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8)
2023(6124)
2022(5373)
2021(5473)
2020(4357)
2019(10497)
2018(10343)
2017(18933)
2016(10900)
2015(12116)
2014(12336)
2013(11614)
2012(11026)
2011(10369)
2010(10873)
2009(10366)
2008(10324)
2007(9214)
2006(8665)
2005(8278)
作者
(28507)
(23628)
(23356)
(22760)
(15524)
(11251)
(10971)
(9180)
(9068)
(8945)
(8124)
(8073)
(7877)
(7796)
(7665)
(7292)
(7022)
(6877)
(6856)
(6826)
(6242)
(5806)
(5714)
(5647)
(5446)
(5425)
(5374)
(5314)
(4842)
(4687)
学科
(36380)
经济(36319)
管理(27371)
(25063)
(20484)
企业(20484)
中国(14069)
(12800)
(12739)
(11939)
方法(9991)
(9516)
业经(9099)
(8877)
银行(8872)
(8754)
金融(8753)
(8709)
(8633)
(8615)
教育(8351)
理论(8043)
(7962)
贸易(7958)
(7900)
农业(7892)
数学(7868)
地方(7781)
(7768)
数学方法(7636)
机构
大学(146941)
学院(145363)
(60114)
经济(58628)
研究(57918)
管理(49629)
中国(45437)
理学(40155)
理学院(39590)
管理学(38931)
管理学院(38592)
(34025)
(32570)
科学(31724)
(29770)
(26345)
师范(26226)
研究所(26193)
中心(25769)
(25084)
财经(23893)
北京(22011)
(21577)
师范大学(21130)
(20804)
教育(20682)
(20344)
(19937)
经济学(17706)
财经大学(17185)
基金
项目(80619)
研究(67686)
科学(63446)
基金(55452)
(46769)
国家(46227)
社会(40476)
科学基金(38415)
社会科(38083)
社会科学(38075)
教育(33626)
(30623)
编号(29933)
成果(28944)
(27349)
基金项目(27245)
资助(23204)
课题(22772)
自然(21825)
自然科(21226)
自然科学(21222)
自然科学基金(20845)
(19258)
(19247)
(19128)
重点(18963)
(18422)
项目编号(17837)
教育部(16962)
规划(16943)
期刊
(79882)
经济(79882)
研究(59712)
中国(40547)
教育(33969)
(26858)
管理(20871)
(20752)
金融(20752)
(20280)
学报(18793)
科学(18012)
大学(15110)
农业(13357)
技术(13324)
财经(13197)
学学(13020)
经济研究(12380)
(11491)
业经(11434)
(10390)
图书(9913)
国际(9906)
问题(9679)
世界(8895)
(8718)
论坛(8718)
职业(8658)
理论(7737)
书馆(7709)
共检索到262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予沨  
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典教师政策的三次主要变革,包括采用教师个别化工资制度、设立新的教师教育学位体系,以及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制度。文章试图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变革的社会背景与原因,并概括变革的策略和整体设计的特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守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推行了相应的减税计划,共实施过四个有影响的减税方案,即1981年的“经济复兴法案”、1986年的减税法案、1997年的减税法案与2003年的减税法案。这几次减税计划都有其出台的经济背景,每次减税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有所不同,也给我国的税制完善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长胜  蔡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鼓励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政策的实施,摆脱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困境,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与升级。文章从美国产业政策的理念与内涵、立法鼓励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政策的实施、推动"官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等方面,对美国政府在其产业转型与升级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总结。基于此,文章就中国当下"产业政策之争"提出在全球化竞争背景下产业政策必不可少、政府不能仅仅充当"守夜人"、产业政策需要动态调节的续航能力等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缪学超  易红郡  
英国所有合格教师必须在履新前接受入职教师教育,其途径包括通过3~4年制的本科课程学习,获得教育学士学位(BED);或通过1年制研究生教育证书(PGCE)培训,获得相关学科的一级学位。自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报告,以期建立国家统一的入职教师培养体系。英国入职教师培养政策渗透了一些独特的理念,如追求卓越指导水平;培养儿童保护意识;理解种族与多样性;面向特殊教育需要;发展新型合作关系等。这些政策理念为确保英国培养高质量的合格教师奠定了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文学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智利在政府主导下对高等教育事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从加大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到引进社会办学力量发展私立大学,从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到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等,许多高等教育改革措施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这场高等教育改革已经使智利在拉丁美洲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居于前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劲松  
本文包括理论构筑和实证分析两部分 ,在理论部分论述了市场价值与价值的异同 ,市场价值三种形式的存在条件 ,指出了西方对市场类型传统划分的缺陷 ,提出了新的划分标准。在实证部分 ,运用市场价值理论 ,对 8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格局的演变作了判研 ,最后 ,作者对中国市场未来作了展望 ,进一步提出了个人见解 ,以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阮一帆  傅安洲  束永睿  
"二战"史观教育是当代德国历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末遭遇危机,在60年代德国政治家、知识精英、司法机构、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并在70年代产生了积极效果。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变革的基础,是德国社会对"二战"历史的全面反思和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坚  赵杨  杨婧  
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10万留学生计划"起,就把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重要国策之一。此后,日本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2003年突破10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接收国之一。在新的国际化形势下,日本又提出"30万留学生计划",从国家的亚洲战略角度重新调整留学生政策,强调留学生政策要与教育政策、外交政策、产业政策相结合。这对日本发挥其地域领导作用,促进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威  
长期以来,日本高等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内掀起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高潮,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从规模化、多样化、高度化和重点化方面出发,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文尝试对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分析,并考察其政策的特征及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海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新自由主义范式以及国内人口结构和公共政策转型的共同影响下,以色列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多样化、私有化和国际化成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特征。自2010年以来,以色列高等教育的改革逻辑基本沿着3个方面进行:强调关键领域学术研究的卓越性与前沿性,人才引进的高端性、精准性和PPP模式以及建立组织结构清晰、职责明确、监管透明的新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在国际竞争背景下,继续保持和推进以色列研究型大学和特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国际一流水平和声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琪琼  王璐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婷婷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教育模式由学习日本转向学习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寓师范于大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国立东南大学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的规律,积累了许多经验,如注重师范生的通识教育,加强师范生的双专业培养和关照师范生的实践知识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玫  
一国的GDP对其就业水平有着必然的影响。日本的就业率在泡沫经济崩溃时受到了经济增长率的强烈影响,而且日本的GDP对其就业水平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一国GDP的变化可以通过一些作用机制对其就业水平产生影响,因而利用中国持续稳定的增长率来改善就业状况应该是可行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凤轩  江月  
美国里根政府的减税,不但对美国国内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还掀起了世界性减税浪潮。小布什政府“10年减税”计划,不仅刺激了国内经济复苏,同样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减税。比较美国这两次大的减税,分析其前因后果及其特点,对我国的税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美国两次减税原因和措施入手,重点考察了两次减税的共同特征,最后指出对我国今后税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