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2)
2023(8130)
2022(6965)
2021(6358)
2020(5041)
2019(11297)
2018(10933)
2017(19314)
2016(10107)
2015(11381)
2014(10937)
2013(10684)
2012(10046)
2011(9551)
2010(9800)
2009(9643)
2008(8935)
2007(7798)
2006(7307)
2005(6829)
作者
(28726)
(24246)
(23894)
(22836)
(15324)
(11417)
(10904)
(9271)
(9197)
(8515)
(8462)
(7992)
(7810)
(7694)
(7450)
(7409)
(7052)
(6905)
(6865)
(6633)
(6166)
(5767)
(5758)
(5749)
(5583)
(5465)
(5187)
(4932)
(4809)
(4715)
学科
(64529)
经济(64491)
管理(26834)
(21821)
方法(17987)
地方(17313)
(17118)
企业(17118)
中国(16010)
数学(15330)
数学方法(15197)
地方经济(12566)
(12370)
(12224)
业经(11801)
(11225)
(9069)
贸易(9060)
(8690)
(8666)
(8517)
金融(8515)
农业(8394)
环境(8035)
理论(7958)
(7810)
(7458)
经济学(7440)
(7372)
银行(7369)
机构
学院(152145)
大学(151863)
(73225)
经济(71937)
研究(57884)
管理(51637)
中国(43476)
理学(43330)
理学院(42741)
管理学(42022)
管理学院(41717)
(32543)
科学(32008)
(31621)
(28932)
研究所(25827)
财经(25389)
中心(25085)
经济学(24359)
(23074)
(22979)
(22892)
师范(22847)
经济学院(21463)
(20253)
北京(20178)
(19546)
(18702)
财经大学(18420)
师范大学(18403)
基金
项目(91995)
科学(73041)
研究(70723)
基金(66756)
(57253)
国家(56761)
科学基金(48365)
社会(47902)
社会科(45394)
社会科学(45381)
(35401)
基金项目(34066)
教育(32291)
(29502)
编号(28489)
自然(27630)
自然科(26972)
自然科学(26967)
资助(26694)
自然科学基金(26457)
成果(23972)
(21812)
重点(21448)
国家社会(20508)
课题(20437)
(20248)
(18589)
发展(18375)
(18158)
(18138)
期刊
(94018)
经济(94018)
研究(55458)
中国(31056)
(25685)
管理(21255)
学报(21252)
科学(20299)
(18976)
教育(18225)
经济研究(16722)
大学(16510)
学学(15231)
财经(14786)
(14378)
金融(14378)
技术(13520)
业经(13290)
(13031)
农业(12915)
问题(11547)
(10741)
国际(9755)
世界(9427)
技术经济(8826)
商业(7660)
统计(7635)
图书(7508)
经济问题(7183)
现代(6999)
共检索到250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世隆  
国际经济关系的态势是由当时世界的总体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决定与制约着的,90年代世界经济的多极格局为南北经济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打上深刻的烙印。90年代的南北经济关系是80年代的继续和发展。过去十年北方国家经济相对平稳的低、中速增长,而南方不少发展中国家却先后陷入多种发展危机,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与两极分化,南北经济差距出现扩大趋势。笔者认为这是考察90年代南北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或前提条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振华  
在治理整顿中进入90年代的中国经济,将面临双重结构矛盾,即生产与消费错位的结构矛盾和生产过程中基础产业与加工产业的结构矛盾。如果这双重结构矛盾得不到缓解,90年代中国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甚至会影响我国经济顺利进入21世纪。本文针对上述结构矛盾中一些尚存争议的问题谈谈笔者的认识,以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一、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历史由来与现状 1.建国以来至改革前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产生与发展。 1952年在全部国民收入中,农业所占份额高达57.7%,这标志着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处在以农业为主,向二元经济过渡的起步阶段。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我国工业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奕萌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十多年来该制度极大地解放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伟大成就。然而,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加深,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显露出自身的固有弊端,私人所有制通过不断占有更多生产资料的牟利方式扩大了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对我国当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后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产生了阻碍。非公有制经济是如何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的?其根本症结在于何处?我们该如何去应对?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概述与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世隆  
当代世界占主导地位与起主要作用的经济势力出现分化、组合、兴衰、消长,从而形成以综合经济实力为主要标志的多极格局,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四大基本规律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来。经济生活国际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与世界科技不断纵深发展所以称为世界经济领域的四大基本规律,因为它们都具备普遍、大量、长期、持续发生作用的四种属性,范围大、影响大。由于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着世界经济领域起作用的主要规律不应是如像单独在资本主义经济或社会主义经济领域中那样只有一个基本规律。必须把经济规律与世界经济趋势或趋向明确加以区别。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孔凡昌  
随着冷战结束,世界局势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两极格局已经消失,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要成为世界的一极,军事力量当然是重要的,但已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以经济力量为基础的整体实力。因而,经济竞赛已超越军备竞赛成为各国的主要关注点,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也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战略目标,这就将导致世界市场竞争的激化。90年代下半期从目前能够预见到的世界经济大趋向有以下几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孔凡昌  
90年代下半期世界经济大趋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孔凡昌当前,世界形势处于大变革之中,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在出现。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但经济问题居于日益突出的地位。过去,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往往从属于政治需要,而今经济却主导了国家间的关系。发展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琪  
第一是克服贸易摩擦的时代,第二是全球经济的时代;第三是融合的时代;第四是氏生经济的时代;第五是现实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经济不断面临危机.20年代,在摩擦、对立和混乱之中,世界经
关键词: 世界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程海亮  
本文探讨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按照作者的观点,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因素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力量,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最激烈的竞争,因此,不仅南北的竞争和矛盾加剧,而且北方和南方内部的竞争和矛盾也加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芳  
本文从经济总量(增长)、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五个维度上考察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大国和新兴国家间力量消长的进程与特征,并从全球价值链、全球要素流和全球生产网视角论证了危机后世界经济从发达国家主导、大三角经济为核心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格局向国际资本、国际市场和跨国并购的主体队伍日益多元,消费、投资和生产的多中心态势日益增强的多极、多中心格局加速过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性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甘士杰  
一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更加令人眼花瞭乱的剧变,进一步表明冷战时代的结束。那种剑拔弩张的军事对抗,迅速转为错综复杂的经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明显地看到,前此以东西双方冷战、两大集团对峙和美苏两霸争雄为特点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而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因此,经济竞争愈益加剧,使得以经济和技术为重点的综合国力竞赛更为激烈。从而,世界各国原已失衡的经济发展,将日益变得更不平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世刚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由于东欧、苏联局势突变、海湾战争、苏美两霸冷战休止、东西南北对峙减弱等诸多重大因素的影响,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各国在充满矛盾、不断协调的对立统一中,经济、贸易、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已普遍展开,并朝着国际化、区域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在经过了十多年开放后,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90年代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关键性年代。然而,在当今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来运  郑鑫  周平  李拓  
党的十九大报告准确阐释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发展的不平衡是矛盾的重要方面。从区域角度看,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出现了"南快北慢"的新特征,南北经济差距问题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主要表现,从区域、生产、需求3个角度对南北经济增速的差距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各类因素对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南北经济差距表现在多个层面,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北方经济增长困难较多,主要受东北、华北地区增长较慢、工业服务业发展放缓、投资增速回落较多等因素的影响;(3)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北方资本积累速度较慢,而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数量减少等也是重要原因。此外,研究发现北方人力资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北经济增长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平衡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