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0)
2023(9201)
2022(7798)
2021(7588)
2020(6116)
2019(14373)
2018(14285)
2017(24537)
2016(14894)
2015(16845)
2014(17100)
2013(15808)
2012(14849)
2011(13864)
2010(14397)
2009(13510)
2008(13753)
2007(12350)
2006(11338)
2005(10869)
作者
(39369)
(32845)
(32609)
(31472)
(21158)
(15702)
(15038)
(12907)
(12426)
(12172)
(11462)
(11326)
(10915)
(10840)
(10712)
(10225)
(9792)
(9777)
(9657)
(9608)
(8863)
(8157)
(7869)
(7807)
(7779)
(7533)
(7465)
(7239)
(6535)
(6535)
学科
(46688)
经济(46603)
管理(41514)
(35487)
(31752)
企业(31752)
教育(21801)
中国(20725)
(17431)
(17241)
方法(16105)
理论(14199)
(14077)
(12967)
(12521)
数学(12475)
业经(12365)
数学方法(12239)
体制(10547)
(10078)
银行(10060)
(9946)
金融(9943)
(9821)
财务(9797)
财务管理(9766)
(9627)
教学(9384)
企业财务(9289)
技术(8421)
机构
大学(208910)
学院(202757)
研究(76726)
(75203)
经济(73332)
管理(66113)
理学(55219)
理学院(54387)
中国(53599)
管理学(53322)
管理学院(52873)
(46428)
科学(43535)
(42654)
(39098)
(38775)
师范(38555)
教育(36544)
研究所(34807)
(34464)
中心(32517)
师范大学(31671)
财经(31580)
北京(30503)
(28507)
(28481)
(27188)
(26569)
技术(24824)
业大(24356)
基金
项目(121511)
研究(99317)
科学(97340)
基金(84903)
(72753)
国家(71935)
社会(60794)
科学基金(60473)
社会科(57033)
社会科学(57020)
教育(54893)
(47743)
基金项目(43331)
编号(43025)
(42859)
成果(40160)
自然(35662)
自然科(34754)
自然科学(34741)
课题(34346)
自然科学基金(34154)
资助(33571)
(29824)
重点(29787)
(28907)
(28643)
(27513)
教育部(26661)
(26648)
规划(26038)
期刊
(93230)
经济(93230)
研究(78520)
教育(61931)
中国(58542)
(36772)
学报(30392)
科学(27830)
管理(26881)
(26134)
大学(24767)
技术(21702)
学学(21299)
(19533)
金融(19533)
财经(17969)
职业(17048)
农业(16992)
(15547)
经济研究(14108)
业经(12786)
(11793)
论坛(11793)
问题(11579)
技术教育(11400)
职业技术(11400)
职业技术教育(11400)
(10672)
图书(10641)
(10216)
共检索到343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尔铭  李小菲  
1922年的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经过重重曲折,终得以有所成效,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得以明确,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联系也得以加强,这两方面也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培  
张謇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是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民族危亡之际确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人生理想,在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教育救国、振兴实业、保障生计”的职业教育宗旨,形成“实业教育作为类别教育”“父教育、母实业”“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并进”“以实业挹注教育”等深刻反映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前瞻性思想,表现出深刻的国家性、实用性、实践性特征,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常捷  陈世润  
中国共产党在闽西苏区建立了地方干部训练班、红军学校、看护学校、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和列宁师范学校等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形成了以教育的思想性、培养的针对性、教师的专业性和办学的群众性为主要特点的职业教育。闽西苏区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华玲  
民国政府以改善民生与维护边疆稳定作为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央政府通过将职业教育渗透于不同层级的民族教育之中、健全和强化民族职业教育管理机构、专款补助民族职业教育机构的建设与人员待遇,并因时调整政策等方式推动政策的实施。民国时期实践型的"大职教"观念,改善民生的职业教育政策意蕴"、点面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相对完善的政策落实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光祥  
近代中国学制历经四次演进,促进了实业教育的嬗变。壬寅学制首倡实业学堂,承认了实业教育的合法地位;癸卯学制将实业教育划分为初、中、高三级模式,标志着实业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壬子癸丑学制创立了多种职业教育模式,丰富了实业教育制度;壬戌学制加强了职业训练,实现了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嬗变。近代中国实业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京京  付延  
陆费逵职业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以教育救国信念为出发点,来源于对中国社会与教育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他国教育经验的批判性借鉴。陆费逵主张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在学生培养上重视职业道德、职业技术、基本常识和实习实践,并对女子职业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深入挖掘陆费逵职业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探索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羽菲  祁占勇  
