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522)
- 2022(2348)
- 2021(2425)
- 2020(1940)
- 2019(5072)
- 2018(4702)
- 2017(7974)
- 2016(4645)
- 2015(5422)
- 2014(5362)
- 2013(5485)
- 2012(5519)
- 2011(5216)
- 2010(5195)
- 2009(5209)
- 2008(5230)
- 2007(4449)
- 2006(4052)
- 2005(3978)
- 2004(3617)
- 学科
- 济(20673)
- 经济(20658)
- 管理(10502)
- 业(9180)
- 农(6814)
- 中国(6809)
- 方法(6694)
- 地方(6627)
- 企(6390)
- 企业(6390)
- 学(5914)
- 数学(5446)
- 数学方法(5390)
- 财(4364)
- 农业(4215)
- 制(4078)
- 业经(3826)
- 贸(3427)
- 贸易(3425)
- 理论(3412)
- 融(3403)
- 金融(3400)
- 教育(3393)
- 易(3211)
- 和(3166)
- 银(2960)
- 银行(2957)
- 地方经济(2937)
- 行(2860)
- 体(2592)
- 机构
- 大学(69419)
- 学院(66970)
- 研究(29242)
- 济(27747)
- 经济(27232)
- 中国(23859)
- 管理(21610)
- 京(19650)
- 科学(18273)
- 理学(17380)
- 理学院(17024)
- 管理学(16620)
- 管理学院(16475)
- 所(15697)
- 农(14801)
- 研究所(14039)
- 中心(13610)
- 北京(13326)
- 财(13211)
- 范(11722)
- 师范(11652)
- 农业(11493)
- 江(11213)
- 业大(10930)
- 院(9991)
- 财经(9742)
- 师范大学(9685)
- 州(9155)
- 科学院(9153)
- 经(8918)
- 基金
- 项目(39854)
- 科学(30590)
- 研究(29031)
- 基金(28275)
- 家(25024)
- 国家(24772)
- 科学基金(20318)
- 社会(17907)
- 社会科(16830)
- 社会科学(16825)
- 基金项目(15052)
- 省(13763)
- 划(13525)
- 自然(12978)
- 教育(12936)
- 自然科(12597)
- 自然科学(12593)
- 自然科学基金(12358)
- 编号(11713)
- 资助(11497)
- 成果(10504)
- 重点(9361)
- 部(8914)
- 发(8908)
- 课题(8870)
- 创(7524)
- 科研(7515)
- 性(7476)
- 中国(7442)
- 计划(7432)
共检索到123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屈胜飞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侵华日军遂展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原因,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即由于当时日军后勤补给不足而导致暴行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的"缺粮说"。但通过相关档案资料的推算,南京沦陷前的粮食存量大约为20万石左右。若不计男女老幼食量差别,以每人每天需米5合计算,这些粮食可供40万人食用3个月左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日军因缺粮而"处理"掉俘虏甚至在南京实施大屠杀之说令人难以信服,这只能表明它是日军推卸罪责的借口与托词。
关键词:
南京 沦陷 粮食 储备数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任奎 周生路 张红富 孙兆金 冯昌中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土地储备规划风险定量化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思路,定量化测度南京市城市土地储备规划风险,总结其分异特征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学模型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南京市各行政区的土地储备规划风险形势整体较为严峻,较大风险级别的面积比例达到了66%以上,各土地级别除八级地外,规划风险差异不大。研究结论:文中构建的城市土地储备规划风险评价模型是可行的,可为城市土地储备风险评价提供有利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骆庆国
对粮食储备进行法律规制,主要基于其重要性与市场属性,这也是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普遍做法,在我国,对粮食储备进行法律规制既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又有客观的迫切需求。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专门的粮食储备法,使粮食储备有法可依;其次,立法要在主体和行为两个方面实现突破。主体方面,一是将农业生产企业纳入到粮食储备中来,使规模经营下的农业公司成为粮食储备的主体;二是将粮油购销公司从地方粮食行政部门剥离出来,成为完全独立的法人实体,从而使粮食行政部门的执法监督落到实处。行为方面,重点是粮食入库、保管和出库,目标是入库保质量,库存保安全,出库保流向。
关键词:
粮食储备 法律规制 农业企业 购销企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骆庆国
对粮食储备进行法律规制,主要基于其重要性与市场属性,这也是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普遍做法,在我国,对粮食储备进行法律规制既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又有客观的迫切需求。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专门的粮食储备法,使粮食储备有法可依;其次,立法要在主体和行为两个方面实现突破。主体方面,一是将农业生产企业纳入到粮食储备中来,使规模经营下的农业公司成为粮食储备的主体;二是将粮油购销公司从地方粮食行政部门剥离出来,成为完全独立的法人实体,从而使粮食行政部门的执法监督落到实处。行为方面,重点是粮食入库、保管和出库,目标是入库保质量,
关键词:
粮食储备 法律规制 农业企业 购销企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玉
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农民收入渠道多元化和粮食银行的蓬勃发展,使我国民间囤积了巨大的粮食储备。由于缺乏有效机制,这些储备游离于政府掌控之外,处于分散、损耗严重的状态,难以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运用粮食储备补贴,可以创建一套创新性民间粮食安全储备模式,有效保护民间粮食储备,增强政府对其调控能力,使其成为政府粮食储备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
民间粮食储备 粮食储备补贴 粮食银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贤金 谢正栋 胡立兵 陈昌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道亮 傅泽田
