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0)
2023(8457)
2022(7208)
2021(7107)
2020(5689)
2019(13301)
2018(12843)
2017(23994)
2016(13141)
2015(15066)
2014(14868)
2013(14827)
2012(14435)
2011(13426)
2010(13514)
2009(12766)
2008(12759)
2007(11247)
2006(10208)
2005(9759)
作者
(37050)
(31074)
(30948)
(29938)
(20216)
(14877)
(14123)
(12078)
(12076)
(11389)
(10985)
(10390)
(10299)
(10241)
(10169)
(9785)
(9196)
(9183)
(8861)
(8762)
(8097)
(7617)
(7424)
(7244)
(7168)
(7165)
(6922)
(6667)
(6336)
(6322)
学科
(57984)
经济(57928)
管理(34467)
(33601)
(24481)
企业(24481)
方法(22534)
中国(21381)
数学(20103)
数学方法(19896)
(18090)
(17545)
(14588)
贸易(14581)
(14314)
(12752)
农业(11740)
(11318)
业经(10902)
(10783)
(10701)
银行(10696)
(10415)
收入(10219)
地方(10133)
(10118)
金融(10116)
及其(8707)
(8393)
环境(8380)
机构
大学(196030)
学院(192644)
(93418)
经济(91829)
研究(77481)
管理(69126)
中国(61066)
理学(57749)
理学院(57013)
管理学(56287)
管理学院(55899)
(44178)
(43062)
科学(42438)
(39670)
研究所(35679)
财经(33789)
中心(33734)
(30967)
经济学(30576)
(29224)
北京(28632)
(28623)
(28139)
师范(27998)
经济学院(27363)
(27233)
财经大学(24893)
科学院(23272)
师范大学(22894)
基金
项目(118432)
科学(94657)
研究(90618)
基金(88579)
(77094)
国家(76458)
科学基金(64338)
社会(60206)
社会科(57154)
社会科学(57141)
基金项目(44467)
教育(41454)
(41260)
自然(38261)
资助(37723)
自然科(37386)
自然科学(37377)
(37028)
自然科学基金(36792)
编号(35227)
成果(31492)
(28934)
重点(27316)
(26537)
中国(26375)
国家社会(26320)
课题(25869)
教育部(25172)
(24252)
(23657)
期刊
(107673)
经济(107673)
研究(71114)
中国(42224)
(32924)
学报(27466)
(27120)
管理(26944)
科学(26867)
教育(23646)
(22857)
金融(22857)
大学(21356)
学学(19511)
财经(18731)
农业(18651)
经济研究(18538)
(16353)
(15556)
技术(15058)
国际(14533)
问题(14407)
业经(14004)
世界(13669)
(10801)
图书(9760)
技术经济(9685)
(9052)
论坛(9052)
统计(8905)
共检索到317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爽  叶晓东  
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收入分配从向居民倾斜逐步演变成向政府倾斜。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比重偏高而居民收入比重偏低。就各经济主体内部收入分配结构而言,政府收入中的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低、生产税比重较高而收入税比重较低、政府社会保险福利支出比重也较低,企业收入差距大、企业间利润分配不均,劳动者报酬和居民财产收入比重均较低且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因此,应该适当调整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并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与各经济主体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的调节有机结合。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周慧  岳希明  
近年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基本趋向稳定,企业、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收入份额之比基本维持在25∶15∶60左右。这一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2008年左右的居民部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得到缓解。本文着重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1978—2016年各部门间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并与OECD成员国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2016年中国居民部门收入份额低于发达国家约8.66个百分点,而金融企业部门高出约3.5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高出约3.80个百分点。建议进一步降低金融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中垄断行业收入份额,并适当降低政府部门的收入份额,以提升居民部门收入份额。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夏万军  张懿佼  
利用中国2005—2014年资金流量表和财政年鉴的数据,探究居民、政府和企业部门在国民总收入的占比变化。结果表明:在初次分配阶段,住户部门收入占比在2005—2009年间有明显的大幅上升,而在2009年之后的上升幅度则较小,政府部门上升幅度变化不大,但企业部门却逐年下降;在再分配阶段,住户部门收入占比上升幅度并不明显,企业部门逐年下降趋势不变,政府部门上升幅度较明显。因此,为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必须提高劳动者和企业部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季  
我国自1992年开始编制资金流量表,自此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分析数据基础才得以完整和统一。本文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分析时间跨度为1992~2008年,所有数据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资金流量表(实物部分)"中相关数据整理得到。一、基本特征。我国1992~2008年国民收入分配,初次分配中,企业部门占比从1992年的17.4%上升至2008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兴华  李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政府所得次之,居民所得增长较慢;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针对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适当调整我国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平衡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王蕴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不利于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者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二是工业化重化阶段资本要素比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速更快。经营性资产国有比重过大及事实上的土地国有制,决定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必然较少。而国有资产收益未能用于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又导致宏观税负过重,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重点应是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贵权  
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一,巩固市场基础作用规范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阶段,改变国民收入过多向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倾斜的做法势在必行。要提高劳动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常兴华  李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所得增长较快,居民所得增长较慢,政府所得波动不大;再分配格局中,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有着深刻的原因。必须进一步规范收入体系,完善分配结构;限制行业垄断,规范收费行为;全力扩展居民收入来源,健全再分配调节功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蒙乃珩  邓文贵  曾国明  张宇林  黄全祥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对货币信贷的影响及对策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绵阳分行蒙乃珩,邓文贵,曾国明,张宇林,黄全祥一、国民收入分配新格局及其变化特征(一)国民收入在企业、政府、个人间的分配变化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的分配形成了新的格局,集中体现为:第一,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蕴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部门所占比重大幅下降,国民收入向企业和政府倾斜。这不仅直接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导致了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外需的过多依赖,而且还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并对社会稳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在当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仰玲  
国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当今中国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当前整体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国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会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严重的危害性,必须加以重视。文章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建议对国民收入分配差距采取规范初次分配、增加国民可支配收入、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理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秩序、改革和完善当前的税收制度及强化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重不断下降。原因在于"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所占比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和转移性支出制度不完善等"。最后,文中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率不断下降,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格局处于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失衡状态;然后,本文分析了引起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原因,即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使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无法提高;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政策着力点应该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解除或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香菊  刘浩  
文章测算了2000~2009年中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格局及再分配格局。采集2000~2011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及税收对居民部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程度及间接税比重对居民部门收入份额起到消极的作用。原因在于:在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更热衷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经济建设方面支出,使得分配格局偏向于企业;另外,由于长期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对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乏力,影响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投资率居高不下,进一步缩小了居民收入所占比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兆庆  
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的必要性、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