戴维·斯内登(David Snedden)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教育运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助推了《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为美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了重大的基奠作用。美国学者对斯内登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社会效率的职业教育思想基础、普职分离的职业教育思想核心、新职业主义的职业教育思想延伸等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时期,斯内登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转变职业教育哲学基础、加快普职融通、深化产教融合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梦卿  赵国琴  
江恒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的职业教育思想衍生于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时代,因而具有强烈的富国安民情怀。在为职教事业孜孜探索的道路上,他既能延展以吸取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又躬耕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土壤,在与黄炎培等诸位中华职业教育社同仁的思想碰撞中也对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化和推进。在职业教育图景不断勾勒扩大以谋求深入发展的今天,江恒源的职业教育思想仍然能够生动传神地给予价值引导与发展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嘉炜  
在德国,普通教育学制与职业教育学制是两个相互连通衔接的学制系统。1969年,"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地位以《联邦职业教育法》的形式予以确立。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制度。德国通过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1969年以立法形式,开创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元制"模式,为二战后一片废墟的德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欧盟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海涛  
学制体现出一国教育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现代化的进程。但是我国现行学制仍是上个世纪50年代学制的延续,已严重滞后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上的诸多弊端,如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结构性的失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要脱节等,其症结多在于学制建设的滞后性。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势在必行。出台高等教育分类标准、理顺各系统的关系、将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等不失为有益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明   路宝利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之下,中华优秀传统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每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中,人们总是习惯归咎于“君子不器”的文化传统,但却忽视了“经世致用”的文化取向。这实际上归结于对职业教育文化传统的误读而不是文化传统本身的问题。据此,采介谱系学的基本范式,秉持后传统理论、民族性线索与复杂性场域等解释依据,在针对“君子不器”与“经世致用”文化“双螺旋构型”的审鉴中,解析出指向“大器”铸成的职业教育文化根脉,以此明晰“大器”的培养取向在于兼备德艺周厚、通艺通道的“中国式”博雅工匠。“大器”的当代价值,可在我国职业教育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治理、文化效用方面发挥新的牵引作用,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挖掘新的文化自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陈亚玲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长学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为我国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输送了数十万生力军,在未来一个时期仍然是影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教育层次和教育形式。与此同时, 短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积极探索长短学制并存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学制的同时,加强教育观念创新,深化培养和管理工作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新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和震  于青  
国外职业教育升学制度有三种典型的模式,我国职业教育升学制度设计的理念应该是尊重多样化,教育升学制度应使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机会沿着教育立交桥向技能纵向提升和知识素质横向复合发展两个方向发展。相应地,高等教育因职业教育升学制度设计需自身变革,以保证职业教育升学制度的顺利实施和技能人才的成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海民  邹红军  
改革开放作为驱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引擎,推动我国的教育学原理学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创立教育学原理学科、厘清学科定位、明确学科属性、创建学科体系,为教育学原理学科走向科学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创生中国学派,融通理论与实践,教育学理论取得里程碑式发展,这些学派成为扎根中国教育、言说本土主张、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教育学旗帜。创新中国话语,致力推动理论原创,为教育学原理的发展注入厚重的中国养分和自身发展的生命力,为中国化的教育理论发展和教育实践改革贡献了理论支撑和学科智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健  丁秀涛  
从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制度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制度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