中国的农业问题,中国的粮食问题,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是中国和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1994年下半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中国能否养活自己,中国怎样养活自己,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1995年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成凤 施红琴
专项土地储备与土地规划的结合点专项土地储备是土地储备大盘子的具体划分,在扣除区县政府城镇村建设发展正常土地储备外,另外设立的以公共职能为划分标准的储备类型,比如交通、城建、铁路、轨道专项储备等。专项土地储备对于整个城市的公共设施配套、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小平
1997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显露,国有粮食企业的储备压力增大,库存急剧上升。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近两年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增长,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农民减少了家庭的粮食储备,增加了对市场的供给量。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以后,我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锡东 季发玲
当前,我国仍存在耕地数量降低、农民务农数量减少和种粮收益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到个人、思想到行动两个层面上采取措施,才能有效缓解。我国宋代粮食市场突出特点是地区间转运贸易发达,随着北宋粮食贸易的日渐活跃,百姓获得粮食渠道的拓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粮食储备压力,影响了当时的粮食安全标准。北宋农民的赋税负担十分繁重,富民、地主粮食储备较为可观,官方与民间的粮食储备总量存在差距,具备藏粮于富民的特征。宋廷利用制度性和市场性的手段,将粮商作为国家的后备粮仓,灵活地缓解了官民粮食储备差距悬殊的矛盾。粮食流通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的粮食来源和运输距离揭示了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在南、北救荒上的不同分配,北方地区的灾荒救济以官方力量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民间力量为主,粮食的性质、流通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影响着救荒效果。以北宋时期为鉴,当前我国应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多种形式的土地耕种格局;合理统筹全国区域性粮食流通,完善重大灾情下的粮食供给体系;树立科学粮食储备观,全方位增强社会戒奢从俭意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洪燕 贾晋
本文在系统回顾和分析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演进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对国家粮食储备的宏观调控模式进行了探讨,从实证层面分析了国家粮食储备宏观调控目标。研究发现,中储粮公司为维护粮价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增加的后备储备,财政成本巨大,政策调控存在着很多负面效应,存在明显的效率问题。而涉足商业储备更是利用其垄断地位谋取超额利润,对于其他市场主体而言尤显不公平。此外,多元化储备目标导致的巨大储备规模,也压缩了地方储备的空间,增加其储备成本,并可能由于事权划分的不清晰诱导其发生"不作为"的行为取向。因此,出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考量,国家粮食储备的目标功能亟待优化。最后,提出政策优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粮食储备 储备目标 储备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本文认为,无论从实际供应的变化还是从预期供应的变化看,粮食储备的增量与存量都可能影响当年粮食市场价格,并且可能解释某些不能用生产和进出口数量来解释的市场价格变动。在无法直接获取粮食储备总量的情况下,比较准确地估算粮食储备规模的变化,进而分析储备规模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粮食储备平衡粮食市场长期供求波动与价格波动的机制,同时也有利于比较正确地认识粮食安全形势,制定更符合实际的生产、贸易与储备协同的粮食政策。
关键词:
粮食储备 粮食总供给 价格波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悦 刘合光 孙东升
粮食储备体系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任何国家及地区都会将其纳入到本国粮食安全保证体系当中。文章建立了一个用于分析粮食储备体系的比较框架,将世界主要的粮食储备体系划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类型,并对二者的形成机理与运作机制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分析,文章归纳了国外粮食储备体系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建设与完善中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娟 武拉平
农户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有关农户粮食储备问题的研究文献甚少,笔者从农户粮食储备概念、衡量标准、储备量估算、品种结构、储备动机、影响因素、农户粮食储备模型、对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和作用、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研究意义几个方面对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问题进行系统综述,最后提出农户粮食储备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户 粮食储备 储备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侯云先
针对多年来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量连续下降的问题,以及农户群体储粮行为常表现出的"共振效应"现象,利用进化博弈分析方法,对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存在3个进化稳定策略。2)在预期粮价与粮食产储成本满足一定关系时,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常表现出趋同性,出现"共振效应"。3)可以通过调整未来预期粮价与改变农户粮食产储成本的方式,影响农户群体的粮食储备策略,进而将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保持在可调控的合理状态。
关键词:
农户 储粮 进化博弈 进化稳定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