32177)
- 中国(29944)
- 财(24538)
- 京(23665)
- 科学(21380)
- 江(19089)
- 所(18701)
- 财经(18493)
- 范(17151)
- 师范(17067)
- 中心(17040)
- 经(16386)
- 研究所(16105)
- 农(16073)
- 州(15984)
- 北京(15310)
- 业大(13983)
- 财经大学(13281)
- 师范大学(13215)
- 经济学(12540)
- 院(12417)
- 基金
- 项目(66059)
- 研究(52684)
- 科学(51645)
- 基金(46290)
- 家(39019)
- 国家(38636)
- 科学基金(33113)
- 社会(32493)
- 社会科(30647)
- 社会科学(30638)
- 省(26794)
- 教育(24698)
- 基金项目(23632)
- 编号(23479)
- 划(22031)
- 成果(20667)
- 自然(19901)
- 自然科(19367)
- 自然科学(19364)
- 资助(18996)
- 自然科学基金(18988)
- 课题(16340)
- 重点(14923)
- 年(14600)
- 性(14454)
- 项目编号(14372)
- 部(14140)
- 发(14064)
- 制(13600)
- 创(13551)
共检索到187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王芳
在著作权损害赔偿额确定问题上,ACTA的规定与TRIPS协定相比更为全面、细致,执法标准也更加严厉。其主要内容分为4个层面:三层方法(权利持有人的损失、侵权利润、替代方法)和一个范围(各项费用)。在具体适用上,主要体现如下特征:全面赔偿和附加威慑、各计算方法的平行适用、向权利人利益保护倾斜。鉴于我国相关立法的不足,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加入ACTA,但该协议的相关规定也并非对我国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我国对此不能一味排斥,而应该辩证看待其利弊,根据我国国情有鉴别地取舍。
关键词:
ACTA 著作权 损害赔偿额 确定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海洋领域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对损害赔偿金的综合计算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多种特征,如被侵害财产的特征、侵害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及侵权人逃避惩罚的概率,等等。对侵权者处以一般的补偿性赔偿金是普遍的做法,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还需要处以惩罚性赔偿金,才足以激励侵害人采取有效率的预防措施或者进入有效的谈判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林伟
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侵权行为较传统侵权而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普遍性。其结果不仅损害了个体的权益,还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现有侵权法律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不能很好地实现对受损社会利益的救济和补偿,也不能很好地控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从宏观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公权力的适当介入和社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降低环境侵权的发生,实现社会环境利益。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损害赔偿 社会利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诗莉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问题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导致传统民事赔偿的不足,而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符合现代侵权法的发展趋势,也能给受害人充分的救济。结合各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在我国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环境自然保险制度,建立财务保证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损害赔偿 社会化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筠筠
本文首先分析了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性质和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状况,随后就我国与国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比较,最后就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 探索 比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群 金英杰
工伤是劳动者在从事与其工作相关的工作内容所遭受的伤害。工伤赔偿是民事侵权案件的一种。工伤事故发生后,劳动者在向有关单位进行索赔时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劳动者可享受工伤保险赔偿;同时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单位本身的过错或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导致的,用人单位和第三人对劳动者又构成了一般民事侵权,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或第三人请求民事侵权赔偿。这样就出现了同一事实符合数个法律规范,数个法律规范有数个不同的民事责任,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主张权利时有数个不同请求权的保护,即请求权竞合问题。由于各种请求权的着眼点各有不同,尽管救济的内容基本相同,但是,行使哪一个请求权,其结果并不完全相同。权利人究竟如何行使何种请求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怡然 周孜予
在当今司法实践中,由于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过于狭窄,已经不足以解决出现的所有司法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在规定上也存在着一定弊病。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争议,具体的赔偿范围也难以确定,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势在必行。针对这些尚存在的问题,文章对比国外的赔偿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立法现状,提出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参照民法进行,扩大赔偿范围,明确赔偿法中部分规定以及修改赔偿数额上下线的四个方面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精神损害 赔偿范围 司法实践 完善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康
机动车交通事故共同侵权行为表现为意思关联型和行为关联型两种。在两辆以上的投保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共同侵权时,若干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怎么承担?较为合理的思路是:多家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对一个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时,要遵循"比例责任"和"有限连带"的一般规则,以实现以人为本、损害补偿的侵权责任法的价值追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敏 江雷 姜小飞 冯曦 洪运 张利娟
医疗侵权损害中,医患双方的行为对医疗损害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医患双方对医疗损害的最优预防,现从医方内部责任承担、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医疗侵权赔偿数额中的影响因素、患者减轻损失后的赔偿数额共四个因素对医患双方在预防医疗损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损害赔偿中这四个因素的恰当确定能让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最佳注意,实现对医疗损害的最优预防。
关键词:
医疗侵权 损害赔偿 最优预防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子华 马擎宇
《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该条文首次明确了胎儿民事权利能力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文章认为还应当完善我国胎儿利益保护范围,构建我国胎儿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并从损害赔偿请求权行使时间、主体、对象、范围4个方面明确请求权的内容与行使规则。
关键词:
侵权 民法保护 胎儿 利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世文
传统上,学术界对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本文对否定说的主要理由进行反思后提出:人格不会商品化;不能由惩罚性赔偿替代;精神损害发生可预见;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并在对其他国家(地区)立法、学说及相关判例的考察中,论证了违约责任中应有精神损害赔偿。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 违约责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蔡笑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疗赔偿纠纷不断涌现,患者法制意识的提高,而我国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相对不完备,致使处理此类纠纷时遇到不少疑难与困惑。为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本文拟对医疗赔偿纠纷中涉及损害责任的认定、举证责任、法律适用、赔偿请求权等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延书
《民法典》认可当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时,被侵权人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对公民人身权益保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相关条款表述较模糊,导致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范围不明,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不清。因此,还需从法学解释的角度入手,明确具有人身意义特定物的判断标准。同时,物品所有权人并非一定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应当通过判断物上承载的人身利益主体,确定谁是《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中的适格被侵权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欧阳容 郑鑫智 罗天恩 鄞凯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我国涉外侵犯著作权的纠纷不断增长。侵权损害赔偿是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有力体现,但是,在具体实例过程当中,由于著作权的地域属性、各国的法律差异,导致我国法院在进行赔偿认定时面临“上诉多”“举证难”“赔偿不合理”等问题,法官如何依法对案件事实认定适当的损害赔偿数额成为各方当事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司法保护的重点和难点。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本文将从司法的角度来剖析涉外侵权案件赔偿数额该如何准确认定这一问题,并找出相应策略,以期促进涉外著作权侵权赔偿制度发挥出最优的保护效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代亚婷 吴昭军 张立新 朱道林
研究目的: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的概念与内涵,界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依据,探讨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行使的范围、主体与规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损害具有财产权益损害与生态环境权益损害双重属性,自然资源资产损害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内涵上存在交叉重叠。(2)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范围应界定为财产性权益损害,而生态环境权益损害应当与传统意义上纯环境要素损害一并纳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3)在现有委托代理机制下,应探索县级代理行使所有权职责,以属地为基本单位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4)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具体行使程序应当包括线索发现、损害调查、鉴定评估、提起诉讼、监督与报告等环节。研究结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范围应界定为财产性权益损害,并以民事诉讼为基础建立行使程序。
关键词: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 损害赔偿 请求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